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上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来认识,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这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要大力改善基层公共设施条件。  相似文献   

2.
李丽月 《发展研究》2006,(11):103-10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应有繁荣的文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兴盛、人民的需要,务必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而且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有机组成部分。繁荣的文化,既是社会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标志,又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无锡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在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并正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同时,其社会文化工作如何与之适应,协调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为加快推进无锡社会文化事业的现代化,近年来,我们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一、启动现代化示范工程,推进小康文化向基本现代化方向发展 社会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将它定位于“一个目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11,(7):39-42
中央政府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还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总之,十二五规划首次把港澳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告诉我们,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推进文化刨新。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论文辑要     
《经济师》1998,(6)
论文辑要领导干部必须学些金融知识曾令京最近,江泽民同志为《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一书题写书名并作重要批语:“我希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企业领导干部,都要学一些金融基本知识”,“懂得金融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多了,我们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就会有新的...  相似文献   

8.
心灵咖啡     
曾经有一本畅销书的名字叫做《心灵鸡汤》,想来是把书中滋补灵魂、强健心智的内容比作了美味而营养丰富的鸡汤。而这样的书名难免透出了出版商的狡黠,人们看到这样的书名,恐怕被调动起来的除了阅读欲望之外,还有食欲。因此它的热销除了心灵的需要,还隐约掺杂了生理需求的推波助澜,书名终归还是俗了。于是我想,如果有一本名为《心灵咖啡》的书摆在我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马紫薇 《时代经贸》2012,(24):177-177,179
1.引言2011年底,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随后国务院配合中央《决定》而提出的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中央文件以及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的带动下,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文化产业投资的浪潮,使得其在我国现阶段蓬勃发展的实体经济产业,以及稳定发展的虚拟经济产业中都成为了成长最为迅速的一股“新兴势力”。基于现今文化产业投资的高涨势头、其在国家战略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以及利国利民亦利投资者的本质,本文旨在基于文化产业尤其是实体产业并侧重传统文化产业的过往发展数据,剖析现今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投资环境,并提出相应的有助于投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三幕悲喜剧《老妇还乡》因其浓厚的怪诞色彩闻名于世。怪诞由丑恶和滑稽两种成分构成,既可怕又好笑是它的接受反应。《老妇还乡》的怪诞主要体现在剧本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场景等几个方面。迪伦马特用怪诞这个手段帮助观众拉开同剧中人物和剧情的距离,从而促使他们对剧本所揭示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在中国有两本书比较出名。一本书是《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另一本书是《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在《B模式》这本书里,他对书名作了解释。他说是受到演节目、演戏A、B角的启发。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看来有问题了,现在要新换一种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就像演节目,该轮到B角上场了,因此他取了这个书名叫《B模式》。其实,《B模式》就是一种考虑生态、考虑环境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借着他的题目来一个“C模式”,但并不是简单地按A、B、C排序。这里的C是指China,是想谈谈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后选择的社会发展方向,和谐社会的建立,又会对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新疆建立和谐社会,将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怎样建立和谐社会?我们的抓手在哪里?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多种冲突价值中找到共同价值,因为不和谐是多项价值相互冲突的结果。选择共同价值,要求人们形成统一认识,需要认同。而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什么样的文化为统领,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李天霞 《时代经贸》2008,6(4):37-39
医疗、教育属于公共经济性消费。公共经济性消费是公共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在1993年制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私法性质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调整公共经济性消费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适应公共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建立包容公法和私法的新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应该根据公共产品的特点,修改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李天霞 《时代经贸》2008,6(2):37-38,40
医疗、教育属于公共经济性消费。公共经济性消费是公共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在1993年制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部私法性质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调整公共经济性消费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适应公共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建立包容公法和私法的新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应该根据公共产品的特点,修改其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陈达明 《新经济》1995,(5):10-10
认识香港、了解香港,是进一步发展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共创90年代两地经济繁荣的重要一环。《香港大辞典》(经济卷),以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为轨迹,以丰富翔实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达到上述目的的高层次工具书。该书的出版,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16.
麦宇旻 《商周刊》2012,(17):40-42
中华文化有部很早的古书叫《山海经》,"海"包括在里面了,所以严格讲起来,中华文化应该包含海洋文化,但是,中华文化确实对海洋不熟悉,有一种陌生感,所以中华文化要面向世界的时候,还需要调整。反过来,我们对于西方世界在地理大发现时建立的海洋秩序,也要表达出自己文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今天,包容性的媒介文化给予经济的支持有:丰厚的票房、大量的就业机会、旅游业的繁荣;同时,它为新技术提供了施展平台,促进技术的"质"的飞跃。媒介文化的优点有:促进经济和科技发展,分担文学的责任,提升大众的知识水平,增进全球的文化交往;它的缺点有:围绕"金钱逻辑"来运作,刻意讨好受众,隐藏着外来文化文化同化的企图。在繁荣媒介文化的同时,我们要苛求它的品格,要批判性地接受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彭薪 《经济》2012,(4):2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文化建设领域中的纲领性文件.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全会期间, 《经济》记者就文化发展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军乐团音乐总监于海.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经济学应开展“文化经济”的研究──写在《经济师经济学》即将出版之际查谨,单永珍在经济师经济学研究内容中,我们提出了要注重“文化经济”的研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容;在历经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之后,发达国家于本世纪末开始进入...  相似文献   

20.
欣闻 《经贸实践》2008,(1):47-47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2007年底刊登题为《美欧经济由房地产奠定?》的文章,摘编如下: 在过去10年中,我们见证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极大繁荣,按实际价格计算,美国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上涨近一倍。在沿海地区,房价上涨势头特别强劲。我们也在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和中欧看到了极端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