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实现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有关注股东利益还应关注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有很好的履行其社会责任,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发展。本文介绍了企业目标主要包括的形式如,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几种观点。本文从社会责任视角对企业目标进行分析,介绍了各种目标并分析企业目标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企业全面社会责任观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企业的目标定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在传统的企业理论中,企业被视为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企业的经营者只对股东负责,企业的权力来源于股东.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难点和热点.本文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方面对主要其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梳理.三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各有缺陷和特点.总体上需要融合理论来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必须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最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婧 《金卡工程》2010,14(11):85-85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一个营利性的法人,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带来的负外部性也越来越大。因此现代公司法理论认为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中企业社会捐赠是股东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本文便从汶川地震后企业社会捐赠着手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特征、范围以及企业社会捐赠的具体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全面社会责任观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的目标定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在传统的企业理论中,企业被视为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企业的经营者只对股东负责,企业的权力来源于股东。20世纪初,由于企业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由此导致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不断高  相似文献   

6.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的争论入手,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同一性,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契机。进而提出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是获取自身利益、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的一分子,还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王祎 《金卡工程》2009,13(8):303-303
如今,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企业只需要做到利润最大化,而作者不同意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对客户,供应商,雇员,股东,以及环境负责。企业应遵守法律,并自觉的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效,并最终影响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目前,关于财务目标的选择众说纷纭,其中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通过对3种财务目标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是理性选择。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利润,通常以会计报表上的利润作为衡量的指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往往存在诸多弊端:(1)企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多种,其中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最为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和进行财务管理实践,必须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每股市价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现代财务管理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并实现相关利益者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1.
《上海会计》1997年第2期刊登了钟子亮同志的《社会责任会计可行性辨析》一文(以下简称《钟文》),认为目前在我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并提出三条理由。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并认为在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在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必要的(一)《钟文》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会计上似无必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社会效益方面的信息。笔者认为此说欠妥。1确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履行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  相似文献   

12.
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袁振兴 《会计研究》2004,(11):38-42
企业目标由股东利益至上发展到关注相关利益者利益 ,与之相对应财务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认为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决定了股东不可能追求到利益或价值最大化 ;经营者也无实现股东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激励 ;现代企业由于产权残缺 ,这使得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实现自身利益时 ,受到制约 ,也不可能追求到利益最大化。笔者认为 ,企业财务目标是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均衡 ,并从市场一般均衡、团队理论和共同产权理论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对财务管理的目标众说纷纭,包括追求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产值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已经被理论界所抛弃,因为他们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到底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有许多教科书把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同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实际上两者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是有明显差别的。在实践中认为财务管理最终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理比持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经理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弄清财务管理的目标对于改进企业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4.
最优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拥有独立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权,因此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最优化问题,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财务管理目标主要观点的评判历史上,根据财务管理活动所处的经济环境,理论界和实务界曾提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观点。这些观点的确立,对加强当时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1.利润最大化目标。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的目的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本的逐利本性逐渐显露,企业开始释放负的外部性,导致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损害。我国保险业全面放开以来,保险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日益激烈,主要表现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和顾客的利益冲突以及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冲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要求我国保险公司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平衡,实现总体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即“股东至上”。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的总和。因此,公司治理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代商业银行,包括各种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产权改革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正确认识和平衡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为股东赚取利润的同时,为其他各方利益团体做出贡献,从而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对其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做法,以期望为我国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理财》2008,(8)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解岳中 《金卡工程》2009,13(5):168-168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它是一种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综合体。金融危机与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矛盾。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维护自己的企业形象,长远来看也必定会增进企业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润的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演进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制度变革而形成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区分为“股东至上”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这是影响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管理决策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也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