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行降准     
《英才》2012,(3):20
央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继去年12月首次降准,这是央行3年来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降准?  相似文献   

2.
正继4月25日央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后,6月9日,央行再次扩大降准范围,将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  相似文献   

3.
<正>央行2015年4月19日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还定向对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额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2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今年2月4日宣布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以来,第二次出手全面并定向降准,堪称史上最强降准。毫无疑问,从客观上看,通过降准释放存量货币以改善市场流动性,对于减轻经济下行压力、防止通货紧缩、守住发展底线必然产生积极效果。但是,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以偏概全的。  相似文献   

4.
金融     
《房地产导刊》2014,(10):19-19
正央行"放水"5000亿接济五大行近日,央行确实已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SLF),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要货币政策助力提振实体经济之时,消息一出立即激起市场千层浪。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抱怨存款准备金率高,放贷能力受到制约。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近似降准0.5个百分点,意在鼓励商业银行放贷。  相似文献   

5.
胡刘继 《英才》2012,(6):96-97
"国家政策的导向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但如果降准后钱没回流到实体经济中去,这不是监管层希望看到的。"在国家统计局于5月11日公布4月的经济数据之后,市场对于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急速升温。果不其然,当日晚间,央行随即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央行自去年11月30日以来  相似文献   

6.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作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三大法宝"。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因为它的货币乘数效应而给社会经济和金融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往往谨慎的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将主要分析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批准,央行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11%提高到11.5%。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工具之一。与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相比,调整法定准备金是灵敏度最高、威力最大、造成巨大振荡的货币政策工具。它是决定货币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经济作用,促进金融体系快速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定向降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调整,调剂资源配置,增强商业银行等的融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央行自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二次下调存准率。也就是说,此次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0%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按着存款余额84万亿元人民币来说,这次降准将释放4000多亿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和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小微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或贷款基准利率,可以引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变化。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呈负相关关系。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各项贷款总余额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提出理顺金融改革思路、科学利用窗口指导、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以来,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将长期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逐步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中央银行先后6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上调至7.47%。2006年至今,已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为历史最高点。除了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常规性调控手段外,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在保持总体稳健基调的前提下,操作上朝着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方向继续微调,货币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出现了下行走势。  相似文献   

13.
赣审动态     
《审计与理财》2020,(1):60-63
时事聚焦年内首次降准今落地:8000亿资金在路上。新年第一天,央行公告称,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是全面降准,体现逆周期调节,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自2019年来的四次降准中,央行通过三次全面降准及一次定向降准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1月25日起,央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第一步举措。对于开发商而言,资金问题将是影响企业生存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湖南房地产》2007,(4):30-30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直接的影响是银行? 某地产公司的一位金融学博士分析认为,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上调0.5%的存款准备金率,最直接影响就是银行将有1600亿元左右的资金被冻结。2月25日是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将调整放在这个时候,无疑彰显了一个信号:2007年货币政策依然延续着2006年的适度从紧。  相似文献   

16.
月度关键词     
《英才》2012,(6):17
存准再降央行公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2月24日以来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次下调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由20.5%回落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则降至16.5%。根据2012年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4.23万亿元总量计算,此次央行将一  相似文献   

17.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我国央行使用频率最高的货币政策,文章通过对央行300次的准备金率的调整探讨我国为何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新年刚开始银行体系信贷大量投放的,也是中央银行明确提示市场的一个信号:市场流动性不可以像2009年一季度那样过度。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实施的,并不会导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今年央  相似文献   

19.
时事观察     
新闻事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调整为1‰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据新华网4月23日消息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4月16日宣布,自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表示,此次上调是为了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1年以来,央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已在21%的高位,中小银行也在17.5%的水平。同一天,央行还重启暂停5个月的3年期央票发行。市场对于3年期央票替代"提准"的预期破灭,面临公开市场回笼与上缴准备金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