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今年是管理年,朱镕基总理指出:“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并要求“所有企业都要从严治企,苦练内功,着力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薄弱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外企业》2003,(1):2-20
企业体制是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企业体制包括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体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本项目研究报告论及的苏南乡镇企业体制所指称的,一是改革开放初期乡镇集体企业普遍实行的体制模式。它是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体制进行改造的基础之上,顺应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之后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新变化而逐步形成的;二是1997年大规模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形成的乡镇企业体制。发展初期的苏南乡镇企业(社队企业)体制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社队企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经营,实行国家计划外的市场调节;在企业产权制度形式上,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在政府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是政府、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三位一体的体制。乡镇企业成长时期的体制特点,一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来自于社区集体农业的资金积累,来自“劳动在厂、回队分配”的社区农民的劳动积累。二是投资主体是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是企业职工以本地为主,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四是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市场交易方式是供销“两头在外”。五是管理体制上普遍仿效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实行社区政府与企业的双层经营、双重决策。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相一致,又适当超前于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的经营制度变革,“五定一奖”、“一包三改”、“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等的推行,打破了企业分配制度上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第二阶段是“九五”时期以来的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经过产权的拍卖转让,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改变了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正在形成。随着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苏南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政府行政推动的领导方式,更多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企业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苏南乡镇企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WTO规则和世界范围内的新经济浪潮对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加入WTO给苏南乡镇企业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外大公司大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其次是我国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蓝须符合WTO规则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一体化引发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经济组织和经济规则变化的新趋势,给正处于体制转换时期的苏南乡镇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苏南乡镇企业的新一轮体制创新就是适应上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提出来的。当前苏南乡镇企业开始了第三阶段的体制创新,即组织与管理制度的变革,其重点是:(1)推动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和产权的优化重组;(2)积极组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3)扩大直接融资,提高乡镇企业的自有资本率;(4)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劳动用工和职工就业保障制度;(5)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机制和经营目标的创新;(6)社区政府要从经济管理的主体转变为服务企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如火如荼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机制上解决了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等弊端,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企业并不是一改就灵。乡镇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都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肩负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做到“科学管理”。乡镇企业首先要从基础管理工作做起,学“邯钢”,狠抓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要做到:保证一个到位,建立一个体系,制订一套方案,引进一个机制,坚持两个原则。一、保证一个到位。就是指保证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优胜劣汰。产品对路、质量好…  相似文献   

4.
强化企业管理是乡镇企业加快“二次创业”步伐的明智选择和必由之路。做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要找准突破口,把握切入点,增强针对性,做到以下几点:一、把握一个主题。就是要把加强管理当作乡镇企业的永恒主题,牢固树立“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的思想,咬住管理不放松。当...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东光县的乡镇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塑料、纸箱机械、化工三大特色行业,乡镇企业年产值达到40多亿元,利税达到4亿多元,已成为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但与几乎和我们同时起步的浙江省相比,我县还只是处于浙江省乡镇企业80年代初的发展水平。静心琢磨,浙江省的乡镇企业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上半期的家庭作坊化阶段。企业靠政府的“无为而治”和商品极度短缺的经济大环境,很快完成了原始积累。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下半期予以正确引导,企业开始提档升级,打破了家族式、作坊…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乡镇企业局:经部职位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并报部领导批准的《乡镇企业局及其内设处室职责任务》第一部分“乡镇企业局职责任务”第四条明确规定:“指导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负责乡镇企业的财务、会计、统计、审计、资产管理。劳动、保险、安全、卫生、环保等管理工作。”第二部分‘内设处室职责任务”中也明确规定:“负责乡镇企业资产管理及清产核资工作。”在贯彻执行这些规定过程中,有些省(市)比较顺利,有些省(市)出现扯皮现象,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有关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加强乡镇企业集…  相似文献   

7.
张彦宁 《公司》2001,(1):19-21
一、日本企业管理的发展 战后日本企业管理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6年~1950年,企业管理体制、制度的整顿阶段。 当时日本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企业管理落后,设备陈旧,管理手段落后,原始记录也不准确。这个阶段,在企业管理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废除旧财阀对企业的家长式统治,引进美国的董事会制度,起用一批富有资本主义进取精神的经营专家办企业,为大量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创造了前提条件,开始积极推行企业管理的“合理化”和“民主化”。进行了整个体制和劳动组织的整顿,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单位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广大乡镇企业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面对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的竟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乡镇企业在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面前,只有通过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珍惜机遇,抓住广大乡镇企业当前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生存与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市场供求不同了,社会经济生活已基本告别了过去的短缺状况,大量产品过剩,市场开始由卖方转入了买方阶段,那种发展乡镇企业仍只问生产、不问市场的做法不行了;二是竞争主体不同了,昔日乡镇企业唱“独角戏”的时代过去了,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股份经济迅速崛起,由单一的竞争主体转入了多元的竞争主体阶段,那种一味地用计划经济眼光寻求乡镇企业的增长点不行了;三是发展空间不同了,昔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时代过去了,乡镇…  相似文献   

10.
周转运 《公司》2000,(7):44-45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在班组管理方面进行创新,以达到增强班组活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面向市场,尽快建立服从、服务于市场竞争要求的班组管理新格局,既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也是把企业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新课题。 班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强。主要表现有:一是认为班组管理工作是“上级领导要我管;二是认为班组管理工作是“上级领导要管我”;三是认为班组管理就是只管完成生产任务;四是认为班组管理好坏不得企业整体发展大局,忽视…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江总书记1998年“4-21”讲话为指针,在新阶段采取新措施,推进企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正确引导改革,再造机制优势。当前要着重抓好企业的配套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三改一加强”的要求,把好的机制、好的管理、好的产品、好的班子有机地融为一体,激发起…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初,大连市人民政府对12家乡镇企业授予“管理品牌企业”,继而又在市政府的20件实事中,将推行创管理品牌活动列入其中。大连市政府决心通过创管理品牌活动,培育一批名牌乡镇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大连乡镇企业坚信,企业成功一年靠促销,企业成功十年靠产品,企业成功百年靠管理。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管理出效益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普遍真理。坚持不懈地抓管理是大连市乡镇企业局和乡镇企业统一的认识与自觉的行动。经过探索,他们找到了促进乡镇企业加强管理、实现管理创新的很好的载体—开展创管理品牌活动。经过近两年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一些同志认为乡镇企业过时了,乡镇企业历史使命完成了,发展乡镇企业是暂时的、过渡的,甚至主张改变“乡镇企业”这个名称,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替代;主张乡镇企业“脱农”,与农业、农村、农民各奔前程。因此,有必要对发展乡镇企业的必然性、重要性和正确性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澄清。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明确,为什么说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发展乡镇企业客观的必然性体现在“三个符合”:即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以来,吴江市委、市政府通过认真分析乡镇企业改革、管理和发展的现状与态势,特别是企业资金的实际运行状况,从切实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促进企业有效生产目的出发,并通过总结企业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工作的历史经验,在全市三级(市、镇、村)工业中全面开展了以“控降应收帐款、控降库存产品,加强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两控一加强”活动,旨在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机制化”(规范企业经济核算,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实践,乡镇企业“两控一加强”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管理从80年代确立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重视。国内知名乡镇企业横店集团“人才是致富的秘诀,像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人才”,圣泉集团“尊重人、鼓励人、关心人、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等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就很富有代表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正如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乡镇企业家唐一林先生所指出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建设的循环演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雯  熊孟英  冯芳 《企业研究》2006,(10):38-39
一,引言 从1769年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至今237年间.企业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769—1910年.经验管理阶段.其特点是“人治”.即主要经营者靠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1911—1980年,科学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法制”.即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1981年以来,发达国家的优秀公司率先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其特点是“文治”,即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如果说,科学管理阶段是靠科学的制度、严密的外部监督提高工作效率的话,那么,在知识型企业占主导.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些地方乡镇企业会计管理存在着监督弱化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乡镇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影响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笔者对此作些简单的分析。一、监督弱化的主要原因:一些地方乡镇企业未能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在不断改制,有的地方企业领导人安排“内部人”控制财务。未实行会计委派制的企业,会计只对厂长“负责”,而不能严格执行会计法规,认真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有些乡镇企业会计对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不明确,是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二。他们未经系统的学习、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初创企业的管理现状,首先分析了高新科技初创企业的特征,然后介绍了高新科技初创企业的股权阶段管理内容,最后对于高新企业初创阶段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也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江苏乡镇企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为目标,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引导企业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会计管理亟待加强吕明一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农业经济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至今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广大乡镇企业会计人员,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兢兢业业、精打细算、坚持原则,为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