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当前本学科、本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国际发展前沿的概述和分析 人身伤害法医医学鉴定主要包括:(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主要为司法机关"定罪量刑"提供事实证据.(2)人身伤害致残程度鉴定,主要为司法机关审理民事赔偿案件提供事实证据.  相似文献   

2.
张义榕 《魅力中国》2014,(8):319-319
随着法治的进步,司法机关由过去的查明案件转为证明案件,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也就成为案件成功与否的重点。因为,法律事实必须需要相关证据的予以证实。证据本身厦其取得、使用的合法性决定着案件办理和结果的是否合法,本文将从对非法证据的诉讼监督和法律适用问题两方面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刑事证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知道案件情况并向司法机关提供陈述的诉讼参与人.证人是证人证言的提供者.证人证言作为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具有其他证据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证人证言是案件发生过程中直接了解情况者的复述,对于对立的诉讼双方而言,证人无疑是支持他们自己主张的最有利的"活证据".相比之下,书证、物证等实物证据缺乏澄清案件事实的能动性,而当事人的陈述与辩解又有夸大其词、虚假陈述之嫌.  相似文献   

4.
张少琦 《魅力中国》2013,(20):278-278
大部分轻伤害案件产生于亲友、邻里纠纷,许多证人与当事人存在亲友或邻里的关系。此类案件因证人的不愿作证,或证言不稳定,加大了指控犯罪的难度。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感知的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类证据之一。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是认定案件事实、实现公正裁判的依据之一。但在审判实践中,证人当庭翻证率比较高,直接影响了案件的正确认定和处理,成为推行控辩式庭审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在量刑程序中,为保证量刑证据最大程度的呈现,原则上应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来分担证明责任:控诉方应当就其所主张的量刑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对于从重、加重的量刑证据由控诉方提供:被告人应就其所主张的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等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被害人方可提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法官不得因被告人未提供相应的量刑资料而对其处以较重的刑罚,根据需要,也可以主动查明量刑事实.  相似文献   

6.
造成高校校园学生人身伤害的主要原因有全球化和转型社会下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学校部分工作实施中出现异化和失真、学生个体的差异等主观因素。预防高校校园学生人身伤害的对策主要是创新校园管理体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等。  相似文献   

7.
正检察技术工作是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依法收集证据、审查证据、鉴别证据,以查明案件事实的一项专门性工作,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检察技术工作发展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为检察业务部门提供技术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工作,突出抓好检察技术工作,大力加强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检察技术应用,进一  相似文献   

8.
论指认照片作为证据的合法性及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指认照片作为证据被用于各类案件的起诉,而很多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也是以这些指认的犯罪结果和事实作为依据,这些指认照片是否合乎法律,却很少有人提出疑问,而因此造成的结果却导致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本文主要从法学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晓 《魅力中国》2013,(26):277-277
近几年来,我国的中毒案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毒物种类越来越多,中毒案件案情日趋复杂。中毒起因也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中毒死亡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占有的比例日益增加,公安机关对中毒死亡案件的学理研究也有了更高的重视。而法医学毒物分析就是判定中毒案件性质和责任的一个合法、有效的程序。分析疑似中毒性死亡、损伤案件中毒与死亡、损伤的因果关系,来展开此类案件法医学鉴定毒并根据具体案情,严谨、周密地设计分析方案.以现代分析仪器为手段,准确、快速的作出分析判断。最终以科学的手段揭示中毒案件的真相,还事实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证据学理论认为,证据与事实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事实是证据的内容,而证据则是事实的载体。然而,证据与事实之间并非如此简单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传统的证据理论已被一点点地动摇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寿的网站上,没有找到关于在美遭遇诉讼的报道,甚至连在海外上市曾被股民追捧的消息也没有。中国人寿在网站上介绍自己说,2003年6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正式重组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刮主要经营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三大  相似文献   

12.
罗辉 《魅力中国》2014,(12):308-308
证据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灵魂,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就是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如何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从而对被告人进行正确定罪处刑,就是一个如何对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和判断及运用的过程。在公诉案件证据审查过程中,应以证据的“三性”为切入点,进行单独审查、比对审查、综合审查。唯有如此,才能对整个案件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进而在法庭上运用自如,如鱼得水,从而达到指控有力、被告人认罪伏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人身健康安全、保障人类和自然界可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点出发,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努力研发低耗能照明新光源,探究能最大程度保护人身及自然生态的城市照明规范,据此实施城镇功能与景观照明建设,从而达到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光照对于环境生态、人体及动植物的伤害,亦即遵循“人性化照明”理念,必然是照明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4.
凡是能够证明未知情况的已知事实,都是证据.也就是说,当人们运用已知的事实或真理推论未知的事实或真理的时候,未知的事实或真理是证明的对象,已知的事实或真理即为证据.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一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这一规定只是把证据完全等同于纯客观事实,并没揭示出证据的一些特殊内涵.刑事证据应有有别于一般证据的其他特征.笔者认为刑事证据应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它的范围,形式和证明力都不同于一般证据,对于刑事证据概念可作如下表述:由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依据法定程序收集或者辩护律师、自诉人等依法提出,用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存在,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和罪责轻重以及其它有关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为刑事证据.办案人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刑事证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胡佳 《重庆与世界》2013,(7):46-48,75
证据是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料,证据的完整度和真实度决定着案件事实情况被还原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收集手段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但并非所有的证据都能成为定案证据,只有经过举证、质证、认证以及审查判断后的证据才能最终成为判定待决案件的定案证据。二者的范围和含义不同,在法律上的地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睿昭 《发展》2011,(1):46-48
附条件逮捕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朱孝清副检察长于2005年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侦查监督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对逮捕条件要正确把握,其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要以“证据所证明的事实构成犯罪”为原则,“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基本构成犯罪”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罗浩 《改革与开放》2013,(11):37-38
1996年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的第一次修改虽然在保障人权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对于证据制度的规定仍然显得较为粗疏、笼统和原则,使得公安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获取证据的程序、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依据。使许多刑事案件在证据的合法性、有效性和证明标准上遭受质疑。2012年刑诉法的再修改,针对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明确了“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证人制度。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内容的变化,对于提高公安司法机关办案质量,落实人权保障,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往往对人身伤害造成死亡后果的刑事案件定性存在困难,主要体现在故意伤害(致死)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的界定上.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属于故意犯罪,且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找出二者之间异同,对两种罪名加以辨别,以期对实务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李端 《魅力中国》2014,(10):297-297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与其他证据相比,由于其具有脆弱性、无形性、高科技性等特点。在勘验及取证过程中,特别是在“发现线索”到最后的“移交司法机关”,都需要遵循电子证据保护、提取、分析、固定和移交等多个法定环节的规范化操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探讨了供电企业应对触电人身伤害事件的措施。指出要加强和完善电力设施建设原始资料的形成和保管及电力设施产权、维管责任界定资料;强化电力设施设计、运行、维护环节合规性证据的保全;做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告知书及送迭证据的获取及保管工作;及时依法律规定向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报告;重视触电现场第一时间的取证工作;充分运用社会保险以减轻企业的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