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谢醒悔  庄一舟 《基建优化》2005,26(2):11-13,41
简述50余年来预应力砼概念发展阶段和予力概念的形成,以及予力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的开拓。  相似文献   

2.
谢醒悔  庄一舟 《基建优化》2005,26(2):4-7,10
阐述了现代予力砼概念的演变过程并与传统预应力砼概念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介绍了两种传力体系一予力结构主动传力体系和普筋结构被动承力系统。将予力结构离散为两个结构以建立各自分析计算模型,提出索梁分载法,并列出了设计计算过程和方法。最后提出用配套测力传感器采进行预应力施工验算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总结模块化集成方舱建筑中典型节点连接方式;根据“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原则,基于模块化钢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一种新型模块单元连接节点;以中柱节点为例,对新型模块单元连接节点的尺寸和模块单元梁柱开孔位置进行设计;以八模块连接节点为例介绍新型节点的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4.
韩选江 《基建优化》2005,26(2):28-31
在阐明地基处理目的基础上按照处理方法的原理进行地基处理分类。同时,针对各类地基处理方法特点分别阐明予力的施加及调控方法;进而提出地基处理的予力调控设计原则、程序及技术要点,以方便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预应力砼裂缝控制,计算公式繁琐,参数多杂,令人望而生畏。对整体砼结构的计算结果,代表性差。采用索粱分栽法,可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由索结构承担的荷载产生挠度裂缝在建造过程中由予力完成。而使用状态下裂缝的开展及宽度的控制,则由普筋和索非予力部分承担的荷载产生。同设计普筋结构一样,一般结构可以不需详细验算裂缝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钢结构设计的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是否适用于钢结构;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预估截面;结构分析;设计结果的判定;构件设计;节点设计;图纸编制,八个内容浅显讲述了钢结构设计的步骤。  相似文献   

7.
赵岩 《企业技术开发》2010,(11):141-142
文章针对地震作用下砌体墙容易开裂、延性较差和混凝土墙刚度过大易导致薄弱层向上转移等问题,提出在房屋底层设置刚度可调、延性良好的新型抗侧力构件——密肋复合抗震墙,形成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上部砌体结构,从框架——复合墙受力特点、框架与复合墙协同工作模型、复合墙有效刚度等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相关试验给出了底部框架密肋复合墙房屋结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秀发  陶静  刘忠 《基建优化》2007,28(5):137-138
本文简述了预应力结构设计新方法--予力技术,而予力技术中截面设计方法的精髓是索梁分载法.索梁分载法把构件看成两个结构,索结构和普通结构.索结构分担的这部分荷载可不考虑对梁结构的计算挠度和裂缝的影响.本文用一算例表达了这一设计方法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立明 《基建优化》2007,28(3):84-86
框架节点是结构传力的驱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必要的延性.本文以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基本理论为基础,针对工程应用中对规范、图集理解上存在的具体问题,详细地阐述了各类框架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伟  郭明  李向阳 《价值工程》2010,29(14):77-78
偏心支撑钢框架是在支撑钢框架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型抗侧力体系,该体系结合了中心支撑钢框架强度、刚度高和抗弯框架延性、耗能性能好的优点,是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一种有效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同时,由于多高层钢框架的广泛应用,其层数不同将会导致柱轴心压力的不同。本文通过应用ANASYS有限元程序对其在不同轴心压力下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韩选江 《基建优化》2005,26(2):19-22,52
在阐明预应力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予力、予力技术和予力结构的概念,并与预应力技术做了对比。作为房屋结构分体系的基础工程,按照予力结构进行分析,即是概念设计。文中论述了基础工程予力技术作用原理,同时应用实例加以说明,提高对基础工程利用予力技术的主动性以获取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补偿基础设计应用的予力作用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选江 《基建优化》2005,26(2):23-27
简述补偿基础是由浮基础的概念演变而来的发展过程。同时指出补偿基础设计应用的予力作用原理.进而论述该予力作用的施加要领及应用工程实例分析,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爆炸荷载及爆炸对RC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彬 《基建优化》2007,28(5):147-151
过去几十在爆炸荷载的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方面已经有着显著的发展.本文以大量系统的文献为背景,综合分析爆炸荷载的计算,爆炸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和结构对爆炸响应分析.本文还介绍了几部设计手册作为分析爆炸荷载和混凝土结构爆炸响应的参考书,推荐几套计算程序可以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韩选江 《基建优化》2005,26(2):32-34
从桩基础的适用条件出发入手分析挤土桩和非挤土桩的承载性状,进而探讨桩基础和桩-筏(桩-箱)基础的桩土共同作用的予力分配原则,并阐明相应的设计程序方法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6.
许雯瑜  曾志兴 《基建优化》2007,28(2):111-113
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耐久性的好坏决定着结构的使用寿命。对近海及沿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导致结构性能劣化的最普遍、最严重的原因是氯离子侵蚀作用引起的钢筋锈蚀。本文介绍了氯离子的来源及其侵入混凝土中的方式,从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的机理、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过程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破坏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氯离子侵蚀作用,探讨了耐久性设计的方法,以便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