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标志着我们党长期以来对社会和谐目标不懈奋斗和追求的新的重大突破和推进,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的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并把“和谐”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之一,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六中全会决定是我们党对和谐社会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全党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蓝梅丽 《改革与战略》2005,1(10):128-1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新命题。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徐强 《发展》2007,(6):10-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大会的重要主题之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组织了“学习十七大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现将该专题研究成果择要刊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来谋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向盛 《魅力中国》2010,(33):138-13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有必要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和启示进行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党情、世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理论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彦玲 《发展》2007,(10):120-1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积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盛吉 《中国经贸》2010,(10):160-16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会工作只有从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出发,找准定位,明确思路,才能发挥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全面部署,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阶段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思路,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陈晓 《浙江经济》2005,(7):50-5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又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5.
啜文利 《唐山经济》2007,(12):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6.
寇鹏 《辽宁经济》2009,(5):50-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公共财政在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更为紧密,因而建立和谐公共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伟 《宁波通讯》2006,(12):19-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作为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2008,(1):106-109
《中国城市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一项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作为全国优秀示范区的桃源居,如何绘制和谐社区的宏伟蓝图呢?  相似文献   

19.
王宗良 《发展》2008,(3):53-5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基本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行非集中化的基层民主政治、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特别是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