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母亲的生日     
谢孝军 《农家之友》2009,(30):51-51
对母亲的爱,我不知道从何表达,这些爱里,也夹杂着和母亲的争执,甚至对母亲的批评。我记得以前我爱吃松花蛋和醪糟,每次回家,母亲都计算着日子,给我备好这些东西;现在回家,母亲依然会把一些农村的特产留给我们,例如核桃、鸡蛋等;每次离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希望我们多带些东西走,但是这常常闹得不开心——她叫我带,我说路远、麻烦;她叫妹带,妹也不会带的,所以前几天她和妹妹争执起来了,说妹妹“又说城里蛋不香、米贵,  相似文献   

2.
米缸的变迁     
正有一段童年的记忆,总在我的脑海中抹去不了。当年,我六七岁,生产队里正在稻床上分山芋。母亲将分到的两稻箩山芋准备挑回家,我却挡住了母亲的去路,哭着喊着":姆妈!我不要山芋,我不要山芋!我要稻子!"社员们都停了下来,静静地听着我的哭喊,母亲生气地放下肩上的担子,用手轻轻地打了我一巴掌,接着,抱着我就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大年初六的早上,我又背起包准备上路了。母亲站在路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嗫嚅着嘴唇。半晌,她用颤抖的声音问:“孩子,啥时再回家?“母亲这句问话我听了许多次了, 却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4.
三爷     
三爷死了。 母亲在电话那端说,这是两个月来母亲给我打的唯一的电话。她知道我一切都还好后,便挂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黑龙江,虽然还是零下二十几度,寒冷依旧,却没有往年的银装素裹。大年初一,我在母亲陪伴下,走访了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肇州镇万宝村铁岭刘屯。母亲上山下乡期间曾经在这里劳动过,1979年离乡返城,32年来,一次也没回来过。因着我的这次回乡调研,母亲也得以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6.
我奶奶是属于那种古老乡村中的智者,常用格言式的语言,对我进行人生启迪。比如她经常说“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固然是在夸父亲孝顺,但也是为了要我力争做一个好孩子。她又说“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这当然是一方面让我有个思想准备,将来出嫁时不要指着向母亲要嫁妆,更重要的是让我从小就学会自立,出嫁后更要自强。她从不教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样没出息的话。我初当家时,不知日子该怎么过,而且那样的年月,常常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也不知哪一会,祸事就找上门来了。我奶奶说日子好过,门户难当,我…  相似文献   

7.
林子的故事     
1973年,我母亲30岁,是一所中学的音乐老师;1973年,我父亲32岁,是林场的一名机关干部;1973年,我7岁,是一个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那年6月份的一天傍晚,在我和父亲等待着母亲准时回家的时候,一位邻居女孩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们:“刘老师被打了。”  相似文献   

8.
五月的一天.正值我回家探望母亲。见老母在操坪里晒着几件粗布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妈,现在又不是没衣服穿.还留着这些老古董干什么?”“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母亲说。  相似文献   

9.
慈母会计情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母亲就是生产队的会计。每到晚上,我经常看到母亲坐在灯下,一边拨着算盘,一边写写算算。静静的夜晚,倾听着清脆的算盘声,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醒来后,母亲依然坐在那里,脸上虽然带着一丝倦意,可她还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从那时起,我就感到:做一名会计是很辛苦的,我从心里敬佩做会计的母亲。上小学以后,母亲为了培养和锻炼我的能力,就开始教我背珠算口诀,打算盘,并帮她计算数字。有时,我算了几遍,可是每次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就显得很不耐烦,母亲见此情景就教导我说:“干什么事都要细心,要有耐…  相似文献   

10.
童年。母亲的眼睛,象故乡家门前那条涓涓流淌的小溪,流溢着爱,流溢着深情,流溢着霞光和星星……—在我采摘野果的山岭,在我放牛牧鹅的草坪,在我摸鱼捉鳖的河滩,在我捉迷藏的那片小树林!她流溢着一支支五彩而湿润的歌,染绿了我生长的摇篮,染醉了我岁月的记忆……记得,当我被山野的荆棘刺伤了手脚,挂破了衣襟,母亲那双平静的眼睛,泛起了一片涟漪:“孩子,看清路,要小心……”;当我在林边的路上挖了陷坑,布上荆刺,并狡黠地在上面盖上一个脚印,母亲知道后,双潭春水冷得象寒冰,声声教诲,如重锤敲打在幼小的心灵。风前,当…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梦     
月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斑斑驳驳地铺洒在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荷塘,夜风轻抚荷叶发出低柔的声响,像母亲的叮咛和私语。此情此景,使我想起儿时的往事来。那个时候,我家住在沅水岸边一个山也青水也秀的村庄,屋前有一个百来平米的池塘,也种了几株荷花。  相似文献   

12.
被罚款后非法占地能否使用编辑同志:1981年我们村划分责任田时,我为一户,我弟弟和母亲为一户。后来弟弟被招工进厂,他的责任田退给了村委会,母亲的责任田继续承包。由于母亲的责任田与小王家挨得近,小王修猪舍时占了母亲的一些责任田,说今后用山地来调换。后来...  相似文献   

13.
红唇误     
我们那村挺穷,却出美人,数得上来的有四五个,最美就数桃红。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早上,母亲关照我到庄上买粉条。中午,家里坐了一桌客人喝酒,而我在外面玩得正欢。那天是我跟桃红发帖儿的日子,那上面写着我的名字、生辰和属相。可没几天,母亲泪水涟涟,原来,那天桃红家打了碗,觉得不吉利、退贴儿了。我读初中时,桃红妈对我母亲说:“你家嫌我家什么?不如还做两亲家吧。”不久,桃红家托了媒人来。我噘  相似文献   

14.
我想有个家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首歌是唱出了那些没妈的孩子的心声。是啊,没妈的孩子的确很孤独,像根草。但这根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就像那根草。我原本有一个很温暖,很美满的家庭,虽然父母不常在家,但是我一样可以得到他们的关爱。然而,自打母亲又生育妹妹之后,我的家就得不到片刻安宁,父母经常吵架,有时候甚至还动手打起来,我和妹妹就在这种家庭“战火”中度过的。1999年初,父母亲在一次打闹后,走向了法庭。离婚是母亲提出来的。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法院在受理后,通知父亲回乡,但父亲拒绝回来,因为,父亲不同意离婚。母亲就跑到父亲单位亲自将父亲“逮”了回来。记得那天是6月12日,父母亲走上了法庭,母亲说要我和父亲一块去法庭听最后的判决。那天早上,我请了假等着和父亲一块出门,父亲却说什么也不肯让我去,还生气地说:“如果你去,那我就不去了。”那一刻,我哭了……父亲和母亲就这样离婚了。我和妹妹也被法院分别判给了父亲和母亲。从此,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和妹妹,只身一人随父亲到外地读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接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记忆中,我比同龄人幸运多了,每年开学的时候,我们家从来没为我的学费犯过愁,因为我有个好父亲。父亲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里做事,至于他具体做什么事情,我没问过,父亲和母亲也没说过,反正,我的父亲能挣好多的钱。  相似文献   

16.
我生了儿子之后,母亲从老家来帮我带孩子.父亲一个人留在老家,打理几亩庄稼.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不妥,母亲也乐呵呵来到城里,她觉得老了还能为女儿做点事很开心.  相似文献   

17.
我家住在山区,家庭条件不好,母亲便把我送到姑姑家上中学.姑始家境也不好,但她还是全力供养我,直到高中毕业。我家和姑姑家隔山隔水,母亲不能常来看我,但她总是想着法儿疼爱我。  相似文献   

18.
故乡·母亲     
我家门外有一座大山。小时候,我常常坐在门槛上看着它,幻想着山外的美好生活。幼小的我总是尝试着朝山外走去,却怎么也走不出山的包围,最后还是母亲将迷失方向的我从山路上找了回来。当我真正走出了这座大山,山外的新鲜生活只给了我短暂的欣喜,家和家中的母亲萦徊在我午夜的梦境里。蓦然惊醒,腮边滑落的泪珠告诉我这是一种无药可救的乡愁。于是,我每个月从离家  相似文献   

19.
陪聊     
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她从乡下老家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给她聊聊城里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欢听。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因为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吃饭穿衣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要钱……我的工资不够  相似文献   

20.
38前,我和父亲一起旅游。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一个山间小镇,走进一个小吃店吃饭。店里人挺多。我们看到一张桌旁坐着—个年轻的母亲。她打扮得很利索,抱着孩子,身边还有个包。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她微笑着点点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