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去年召开的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提出了郊区发展“四化”战略目标,即: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这是上海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标志着上海经济社会进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今年召开的上海市郊区工作会议确定了推进郊区“三个集中”的工作方针,也就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这是加快推进郊区“四化”发展的基本战略举措,标志着郊区经济社会进入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新转折。在“四化”战略目标和“三个集中”工作方针指导下,上海农业抓住构建农业生态效益高地、综合开发农业功能和增强农业与城市融合度三条工作主线,着力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的功能、农业在推进城市化建设中的作用、都市和农村的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后,大都市郊区的农业不再单纯是城市的副食品基地.城市新的需求和农业质的变化,要求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要求农业与城市的融合,从而赋予农业新的内涵,凸现农业新的功能,形成农业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上海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新农村建设,除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农村公共管理与服务之外,农业人口的发展问题同样值得重视。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上海"三农"地位的再认识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上海的发展还需要不需要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在国际大都市建设中应该有什么样的地位?对此,我们要消除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建设国际大都市不仅不能脱离"三农",而且应该把"三农"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1、现代农业是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目前上海  相似文献   

4.
在充满希望的新世纪里,上海正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作为上海现代化城市重要基础的水利现代化,特别是占总面积90%的郊区水利现代化,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利和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材料看作是同等重要的基础产业,肯定了水利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河南省水利发挥的巨大作用也说明了水利不仅是农业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但是,当前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与其基础产业地位很不相称,如何巩固和发展水利基础产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本文认为必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根据河南实际,深化改革、大胆进行水利经济体制职能转换工作。据此,提出一些政策性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利经济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应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这是水利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和各级领导都很关心的。对此,在认识上和实践上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作法,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进行探讨,需要通过“百家争鸣”和不断实践,来逐步取得共识和找到正确的途径。为此,《水利经济》特辟《水利与市场》专栏,欢迎广大水利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不吝赐教,积极来稿,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共同为振兴水利,加快发展水利经济献计献策,供领导部门水利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面向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战略思想,到200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上海郊区农业,作为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加快形成和发展外向型、都市型现代化农业体系,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配套。从总体来看,上海郊区经济比较发达,是全国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上海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的科技水平、生  相似文献   

8.
确立上海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上海加速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之一。正确认识上海农业的宏观发展趋势和应具备的功能,对确立上海农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上海农业宏观发展趋势及特点1、农业的经济功能弱化和多元化服务功能强化。在未来一、二十年中,相对于整个郊区(未来的二级市)二、三产业和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农业只能维持年均约5%的增长率。因此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不再过多地依赖农业的经济功能,而寄希望于农业能发挥多元化的功能,如基本满足市民农副食品需求…  相似文献   

9.
一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力争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各行各业都要为这个总目标服务,回答实现两个倍增自己怎么干的问题。由于我国特定的自然条件,水旱灾害频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水利工作如何适应经济建设各部门的需要,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摆脱自然的不利因  相似文献   

10.
水利经济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水利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当前,抓住机遇,选准路子,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大力调整和优化水利的产业结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水利的需求,是水利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任务。1 水利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水利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投资结构还不合理。尽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格局,但国家投入仍是绝对主体,其它投入占的比重还有待提高。在投入方向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是主要方向,城镇供水、水电等产业投资比重较小。二是产业体制结构不合…  相似文献   

11.
王伟 《水利经济》2003,21(6):25-28
以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指导,进一步论证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提出切实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项管理工作,以全面推进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之际 ,我们在这里热烈庆祝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 2 0周年 ,并举行学术研讨会。我代表水利部党组 ,代表汪恕诚部长 ,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应邀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并通过你们向全国从事水利经济研究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自 1980年 11月成立以来 ,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 ,在历届部领导的关怀下 ,在各位老前辈、专家及各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 ,充分发挥其人才智力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 ,团结广大会员 ,贯彻“双百”…  相似文献   

13.
实施资源水利战略 促进水利企业直接融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目前水利企业直接融资现状及其原因,进而阐明在“资源水利”这一全新战略下,水利企业直接融资的可行性及融资运作措施,使水利这一基础性行业在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前提下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季农 《水利经济》2001,19(4):1-2,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水利,可简称为“市场水利”。如何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的市场水利,是需要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浅论生态水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荣峰  罗运龙 《水利经济》2001,19(5):1-5,10
水利建设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定位在生态水利上。运用工程、生物和管理等综合措施解决水资源缺乏、洪涝灾害和生态 环境失调等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建设山青水秀的美好河山。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进一步明确水务管理职能,理顺水资源管理关系,发挥体制改革优势,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提出围绕发展城市水利,建立城镇防洪体系;围绕发展环境水利,建立城乡河道水环境防治体系;围绕发展农业现代化,建立高效节水、高效农业保障体系,创新水利行业管理,努力推进水务机制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水利旅游已成为水利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是发展水利旅游的关键因素。从文化的视野看,源远流长的水文化是水利旅游发展的基础,巧夺天工的水利工程是水利旅游的灵魂,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水利旅游的未来。水利旅游只有保持特色,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志雄 《南方农村》2013,29(4):16-1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水利投资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分析不同阶段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社会经济条件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其对农村水利投资的影响,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对于指导我们今后农村水利投资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西部水利合作的宏观模式——国家水利合作体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政府在东西部水利合作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东西部水利合作的宏观模式——国家水利合作体系模式,并提出关于国家水利合作体系的几点建议:即制定东西部水利合作的总体战略;制定激励政策,促进东西部水利合作;改善西部合作环境;健全法律制度,保障合作权益;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人才支撑;为东西部水利合作提供资金保障;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20.
杨建平 《水利经济》2003,21(4):16-17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长期依靠国家投资、政府支持和政策保护,投入大、收益小,很难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立水利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大力创建现代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