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福 《经济师》2001,(10):32-33
经济增长理论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再到新经济增长理论。文章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揭示各个阶段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些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建立了引入金融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文章首先,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其次,分别在资本外溢、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代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探讨了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最后,概括总结全文观点.本文认为,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只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既有水平效应又有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学从诞生起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原因。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分析发展史上,价值与分配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纯理论争论的核心。不论是强调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传统,还是专注于技术分析的新古典供求传统,不同派别都对这一基础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理论一系列逻辑悖论产生的原因,正是在于其完全回避了特定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关系所致;相反,古典和马克思经济学则强调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以剩余概念来表述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经济本质。从而表明,只有引入社会关系的古典剩余经济传统的分析方法,才能够得出对现实问题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增长的演化论分析--兼评新经济增长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绵延不绝的主题之一,其理论形态历经古典、新古典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但这些理论缺乏对经济增长中不确定性以及演化过程的关注,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演化过程却作为现代经济增长路径的常态存在。本文以演化论的观点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尤其是对新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理论框架评析。在吸纳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合理内核一内生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提出内生的演化经济增长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6.
论税收的组织替代效应——兼评供给学派的减税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群松 《财经研究》2000,26(9):27-32
本文首先分析了供给学派减税主张的逻辑,指出其分析方法和其所依据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古典本质;然后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税收对社会分工水平和模式的影响,提出了税收的“组织替代效应”这一新概念,最后将古典的经济增长观纳入供给学派的逻辑框架,重新审视和评价了供给学派的减税建议,并对供给学派的方案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作了一个粗略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7.
谢皓  杜莉 《经济师》2002,(11):98-99
文章介绍了发展经济学中三个主要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发展极”理论 ,并着重分析了它们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适用性问题 ,然后对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欣 《经济师》2005,(10):13-14
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微观层次着重是通过Mincer方程说明了教育投资与个人收入的关系,而宏观主要分析了新增长理论,并通过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新增长理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分析最终得出增加教育的投入确实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应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思路,从税收规模和结构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增长的要素贡献,就中国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中,有必要加强税收体制改革,适当调整所得税类份额,促进生产模式转变,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对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认识,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制度决定论的对比,分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要素。并进一步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以及数学模型两个层面,论证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Solow模型到新增长理论模型,由于它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而统一到了新古典增长理论这个旗帜之下,这个研究方法实质上就是以总量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均衡分析。但总量生产函数以及以其为基础的均衡分析对于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具有局限性。总量生产函数囿于其背后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可能真正触及经济增长问题的本质——投入产出之间函数关系的变化规律,而只能不适当地把问题转化为投入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土地供给制度、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基于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我国土地供给制度具有更多的政策目的,如促进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等。现有研究表明,在解释我国土地供给和经济增长方面,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与我国的实践存在较大缺陷。文章基于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结论,从土地和资本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土地供给制度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分析了我国较多学者所持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观点,指出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以及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历来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道路、港口、供水等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此有过很多定性的研究和论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索洛模型到拉姆齐增长模型都没有将基础设施投资或者说政府公共支出单独考虑在模型当中,而将其与其他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根芳  沈昊驹 《当代经济》2007,(13):136-137
内生增长理论是为弥补新古典增长理论而产生的.本文通过对内生增长理论产生的原因、基本思路和目前争论的热点进行评述,着重阐述了内生增长理论如何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化的理论思路,并指出了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大致是沿着以下两条线索展开的:其一,主流经济学家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修正和完善。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奉行萨伊定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条件之下,强调价格导向的经济调整机理,认为只要存在要素之间的高替代弹性和外生技术进步的作用,经济就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索洛之后,新增长理论的研究者们不满意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关技术进步外生性的假设,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学者通过知识和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分析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内生化,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条件下对新古典模型进行了扩展和修订。  相似文献   

16.
王岩 《经济纵横》2013,(7):41-45
纵观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作为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工具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凯恩斯主义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关注点都不在于如何保持长期发展以及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观本质上都是急功近利的,与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因此,西方主流经济学试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通过市场机制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张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将其纳入研究的范畴之中。对于滞后于现实的经济理论而言,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往往能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拟从美国19世纪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史实出发,总结和揭示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提供有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李明  叶淼 《经济师》2010,(7):74-75,78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新成员,首要任务在于调整本省的产业结构。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增长模型来分析安徽省近十年来的产业结构,并揭示安徽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关注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那里 ,分工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分工既定为前提 ,而且它的完全理性及完全信息的框架也无法分析分工这一制度范畴 ,这也决定了新古典经济学无法合理地解释经济的增长问题。相反地 ,只有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分析框架下 ,我们才能透析专业化分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它通过促进行为人所掌握的理性知识水平及信息量的提高 ,进而带来其生产能力的提高 ,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与进步。新增长理论是对上述思想的模型化表述 ,它所设定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是其整个理论分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1993-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增长概念,用中国近十五年的经济增长数据对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这个西方经济学中经典的增长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得出了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仍是以劳动力和资本的大量投入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并且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的增长出现了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中国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