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劲松 《魅力中国》2010,(29):14-14
2010年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异常火爆,拉开今年相亲节目序幕的首先是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接着是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但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却后来居上,是它引爆了电视相亲节目,一时成为全民热点。随后,各电视台跟风者不断,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缘来是你》…一时间电视台都争着当红娘。其实电视相亲节目早已有之,不过在这之前这类节目都是不成不淡的,为什么2010年却突然如此火爆?透过繁荣的表象看本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暴露出很多问题。节目的内容暴露了很多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拜金、恶俗、炒作、价值观缺失…节目的形式则是各电视台抄袭之风非常严重,形式雷同,环节设置几乎一模一样。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将会很快耗尽电视相亲节目的生命力。电视相亲节目如果想走得长远,首要的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其次还要找节目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赵兵 《发展》2012,(8):100-100
1954年美国NBC播出《今夜》栏目,开创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电视访谈节目的主要形式是主持人、嘉宾、观众对某一话题进行现场交谈,通过交流增进对话题的理解。因其成本低、收视率高、制作容易而被引入我国。国内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于上海东方电视台在1993年开播的《东方直播室》栏目。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开播后,国内电视台纷纷效仿,开办访谈类节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宣传已为亿万观众所瞩目。除一般的新闻联播以外,电视新闻节目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广大电视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更加适合观众口味的电视新闻宣传的新途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作为近两年在我国电视屏幕上最具惑力和影响力的一种宣传形式,已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从最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观察与思考》栏目,到后来《东方时空》节目中“焦点时刻”和现在“焦点访谈”的出现,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青睐,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级容深深地吸引着亿万观众…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化"成了各电视台竞相采取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标。目前,大多数电视台除了新闻节目外,几乎所有栏目都采取了主持人的形式。这就使得观众在欣赏到各具特色的节目同时,也欣赏到了各具特色的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赵爽  贾巍巍 《理论观察》2006,(5):176-177
电视是形声兼备的高技术结合的产物。1935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电视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亿万观众。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有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课题——“电视包装艺术”脱颖而出。电视包装是对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已经成为电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电视品牌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制作人员在参与频道的包装制作工作中,就怎样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节目包装,怎样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完成包装的文案策划创意及制作,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视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一经出现就受到了电视工作者和观众的欢迎,我省各级电视台的编导倾心打造和创作了一批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散文,电视散文以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画面给观众美的享受。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寄予了深切的厚望,电视工作者在探索中不断超越,力求电视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达到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7.
电视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一经出现就受到了电视工作者和观众的欢迎,我省各级电视台的编导倾心打造和创作了一批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散文,电视散文以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画面给观众美的享受.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寄予了深切的厚望,电视工作者在探索中不断超越,力求电视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新的突破,达到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来,香港最受有注目的电视节目,要数是亚洲电视台的智力游戏节目《百万富翁》有人曾形容说,《百万富翁》给香港电视带来了”第二个春天“。 《百万富翁》的热点不是说它收视率从最初的个位数急升至近日的30余点(1点约相等65000人),创下了香港电视收视的新纪录,而且,由于节目的热播使得市面上也涌现出多种不同版本的《百万富翁》模拟测试书籍。该节目主持人陈启泰更是人气急升,一跃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据闻一些小学在测试学生的成绩时也采用该节目的形式,以期增加学生的投入感。甚至连好好多名人学者、政府要员等也成为该节目的常客,经常把节目内容挂在嘴上。 当不少论者以为香港电视”已死“,或认为电视只会以反智及虐人自虐式的游戏节目吸引观众之时,《百万富翁》益智性的问答游戏竟可异军突起并风靡香港,这实在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高明燕 《发展》2011,(12):140-140
情感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式的节目类型近几年迅速走红荧屏,成为各大中小型电视台的宠儿。节目以讲述普通市民阶层的生活琐事与平凡感情故事为主要内容,唤起人们的道德感及社会责任感。节目采用讲述、访谈等形式,语言简单质朴,通俗易懂,让电视艺术成为了真正的大众艺术,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也成为了电视媒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贾蓓 《魅力中国》2011,(20):1-1
这几年,“说新闻”节目在各电视台风起云涌。当观众厌倦了正襟危坐、千篇一律的新闻播报方式,“说新闻”因其生动活泼、富有亲和力的特性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在华语媒体中,一向以“新闻立台”的凤凰卫视就是靠“说新闻”起家的,从一开始的《凤凰早班车》、到后来的《有报天天读》、《新闻下午茶》等都是“说新闻”的形式,其中《有报天天读》成为凤凰卫视的王牌栏目,备受追捧,市场反应火热。本文通过对电视“说新闻”节目运营模式的研究,以杨锦麟的《有报天天读》为例,探析其栏目特色、运营模式等方面,总结出电视“说新闻”栏目多样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刘波 《理论观察》2010,(1):157-158
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和内容,通过对新闻嘉宾的现场访谈和主持人的思路引导,反思新闻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给人以启迪。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诞生于199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了我国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  相似文献   

12.
田芳 《魅力中国》2011,(10):294-295
2011年2月25日,邯郸电视台大型电视戏曲栏目《晋冀鲁豫梨园风》。举行了改版后的“晋冀鲁豫苏皖鄂七省二十九城市电视台戏迷擂主对抗赛”的首场演出。这场节目称得上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莅临邯郸的艺术界前辈,电视同仁和戏迷选手,各显其能,发挥出色;比赛场面火爆,观众热情高涨;栏目编导的精心策划。演员与选手演唱的格外精彩,使这场非同寻常的对抗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赵艳 《黑河学刊》2003,(2):70-71
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服饰的功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对观众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举止、神态和服饰等等。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电视台向观众作宣传的最集中的代表,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的服饰都体现着某种宣传内容,节目风格,时代思潮等等,时刻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意念。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维出现了超常规的飞跃,观众需要时代气息浓郁的节目。电视节目栏目化是广大观众的客观需求,也成了现代电视节目播出形式的重要走向和重要趋势。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说:“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当代中国体制变换,观念更新,这是中国人民未曾经历过的大变革。于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家电视台,都在千方百计地改革和调整自己的专栏节目,优化荧屏,吸引观众。而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则是众多电视栏目的力作,整个板块自成体系,子栏目题材广泛,结构流畅,…  相似文献   

15.
<正> 自2005年夏天起,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一系列选秀娱乐型节目相继推出,掀起了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业的超级旋风,创下了中国电视新的收视记录。无数观众,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文化、不分地域,均被牢牢锁定在电视机前,且随着节目进程而喜怒哀乐。调查发现,参与性强、观众  相似文献   

16.
陈峰 《理论观察》2009,(4):165-166
齐齐哈尔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视点》已走过了一年的历程,笔者与全体采编人员一样,从栏目创办开始,就有一种像养育呵护孩子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视点》栏目茁壮成长,并成为观众所喜爱的节目。实践证明,创办好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必须体现出节目的特色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因其节目内容单一、信息量小、宣传形式呆板一直处于同行业中的“末班车”。在电视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顶住外在压力,守住自己的收视阵地,是各县级电视台苦苦奋斗的目标。县级电视台要在强手如云的电视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胡祥玫  阿楚 《新财经》2001,(1):29-31
近两个月来,王新生有些闷闷不乐。但却找不到人诉说,因为担心别人说他“做秀”。是啊,作为北京久和城影视公司的当家人,公司推出的大型娱乐节目《金钱游戏》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已经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播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兴趣。据说,某市电视台与当地有线台曾为抢先播出《金钱游戏》发生争执;南京一位观众在参与《金钱游戏》的次日竟收到了上百个相关电话;调查显示,全国有2亿人收看这档节目……公司和节目都处于蒸蒸日上之际,王新生还有什么烦恼呢?“因为节目要改名字,《金钱游戏》将变成《金牌三人行》。”节目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干吧要改?王新生一声长吧:说来话长啊。  相似文献   

19.
赵晓萌 《魅力中国》2011,(6):164-164
作为中国报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2003年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巨大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长,就在受众面对这场信息爆炸和大量堆积式报道而无所适从时,电视读报节目就在这一年应运而生。它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紧密结合,将单一的视觉传播与听觉传播有机结合,将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信息群进行系统的梳理、筛选。这些特性和功能使得电视读报节目自然而然地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普及,但是也正是由于此类节目快速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有效停留,电视读报节目得以大量运作,与此同时也使得各电视台节目之间陆续出现“效仿”、“跟风”等问题,栏目的克隆化与节目的同质化使得节目质量不尽人意,大众开始对电视读报节目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产生忧虑。  相似文献   

20.
李思婳 《理论观察》2009,(3):182-183
从上世纪末开始,电视真人秀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的电视媒体上兴起和蔓延,并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之一。在我国央视和地方台的某些电视节目,如《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星光大道》等都属于此类节目。比较受观众喜爱。但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人物选择与叙事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搞好这方面的工作,笔者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