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社会信用形式,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影响国家宏观政策及社会稳定等因素,需要国家的立法规范和正确的政策引导。本文从我国民间借贷产生、发展的原因出发,对其存在的利弊及规范发展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社会信用形式,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影响国家宏观政策及社会稳定等因素,需要国家的立法规范和正确的政策引导。本文从我国民间借贷产生、发展的原因出发,对其存在的利弊及规范发展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民间借贷一直非常活跃,是广大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民间借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和个人财富逐步积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而正规金融又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时的必然产物.民间借贷在各国均长期存在.它的存在与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体系结构有关,也与其自身所固有的、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本文针对民间借贷以及与其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以期加深对民间借贷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信用补充形式,与正规金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对民间借贷的评价,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要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也要看到民间借贷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并就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信用形式和正规金融的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其手续的不完善、借贷主体风险意识差、缺乏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等,民间借贷又极易形成高利贷行为和非法集资,引起经济纠纷,有的民间借贷行为甚至导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草根金融"方式,广泛存于城乡民营经济之间,游离于国家融资体系之外。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一定程度缓解了个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其对金融稳定和经济社会安全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亟需法律规范和引导。基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迅速发展的成因及影响,进而提出应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正规信贷和民间借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变动可导致正规金融反向变动,且冲击效果明显强于地区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民间借贷对正规信贷"补偿"作用存在程度较高,持续时间长及容易产生行业"错位"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民间借贷发展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民间融资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民间融资游离于正规金融体制外,其借贷行为、借贷利率及资金规模情况处于金融当局监管之外,资金筹措融通活动比较隐蔽。民间融资的分散和隐蔽性决定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做一个全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历史悠久且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能有效缓解弱势金融消费者的融资难问题。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下,民间借贷同样发挥其特有的不可或缺作用,是正规金融的有益必要补充。研究首先综合中国学界观点、司法实践和金融监管体制等因素,将民间借贷界定为正规金融之外自然人之间、非正规金融机构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借贷行为;其次从金融抑制理论、二元金融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最后论述了从传统民间借贷到新型民间借贷的发展变迁并比较了两者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交易治理模式,然后提出中国应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若干市场化征信机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征信市场格局,以促进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竞合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但是,由于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集资、洗钱犯罪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洛阳市民间借贷情况进行分析,就加强民间借贷洗钱风险管理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强 《金融纵横》2013,(1):55-63
近年来,民间借贷渐趋活跃。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但由于立法制度及有效监管的缺失,其自由发展也引发了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阐述了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并以江苏省扬州市几例典型案件为出发点,分析了民间借贷的主要风险,借鉴发达国家对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立足于人民银行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能,对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曾晖 《金卡工程》2010,14(2):181-181
作为一种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民间借贷的存在和发展有其逻辑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是整个金融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民间借贷行为的不规范对正规金融和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民间借贷有问题,又为民间所需。因此,强化和完善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是我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一直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文章通过对互助县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其民间借贷存在的特点、利与弊,并提出了有利于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形式,满足了部分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信贷资金的融资需求,但由于其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众多的纠纷。本文通过对双鸭山市农村地区民间借贷情况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省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信用的补充形式,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为了解真实情况,人民银行南昌中支组织了一次对全省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效应,它的存在即有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应将其纳入可调控和有效监管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在资金供求链条上充实了“供”,满足了一定的“求”.但其社会地位与正规金融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提到民间借贷,人们可能更多的将其与“混乱”、“地下”、“跑路”等负面代名词连在一起.这有其历史遗留因素的原因,由于法律和相应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监管的缺位共同导致民间借贷市场的畸形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之一.要想打破这种局面,既需要国家法律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各地政府的积极作用,引导民间借贷的规范化、阳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业务之外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一直处于各种争议之中,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生活中生存和发展。农村是国家金融覆盖的薄弱地区,民间借贷活动十分活跃。因此,如何加强对民间借贷的引导和规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我们以盐城辖内农  相似文献   

18.
贾广军  王长德  李宝宽 《金融研究》2008,(9):I0037-I0043
当前,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严格实施,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资金趋紧局面下,市场需求拉动借贷上涨,中小企业融资加速向民间借贷边界拐进,民间借贷凭借其利率调整灵活、趋利性强、借贷手续简便、流动快速的特点,较好地活跃了资金市场,集聚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作为中小企业正规金融制度效率边界之外的民间借贷,可以说生存土壤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优势又现。那么,对于中小企业的民间借贷行为,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如何从它的存在中,寻找对正规金融的改进建议,进而启发其健康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地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金融抑制背景下民间借贷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 1、农村金融抑制状况为民间借贷提供了一定发展空间。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为信贷支农功能弱化,金融支农能力下降,同时也反映了农村正规金融存有缺陷:民间借贷的活跃,则是借贷主体在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不足和金融服务缺位情况下的产物与选择.可以说,农村金融抑制为民间借贷提供了一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小企业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民间借贷渐渐盛行。民间借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正规金融体系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危机。本文主要从民间借贷的成因、风险分析和防范风险的建议三个方面对民间借贷进行分析,并提出民间借贷应与正规金融逐步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