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铜烟灰经过酸性浸出,大部分铜、锌和一部分的砷进入溶液中,而萃取分离铜是一种高效方法。本试验拟定了不同的相比、转速、级数等条件,对铜萃取和铜反萃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到从高砷高锌溶液中离心萃取铜最佳的工艺条件参数。  相似文献   

2.
当前,采用常规的火法和湿法工艺处理铜冶炼烟灰浸出渣,存在环保、金属直收率低、能耗高等问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冶炼界首创侧吹炉一炉两段法处理炼铜烟灰浸出渣新工艺,能达到经济、环保、流程短的良好效果,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铜渣法脱除锌电解液中的氯,并考察了反应温度、溶液酸度、铜渣用量、初始铜离子浓度和反应时间对除氯效果的影响,以优化除氯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溶液硫酸酸度10 g/L,反应温度60℃,铜渣3倍理论用量,溶液初始铜离子浓度1.5 g/L,反应时间1 h的优化条件下,溶液中氯离子脱除效果好,氯离子脱除率可达88%,溶液中氯离子含量降至74 mg/L,满足电解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赞比亚某典型难处理次生氧化铜钴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氧化铜钴矿物浓酸熟化-柱浸工艺、浸出液的絮凝沉降,得到氧化铜钴矿适宜的浸出和沉降工艺条件。浓酸熟化-柱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浓硫酸熟化堆浸技术处理穆利亚希氧化铜钴矿,铜的浸出率可达74%,同比未熟化工艺浸出率提高10%左右。絮凝剂筛选试验表明,絮凝剂912对浸出液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矿浆的沉降速度可以达到5~21 m/h。  相似文献   

5.
对氧化铜矿进行了硫酸搅拌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浸出温度、硫酸用量、浸出时间、矿石粒度对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硫酸用量180 kg酸/t矿,浸出时间2 h,液固比2/1,矿石粒度-200目占比约70%的条件下,Cu浸出率约82%,浸出液含Cu约17 g/L,浸出终点酸度约10 g/L,满足后续萃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绵铜的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常压-加压两段逆流浸出工艺。试验结果表明,Cu的总浸出率可达99%以上,贵金属不溶出,在浸出渣中得到富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非洲某高铜低硫铜精矿进行焙烧-酸浸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2.0 h时,该铜精矿焙烧脱硫率为79.78%;所得焙砂在浸出条件为浓硫酸加入量1.1 t/t焙砂,酸浸温度50℃,酸浸时间3.0 h时,铜的浸出率可达98.10%。  相似文献   

8.
海绵铜常压-加压两段硫酸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绵铜常压-加压两段硫酸浸出工艺。结果表明,海绵铜在室温、液固比6∶1、浸出时间1h的条件下,铜常压浸出率约50%;常压浸出渣在120℃、液固比9.5∶1、浸出时间3 h、氧分压0.4 MPa的条件下,铜加压浸出率99.4%,常压-加压两段总浸出率高达99.7%。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硫酸浸出—置换—净化法分离回收铜铸废渣中的铜锌,产出海绵铜和氧化锌。铜、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99%和99.50%,铜、锌的回收率均达97%以上。工艺条件较易控制,产品海绵铜品位大于75%,氧化锌达到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镍冶炼转炉烟灰碱浸脱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氢氧化钠碱浸出的方法除去转炉烟灰中的砷。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最佳的砷浸出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显示,液固比为7:1,氢氧化钠浓度2mol/L,搅拌浸出2h,浸出温度80℃,砷浸出率达到95%以上,同时镍的浸出率可小于0.5%,可实现烟灰除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氨浸-酸溶-电积法分离回收铜锌废渣中的铜、锌,产出电铜和锌盐。铜、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6.9%和90.9%。工艺条件较易控制,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12.
主要考察碱性硫化钠体系浸出高锑金精矿过程中金和锑的浸出行为,探讨浸出条件对金和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在保证锑浸出率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金的浸出。试验研究表明,平衡金和锑的得失,在浸出温度50℃、时间1 h、液固比2∶1、硫化钠100 g/L、氢氧化钠10 g/L条件下,锑的浸出率可达91%左右;但同时金的浸出率也达到9%左右。  相似文献   

13.
本工艺通过实验,选择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形成了可处理从低品位到高品位的含铂废催化剂的新工艺。采用“全溶法”浸出,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铂。铂的浸出率、交换率、还原率及总收率均可达99%以上,铂产品的纯度可达99.95%,吸附尾液可制备硫酸铝,实现了综合利用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开展碲化铜渣快速处理生产二氧化碲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初始浓度为120 g/L,液固比为3∶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 h时,经逆流二次浸出,碲总浸出率可达90%。碱浸液通过酸碱中和沉碲,碲沉淀率达99.9%,生产出的二氧化碲产品平均纯度为95%。该工艺路线流程短,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并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设施,无须增加设备投资,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铜的火法冶炼中,大量的含有价元素的烟灰被排出冶炼炉,其含量较丰富的元素有:铜、锌、镉、铅、铋等,若不加以回收,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烟灰飘向四方,造成污染。所以如何处理烟灰,成为一件引人关心的项目。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回收了其中的锌,制成七水硫酸锌作为化工原料,这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进行搅拌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粒度P80-0.150 mm,室温,初始矿浆浓度25%,酸矿比132 kg/t矿,浸出时间4 h的条件下进行搅拌浸出,铜、钴浸出率分别可达98%和77%。  相似文献   

17.
铁矾渣和锌精矿混合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矾渣、锌精矿的混合浸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180℃,铁矾渣和锌精矿配比为2∶1的条件下,加压浸出4h,锌的浸出率为91.04%,铁的沉淀率为81.33%.基本实现了锌精矿浸出、除铁和铁矾渣处理三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湖南某难处理含硫银精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焙烧法对含硫矿物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其对氰化的不良影响,最终获得了各工艺参数对银浸出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在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2 h,添加剂用量5%;氰化过程中氰化钠添加量20 kg/t矿,氰化液固比3∶1,时间48 h条件下,银浸出率为80.66%。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湖南某地焙烧后的氧化锰矿进行酸浸试验,研究其锰含量的组成、浸出效果、浸出效率、渣锰含量及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常规的酸浸工艺,浸出率只有74.72%,渣锰残留9.553%,资源回收利用率只有72%;采用连续高温酸浸反应,可使浸出率提高到90.11%,渣锰残留降低到3.779%的低水平,资源回收利用率可达到90%。反应终点的溶液中锰离子浓度为33.085g/L,达到了电解锰正常生产的溶液浓度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含砷废渣处理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铜砷滤饼控铜浸砷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砷铼浸出率的情况下可控制铜浸出率小于15%,浸出的铜可以通过硫化砷置换法将铜转入渣中以实现铜、砷的分离,铜渣返回熔炼系统回收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