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川 《中关村》2012,(11):74-75
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在我国科技创新和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并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阶段和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中关村产业联盟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创新优势和推广价值,成为企业共同投入解决技术、市场、资本、知识产权、品牌等共性问题和获取外部资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2,(8):14-14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为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描绘出“路线图”——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廉守本  张勇 《中关村》2005,(5):22-22
江泽民同志在《论科学技术》的著述中,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最近,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对科技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路子”,“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更具体地提出要求“,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中关村作为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吴炜  马文良 《中关村》2015,(4):20-25
在百舸争流的创新世纪,政府和市场如何协同,合力推进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国有资本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和活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关村发展集团用5年时间拿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2014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可以说,习总书记的讲话直指当今全  相似文献   

5.
马文良  白桦 《中关村》2006,(7):22-23
作为首都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文化最繁荣、教育最现代、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淀一直是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中关村海淀园的品牌也备受关注。2006年6月21日,海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副市长赵凤桐、科技部火炬中心  相似文献   

6.
林抚生 《中关村》2011,(3):28-29
海淀作为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理应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程中,在建好首都战略腹地、助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7.
隋振江 《中关村》2012,(6):26-26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优秀人才,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当前,海淀区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海淀区将与兄弟园区一起互动配合,共同支撑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个首都新定位和国家创新战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本质上也是要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与兄弟园区一起互动配合,共同支撑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个首都新定位和国家创新战略。推动"双创",海淀如何做一是聚要素,打基础。海淀区依托中关村创业大街,支持众创空间、大学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2,(8):14-14
日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时强调,把北京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中关村特别要在科技创新中一马当先,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牢牢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指明的方向,紧紧围绕提高首都创新驱动的贡献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张景安 《中关村》2014,(9):30-31
摆在园区面前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服务要通过建设智慧园区来实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科技园区成为全球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孵化和培育以技术创新为起点的中小企业集聚地科技园区,加快优化增长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创新集群,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文化,已是时代的大势所趋。要承担这一使命,科技园区都在竞相建设智慧园区。我认为智慧园区除了一般的功能外还要做到超前服务,这是科技园区为了培育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型企业所需要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0,(3):76-77
2010年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2月1日,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突破关键技术、振兴重点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首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党中央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报告中强调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由此可见,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23,(6):106-107
<正>海淀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区,“数字经济”对海淀区的经济增长贡献已经超过80%,是经济稳健发展的“密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北京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这十年,北京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培育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4.
勒川 《中关村》2024,(2):56-59
<正>这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保障法,也是北京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法,在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科技创新立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重大战略任务。2024年1月2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简称《条例》)。这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保障法,也是北京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法,在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科技创新立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23日,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个春天,“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形势下,为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科技事业取得更快,更好发展而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总结“十五”期间我国公路科技创新成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我国公路建设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原动力而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为进一步推动公路行业技术进步,建设创新型行业而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5,(1):19
2014年12月23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以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支持中关村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措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部际协调小组组长万钢主持会议并讲话。万钢指出,中关村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上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全国范围内实施创新  相似文献   

17.
马文良  CFP 《中关村》2006,(6):72-74
五月天,繁花似锦、风光正美。北京市科技大会刚刚结束之后,我们迎来又一届科普的盛会,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2006年(第12届)北京科技周与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20日——26日隆重举行。这次科技盛会由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科协承办,开展以6项标志性活动和40多项重点活动引领的数千项科普活动,将人们的热情点燃,也使5月的北京生机勃勃。2006年北京科技周开幕式特意选在具有自主创新鲜明特色的中关村软件园举行,也是对中关村引领创新潮流的首肯。这次盛会紧紧围绕创新主题,突出宣传自主创新,集中展示新知识、新成果。把科普融于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12,(6):25-26
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是本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大活动,对于推动区域创新合作、提升中关村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交叉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新一轮大调整周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聚焦中关村     
《中关村》2008,(6)
做强中关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冀朝铸(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从今天开始将翻开新的一页,中国自主创新事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端,我感到特别的高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提前揭示了科技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战略重点定位。与此相印证的是,李盛霖部长在部署创新型行业建设工作时,进一步明确提出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四大战略重点,强调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并要求将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如果创新有软硬之分,那没么科技创新更能表征“硬实力”的突破,其他三者则具有更多的“博弈”意味。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