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研究重金属污染赋存状况并评估其生态风险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对淡水湖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6种典型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收集的方法,探究重金属污染赋存情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只有Cd大于风险筛选值,其年际均值超过风险筛选值0.373倍;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u>Cd>Pb>As>Zn>Cr,其中Cu、Cd和Pb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主要贡献指标,贡献度高达97.97%;单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趋势显示,Cu、Pb已经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而Cd的污染防控还需要加强。RI年均值为129.67,属中等程度,大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各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改善我国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BCR四步提取法,对鄱阳湖南矶山三种典型湿地植被类型土壤样品重金属Cu、Pb和Zn的形态和总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除Pb含量较少对土壤几乎不构成潜在生态风险外,Cu和Zn两种重金属基本呈现表层中层底层的特征。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鄱阳湖湿地土壤Cu、Zn和Pb的主要赋存形态,尤其是Zn大部分以残渣态为主,其他两种生物有效性态含量较少,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水源地是国务院规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保护区,但一再出现不同于常规污染物的"第一类污染物"——重金属的污染问题。目前许多管理者只顾区内水质是否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而不顾区内或上游地企业车间排放的第一类污染物总量是否达到GB8978-96管控标准;也不顾饮用水水源地现实的"环境背景值"。这些涉及法规标准上存在的偏差和错误,致使第一类污染物非法直排或偷排者常有,城乡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排水和底泥中也常有。强化管理者严格执法监控第一类污染物的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量工业废水排入自然环境中,导致水体的重金属含量超标,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难以通过自然净化的方式降解,水体的重金属污染越演越烈,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重金属废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然后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最后探究了重金属废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以期提高污水治理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环境矿物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修复环境功能的矿物材料,其已被广泛应用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中。矿物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可有效替代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修复方法。本文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况,说明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论述了重金属的分布和来源特征,分析了矿物材料修复重金属的现状和特性。  相似文献   

7.
人为因素是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成因。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性较差,滞留时间较长,受重金属污染的大多数微生物不仅难以降解,还会通过水、植物等介质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有必要探讨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为后期修复提供理论、方法支撑,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含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深受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降低了农作物产量,也严重危害了人畜的健康。因而,如何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及特点,并通过比较几种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重点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加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环境质量,重金属的检测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金属元素具有降解困难的特性,容易聚集在某些水生物体内。它不但会影响环境水质,还会对水生物体系造成破坏,更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行。本文主要分析了重金属检测技术在环境水质分析中的应用,用以治理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邹文虎  张静 《魅力中国》2013,(28):137-137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同水、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程度逐渐上升。因此本文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析原理及分析测试中原子吸收光谱的干扰与消除,同时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重金属测定中的应用。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用原子吸收光谱对重金属进行测定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环境、冶金、食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海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环境的问题不断凸显,使得人类对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愈加提高。利用环境磁学方法,可有效分析海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来源、特征等以及污染程度,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建立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重金属在进入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不能对其有效分解,造成重金属在土壤中大量堆积,从而被农作物吸收,严重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以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灌南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接着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灌南县的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2014,(1):122-125
整个世界发展史贯穿着强权的崛起和衰落,在每一个强权的循环周期中,渐进式的发现与发明累积导致飞跃式的社会进步,从而引发人类从物质到精神的革命性变化。农耕文明的出现使人类开始在湖泊、河流等水源地聚居,对抗和冲突进一步推动了相邻社区的整合,直至国家乃至超级国家——帝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沉积物是水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水体的营养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是各种重金属污染物的载体和潜在的二次污染物的来源。由于重金属是许多水体的重要污染物,残留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会积累在微生物、水生动植物体内,最终会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方法、迁移途径、污染评价方法及修复方法进行阐述,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水的问题,先后投资12亿元进行城市水源地开发,兴建了引岗黄水库水供水一期和二期工程,初步缓解了省会供水紧张状况。但随着该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省会用水量将逐年增加,水的供需  相似文献   

17.
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污染同时会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会在大气圈、水体圈和生物链中不断进行转移和富集,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安全,并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治理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治理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荆门市重点排污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背景值及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荆门市重点排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个别点位存在轻微污染现象,表现出人类活动影响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根际促生菌强化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后,不仅能够有效阻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改变小气候、水文等条件,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徐州市小沿河水源地保护工程为例,介绍了太阳能水生态修复系统在水源地保护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太阳能水生态修复系统在复氧、控藻、节能、环保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优越性。为实现有效、节能、低成本的水源地水质改善和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