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甘肃省财政厅组织召开了全省财政监督工作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多明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提出,要创新财政监督理念,树立财政业务管理机构与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共同履行监督职责的"大监督"理念,理顺财政监督职责,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工作长效机制,解决财政监督长期以来的越位和缺位问题,促进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财政监督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可以通过财政内部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整体监督效能,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将监督与管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财政监督不只是财政专职监督机构的职责,也是财政业务管理机构必须履行的职责。只有与财政内部业务机构在认识上达成共识,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认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  相似文献   

3.
构建财政"大监督"工作格局,就是通过财政内部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将监督与管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环节的整体监督效能,在财政部门内部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责权明确、运作规范"的良性监督格局。因此,财政监督不仅是财政监督专职机构的职责,也是财政职能业务机构必须履行的职责。只有与财政内部职能业务机构在认识上达成共识,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认识财政监督与财政业务管理密不可分的关系,改变过去"重  相似文献   

4.
财政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职财政监督机构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强与其他经济监督主体之间以及财政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扩大覆盖面,由原来的"点性监督"、"线性监督"向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监督转变,共同治理财政违纪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郑家毅 《财政监督》2011,(22):32-34
我国的县(市、区)级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大部分成立于1997年以后。县级财政监督机构成立十多年以来,认真履行职能,为保证财政政策的落实、财政资金的安全,维护财政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十多年的基层监督实践来看,有可喜的成效,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冷静分析、理性思考。一、基层财政监督的特色(一)基层财政监督是财政的"末梢神经"国家财政为实现其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发展稳定经济的基本职能,需要省、  相似文献   

6.
财政监督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可以通过财政内部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整体监督效能,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将监督与管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财政监督不只是财政专职监督机构的职责,也是财政业务管理机构必须履行的职责。只有与财政内部业务机构在认识上达成共识,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认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业务密不可分的关系,改变过去“重支出,轻监督”的做法,将监督融入管理职能,才能真正形成财政全覆盖的大监督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加强财政监管,维护财政秩序,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完整性和预算支出的有效性,是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职责。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监督工作更加重视,全社会对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也愈来愈深刻。随着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的不断深化发展,转变专员办工作职能,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专员办的具体工作职责,转变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方法时逢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前进。一、深化职能理解,履行工作职责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监督越来越被摆到重要位置。在1998年机构改革时,中编办赋予了七项主要职责,确定了专员办履行职能实行日常监管、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查的三大格局。结合实际,我们认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深化对专员办工作职能的理解,是搞  相似文献   

8.
正一年来,按照各级领导对财政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地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强化财政监督服务大局的保障作用2013年,各级财政部门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财税改革以及民生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保障作用。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完成地  相似文献   

9.
朱磊 《财政监督》2014,(6):53-54
正随着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调动基层财政人员力量参与到"大监督"中去,可以有效克服县级财政监督检查局人员不足、面面俱到的"瓶颈",是编制县级财政"大监督"网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一、当前基层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一)认识上错位许多乡镇财政所只是单纯地在财政预算资金和专项资金管理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朱磊 《财政监督》2013,(7):41-42
财政监督队伍的强弱是县级财政干部的核心,直接体现了一个地方财政队伍干部素质高低,如何建立一支会做账、会查账,查账高手,打假"猎手"的财政监督队伍,是当前县级财政监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县级财政监督队伍存在的问题(一)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以某县财政监督局为例,该部门定员8人,1人到龄中途退休,2人因身体状况病  相似文献   

11.
周菲 《财政监督》2014,(10):49-50
正"寓监督于管理和服务之中"是辽宁省沈阳市财政局局长陈勇对该局近年来财政监督工作思路的高度概括。陈勇将其解释为:紧紧围绕服务财政改革和管理这一中心,坚持"依法监督、促进规范、融入管理、有效服务"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大监督"管理体系,促进财政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沈阳市财政局对构建"大监督"格局提出的要求是:牢固树立财政监督是财政监督机构与业务管理机构共同责任的理念,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从财政部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财政机构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在这次改革中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监督检查处不仅更名为监督检查局,而且工作职责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机构改革后如何做好工作重点的转变与衔接,确保财政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八五"以来,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大检查等具体措施,对我区的经济环境和财政  相似文献   

13.
贺荣猛 《财政监督》2007,(12):51-51
财政监督中的事前监督、事后监督机制逐渐完善,机构基本健全,随之事中监督诞生了,并逐渐趋向科学合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履行了财政的事中监督职责、职能,它正处于财政监督工作的中间环节,也是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祁毓 《财政监督》2007,(10):55-56
财政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职财政监督机构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强与其他经济监督主体之间以及财政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扩大覆盖面,由原来的“点性监督”、“线性监督”向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监督转变,共同治理财政违纪违法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记者从3月28日召开的全国财政监督工作会议上获悉,2005年一2006年是财政监督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两年。是财政监督上台阶上层次的两年。两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的中心工作。稳步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履行了监督检查职责,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16.
财政"省管县"是财政流程管理的一次革新、其目的是为了最终实现财政分配的扁平化,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财政资金运动将从"省——市——县"压缩为"省——县"两级。对于财政监督工作来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适应这一新变化:一是强化财政监督主体。在传统模式下,省财政监督市财政、市财政监督县财政顺理成章,实际上县级财政的自我监督的工作比较少,其中  相似文献   

17.
财政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专职财政监督机构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与其它经济监督主体之间以及财政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治理财政违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要在财政监督检查中扩大覆盖面,由原来的“点性监督”、“线性监督”向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监督转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专员办已经树立和践行“大监督”理念,积极探索开展“综合”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财政职能和财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履行财政监督职能的专职机构——财政监督局也应运而生。湖北省孝感市各级财政监督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如何做到不辱使命,切实履行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专职机构的职能作用,是我局自成立以来的财政监督工作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一、现实要求监督检查"归口管理、一头对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财政监督检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的甚至对财政部门多头和重复检查表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路透社记者关于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时,用"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好柴"来说明"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正视困难并趋利避害,是攻坚克难的成功之道。当前我们正面临财税改革和专员办转型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干部务必要"磨好斧子",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才能劈好柴",更好地为推动专员办转型发展贡献力量。"磨好斧子"告诉我们要准备好工具,做好能力储备。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履行好财政监督职责的基础,转型后的专员办工作将嵌入财政主体业务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担负着完善财政管理、促进财政改革、维护财经秩序和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河南省财政厅监督检查二处成立于2009年9月,现有11名党员干部,平均年龄37岁。近年来,全处同志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勉敬业、勇攀高峰,摘下一个又一个桂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