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行事后监督中心运行六年以来,会计核算业务监督一直是手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两种监督模式并行,该运行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说明了现行会计核算监督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开展会计核算业务无纸化监督的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库会计核算业务实行由事后监督中心跨部门监督后,对于规范国库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防范资金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事后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事后监督工作已显滞后。如何有效推进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国库资金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核算准确,是当前事后监督部门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亟待积极探索。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璐 《青海金融》2013,(9):57-59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在会计核算业务日益发展的现实下,现有监督手段与监督模式已难以适应监督工作的需要。本文结合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几年来对事后监督工作的探讨与面临的问题,就新形势下事后监督工作如何与时俱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简称ACS)在全国的陆续上线,地(市)中心支行不再保留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职责按业务条线分别交由各相关业务科室履行,基层央行会计监督从组织管理到业务处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ACS上线后事后监督工作情况的调研,分析当前会计核算及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监督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钱珍玉 《福建金融》2014,(10):61-64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改革步伐持续加快,会计核算模式及风险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风险防控要求进一步提高,现行事后监督工作机制、监督模式和监督手段面临新的挑战,事后监督转型要求日益紧迫。本文分析了会计核算发展对事后监督的影响,并结合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实践,探讨适应会计核算发展的事后监督转型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加强,从2004年开始,在各分行和各级中心支行陆续设立了事后监督中心,负责以地辖内会计、国库、发行等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各行事后监督部门在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履职规范、协调沟通等方面曾出现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影响了监督控制效能的发挥.然而,石家庄及各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相继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迎难而上,拓宽思路、探索创新,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推进事后监督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在人员新、业务生、任务重的情况下,尽职尽责地对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审核监督,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确保了国家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7.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中心作为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门,对规范会计人员核算行为,提高业务核算质量,规避核算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发挥着积极重要作用.分析当前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是适应会计核算业务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后,人民银行总行决定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对所在行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进行事后监督。大连市中心支行按照总行的做法,已于2004年11月份将分库事后监督业务、2005年6月份将支库事后监督业务纳入“事后监督中心”集中监督。本文拟就如何建立国库业务“集中事后监督”的模式,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对信用卡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合规控制的内涵,就隶属关系不明、监督内容偏位、监督依据缺乏、监督力量单薄、监督协调无序等影响事后监督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用卡中心模式下对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标准化管理的构想,以及对事后监督工作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蔡甸支行自2002年成立事后监督中心以来,通过全面及时集中事后监督,使其成为支行防范操作风险的平台,提高了全行会计核算质量,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确保了资金安全无事故。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的要求,人行阿勒泰地区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通过一年的运转,事后监督工作对央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强化会计监管,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发现事后监督中心在管理体制方面带有先天性的缺陷,导致事后  相似文献   

12.
为切实加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监督管理,2004年,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成立了事后监督中心,负责辖内会计、国库、货币发行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并独立行使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职能。从几年来的运行情况看,事后监督中心对提高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质量,促进核算业务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3.
《青海金融》2008,(1):56-57
事后监督中心是会计国库核算最后一道防线。两年多来的监督实践表明,事后监督中心在提高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促进国库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事后监督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事后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亟需改进。  相似文献   

14.
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中心是央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来运行央行会计核算系统(单机版)的地市也建立了事后监督中心。随着人民银行体制的改革,把事后监督中心单独设立成一个部门,截至目前,人行银行的地市以上分支机构均设立了单独的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中心自成立以来,进行计算机、手工双监督,对加强会计监督,有效防范会计风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央行会计核算体系的变革,特别是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事后监督中心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然后阐述事后监督中心的工作对防范会计核算风险的作用,最后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事后监督中心对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工作的完善意见,以更大程度地发挥风险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事后监督中心是会计核算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底,辽阳中支事后监督中心与会计核算部门分设、组建为一个专职内部监督部门以来,本着“大监督、大会计”的工作理念,在监督手段、监督机制和监督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有益尝试,初步建立起了事后监督的长效机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发挥了事后监督的会计核算资金风险“防火墙”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会计事后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以及实现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关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银行会计核算模式的不断变革,尤其是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从分散向集中方式转变后,传统的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在监督方式、监督理念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在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普遍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后,如何充分发挥会计事后监督的作用,切实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就成为当前会计工作亟需解决的课题.近期,在对全省人民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对会计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会计集中核算后如何充分发挥监督效能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银发[2005]291号),要求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事后监督中心对辖区支行国库、货币发行会计业务采取集中监督或委派专人监督的模式.鉴于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加之国库业务量大、税款业务更正频繁等原因,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对辖区支行国库、货币发行会计业务的事后监督大多采取委派专人监督的模式.此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减少凭证传递风险,方便财税部门查阅缴税凭证和更正.自委派专人行使独立监督以来,支行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差错减少,核算质量明显提高.但此项工作对辖区支行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加之对制度的理解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后监督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机构相继设立事后监督中心,负责对辖内会计、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事后监督。一年多的实践表明,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在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现实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发展看,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事后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发挥其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队伍,关乎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监督质量和效率,是事后监督部门有效开展监督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是确保会计核算业务资金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队伍建设不容忽视。本文就当前基层央行事后监督队伍建设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