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林业》2008,(2):2-2
竹博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伞阔占地1200亩。置身其间,园内遍植的389种各类竹子,清风摇曳,竹影婆娑,仿佛让你走进了竹的海洋,世界各国的奇篁异筠可以一览无余;独具匠心的造景艺术,翰墨飘香,斑竹点点,在不经意间向你述说着渊源流长的竹子传说和典故:占地1.2万平方米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更是以丰富的展品、  相似文献   

2.
青石 《浙江林业》2010,(5):15-15
4月20日,上海世博会试运行的第一天,20万游客有幸第一次进入世博园领略世界风光。充分体现安吉元素的世界竹藤组织展馆内,上万名游客被眼前的“竹子世界”吸引:竹子做的别墅和家具环保、优雅,让人对未来居家充满想象;竹子材质的键盘和鼠标轻巧、耐用,不少新新人类对其瞩目万分;LED屏上随风轻漾的安吉竹海,点缀其间的竹林农家,更是勾起了游客对美丽乡村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杨健 《浙江林业》2009,(3):42-43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这是行内专家对安吉竹子的评价与赞誉。到了安吉,如果不到竹博园,假若借用苏东坡“到了苏州,不到虎丘,乃憾事也”这句话,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12,(7):48-50
安吉竹博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竹种基地,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王牌景点。到竹博园游览,可以一览世界各国的奇篁异筠。清风摇曳,竹影婆娑,占地1200亩的园内,遍植各类竹子300余种,置身其间,仿佛走进竹的海洋。 翠竹丛中,独具匠心的造景艺术,述说着源远流长的竹子传说和典故。泥墙垒筑的茅草房,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孟宗哭竹的故事;特异造型的竹庐,活灵活现地再现斑竹传说;"墨竹院",翰墨飘香;"竹峰栈道",更着实体验了一番《卧虎藏龙》中竹林腾飞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虎平岛,是渤海湾中一座有着神奇传说的小岛;“虎平岛”,是一个进入地理标志的大连海参品牌;“虎平岛”,更是对可持续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水生态修复和建设”,并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引领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重要载体的今天,“虎平岛”始自于17年前的创新尝试,就显得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竹,一棵挨着一棵,挤成一团发成蓬,列在路旁田边,立在河崖山麓,围着村寨竹楼,片片竹林象一颗又一颗绿宝石镶嵌在云南各地;哪里有人家,哪里就有枝叶婆娑的竹子。绿竹,同云南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常说:“离开老伴能过,离开竹子不成”。  相似文献   

7.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精神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古往今来,多少画家都曾用画笔留下过讴歌竹子的作品。然而,一辈子只画竹子不画其他的画家恐怕就凤毛麟角了。丁显成,这位杭州明珠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40多年来只钟情于画竹子,他的画竹技艺炉火纯青,在画坛备受瞩目。中国美院院长刘江评价他是“江南一枝竹”。  相似文献   

8.
“种这种竹子好,容易管理,效益又高,明年我自己也要种几亩。”3月25日,融安县长安镇新安村隘面屯群众吴某对笔者说。  相似文献   

9.
万泽辉 《浙江林业》2005,(10):13-13
竹子,挺拔秀丽,枝叶多姿,四季常绿,是我国传统的庭院观赏植物。它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宋代诗人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枝叶密集,叶面积指数高,能有效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据测定,竹子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是同面积落叶乔木的1.5倍,  相似文献   

10.
竹子能防火?这是笔者在省科技厅组织的一次圆桌会议上听到的命题。 说这件事的人叫林海,他生产的“大庄地板”在杭州名头很响。他还生产很多装饰材料,比如贴在天花板、墙壁上的饰面材料。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就是竹子。竹子成本比木头低,生长周期又比木头短,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范畴,因此很抢手。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走进“中国第一竹乡”安吉,来到“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从一根竹子的发展蝶变,以小见大,看浙江林业从生态旅游到增收致富再到竹林碳汇的不断发展。二十年,浙江林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充分发挥七山优势,接续奋进,青山不老。近日,浙江省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献峰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本刊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2.
林言 《浙江林业》2010,(5):14-14
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的浙江馆被晶莹剔透的“竹子”包裹着,犹如一个“竹立方”。青石板、老房子、小桥蜿蜒、细流涓涓……让你仿佛置身于竹海中的江南。竹子遍布浙江各地,竹海也是最能代表浙江的特色景观之一。浙江馆“竹立方”的外观设计,蕴含着浙江自然、优美、君子风度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一般而言,竹子不容易开花。但是竹子一旦开花,开完花后就会死去。”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林新春博士对外宣布。该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努力,发现通过组织培养的试管竹子播种到自然环境中,其生命力可以得到增强、开花几率进一步降低,竹子因为开花而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将有可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杨健  蒋卫东 《浙江林业》2007,(11):20-21
金秋十月,中国著名竹乡安吉县,捷报频传,好戏连台。 首先是安吉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称号。 其次是2007中国(安吉)竹文化节“安吉竹园”揭碑仪式及百名领导专家种竹活动在中国竹子博览园东扩段举行。  相似文献   

15.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现有竹林栽培面积1185万亩,点全国的1/6,2008年竹业产值达250亿元,占全国的1/4,出口创汇占全国的35.6%,辉煌的业绩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位于“中国竹乡”的安吉竹种园,以竹为基调,竹化为主线,设立观赏竹区、竹子引种分类区和科技示范区三大功能,它融科普教育、科研生产、旅游观光为一体,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竹子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7.
李宝昌 《浙江林业》2003,(11):10-11
竹子公园指以竹文化为主题,以竹子造景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公园。竹子公园的类型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或街头小游园,也可是附属于综合公园或专类公园的园中园。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  相似文献   

18.
<正>兴文地处川南,一个文气十足的名字,是历史上的族战之地。兴文历史悠久,唐仪凤二年(667年)置羁縻晏州,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古代僰人繁衍生息和最终消亡之地。以前叫戎县,明万历年间,明神宗为庆祝明军平定僰人,颁旨改戎县为兴文,取“偃武修文”之义,期望和谐安宁。可见,兴文的文脉并不太长,但千百年来,竹子却伴随着兴文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初冬时节,我和竹子专家蓝晓光、谢锦忠到兴文访察,聆听了一个又一个竹子故事,领略了深受总书记赞誉的蜀南竹海风光。  相似文献   

19.
李琴  李长缨 《浙江林业》2006,(10):14-15
汪奎宏 现任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常务理事,省林学会副理事长、竹子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林学院硕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培养人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全国星火标兵”等荣誉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要在三亩地里种出四备地的粮食”;“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不会推动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