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融资:中小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莹 《中国经贸》2009,(10):150-15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优秀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而同样伴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现有缺陷,许多中小企业开始选择在海外市场上进行融资。本文主要阐述了这一过程中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同时分析了企业海外上市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最后针对这些难题,提出了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一些相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雄伟 《特区经济》2008,(5):121-123
本文在全面介绍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各种方式的基础上展开了对海外上市的风险探讨,同时就各个风险点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对当前海外上市的国内政策风险重点进行了揭示,并对国内企业今后的融资发展方向做了多样化的前瞻。本文将对国内企业今后的融资发展和风险防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国内上市,企业在海外上市有很多优势,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低成本在海外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当然,海外上市也存在着风险,企业也必须考虑海外上市需要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海外上市:中国股市不堪承受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我国在海外上市股票市值接近国内股市流通市值的两倍,虽然海外上市企业家数占国内上市公司总数不到20%,但海外上市企业大多为优质的大型企业。大量优质企业的流失,将使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质量水准下移,投资者也会远离国内资本市场,导致资本市场萎缩并逐步丧失资源配置功能。本文分析了企业海外上市的"推"和"拉"两方面的因素,并就改变中国资本市场边缘化态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企业的融资渠道较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好的发展,企业不得不以在海外上市的方式获得海外融资,但直接境外上市会受到证监会等相关的监管部门限制。企业就通过VIE构架的方式在海外间接上市,自新浪成功通过VIE构架海外上市后,VIE受到了我国新兴行业的追捧,特别是互联网公司。但我国监管部门在VIE构架的监管仍处于空白阶段,使得VIE构架存在很大的风险,财务风险是VIE构架尤为突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企业寻求海外融资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在经历过海外密集上市与集中退市之后,海外债券市场开始受到热捧。内地企业海外发债规模与日俱增。到海外进行融资的企业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因国内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渠道受限,中小企业到海外融资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难以达到国内上市门槛的互联网行业,以及因调控政策而融资受阻的房地产行业,亦是海外融资的主力。  相似文献   

7.
一、二板市场特性。二板市场又称为中小企业板市场,是相对主板市场而言的,也就是深沪两市的A股、B股而言,是为了方便新兴企业和高科技术企业的上市募集资金。那些由于经营期限、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股权分散等条件达不到在主板市场上市的,或是有较大风险,但又急需获得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就可以到二板市场上市。证监会在去年末原本提出设立高科技板块,决定将上市的要求放宽、且政策面较支持这种方法,去年底全国人大已经对《公司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成为近年来的一股热潮.有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3月,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中小企业就有31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上市的企业已超过百家.还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求海外上市.但在日前北京召开的“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高层论坛暨中小企业海内外上市与融资研讨会“上,专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持谨慎态度,建议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宜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成为近年来的一股热潮.有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3月,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中小企业就有31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上市的企业已超过百家.还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求海外上市.但在日前北京召开的"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高层论坛暨中小企业海内外上市与融资研讨会"上,专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持谨慎态度,建议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宜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音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缺少资金,可以到海外二板市场上市融资。该文主要介绍了海外二板市场的概况,我国科技中小企业到海外二板市场上市融资的一般流程,及其融资的便利在于进入门槛比较低、可以迅速获得发展资金并且国际上的二板市场也在吸引中国企业的加入,而利用海外二板市场融资的不便在于流程复杂、成本高等。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热”下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下半年以来,武汉、西安、浙江、福建等地的民营企业纷纷表现出对海外上市的热情,引发新一轮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潮。民企争相海外上市的原因何在?首先,主板市场的“国板化”倾向。长期以来,我国主板市场一直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服务。民营企业由于规模或者企业性质的原因,要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几乎不可能。其次,二板市场的遥遥无期。学术界一直呼吁尽快推出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服务的创业板市场。在西方许多国家,创业板市场作为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场所,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融资难的问题。于是我国的许多学者也从西方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成为近年来 的一股热潮。有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3 月,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中小企 业就有31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 加坡等上市的企业已超过百家。还有更 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求海外上市。但在 日前北京召开的“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 多元化融资高层论坛暨中小企业海内外 上市与融资研讨会”上,专家对企业的这 种行为持谨慎态度,建议中小企业海外 上市宜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人寿等重量级国有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和学术界引发了海外上市是否存在“外包”现象的大讨论。该文通过分析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优劣势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创业板的英文为Growth Enterprise Market,又称GEM市场。英文中原意有“成长”的含义。创业板主要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支持那些一时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也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对投资者来说,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要比主板市场高得多,但也可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加之家族企业先天条件不足、相关外部环境的欠缺和扭曲,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风险日益突出,因此上市的家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文章从"国美控制权之争"事件出发,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通过对上市家族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执行并有效地维护各方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7.
段丹 《新西部(上)》2007,(6X):28-28,32
随着中国人寿等重量级国有企业相继在境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和学术界引发了海外上市是否存在“外包”现象的大讨论。该文通过分析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优劣势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与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海外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本文从我国加入WTO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步伐不断加快这一现实背景出发,指出我国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意义及其本原则;阐述了国内企业海上市的五种模式;揭示了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应注意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辽宁经济》2005,(12):25-25
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 1.目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中国食业海外上市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融资渠道的进一步减少。自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来,很多过热行业得到了抑制,作为国内主要融资方式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大幅缩减。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度进一步上升。由于国内上市的审批与时间上的难度并没有丝毫的降低,加上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很多企业由此走上海外上市之路。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众多的网络、医药等高科技企业来说,选择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铸造其高成长神话的一个捷径.然而,自2006年7月15日起,随着萨班斯法案的正式实施对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美国证券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遥远.就在这时,老牌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向内地的中小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到伦敦上市去!"也因此成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又一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