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有企业应发挥国企党校、各级培训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等作用,调动其组织效能,打造孵化工匠精神的有力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如何深育工匠精神,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支撑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制造强国,一个关键就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
蔡焱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7):194-195
经济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反映。建设质量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推动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国,必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建的质量工作机制,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维护质量安全、提升质量水平、共享质量成果。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处在建设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提出了把建设期刊强国作为文化强国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奋斗目标。我们作为文化领域的一员,始终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服务会计改革与发展、提升期刊质量和效益为统领,树立品质观念,打造特色栏目,提高学术内涵,力做会计改革的先行者、会计政策的维护者、会计人才的培育者、会计文  相似文献   

6.
《大众标准化》2016,(3):76-76
正"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时,明确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这是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建设质量强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提出提高外贸竞争力、实现贸易强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赋予新目标,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设计部党委(简称:八部党委),在不断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征途上,坚持党建引领、融入中心,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性,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战斗力、凝聚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要闻     
《财务与会计》2015,(12):4-4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本文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并提出了在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中,应摒弃五个认识误区,树立和倡导五大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实现"五个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指明了改革方向。深圳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推进更具突破性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建设开放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城市民主法治环境、繁荣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城市文明、治理有效和保障有力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绿色安全的社会主义城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规划从今年开始,对于中国来讲,它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它在中国的发展制度呈现什么特别的观点?中国未来要走向经济强国的王者之路,我们要对这个五年的历史特殊性和关键性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统筹社会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为强国之本。  相似文献   

14.
《纲要》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国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这是我国质量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的发展道路。质量强国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未来十年建设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从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上进行了展开,形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目标体系。建设质量强国既是《纲要》的主线,也是《纲要》的灵魂,体现了全社会当前对于质量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战略性的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是我国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因此建立一个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全国质量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遵循‘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按照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质量强国战略理论研究和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国家出台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不仅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未来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物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其中,高效畅通、区域一体化将是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是我国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五年,也是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大力加强工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落实十三五规划,弘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文化理念及国家繁荣强盛的基础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企业》2012,(12):40
《环球》杂志第22期发表署名文章称:一国是否可称为世界强国,可依据五大要件来判断。其一,国家的规模,也就是"克莱因方程"中的"基础实力",主要包括国家人口总量和国土面积等指标。一国人口多、国土面积大不一定天然就是世界强国,如清末的中国。然而,世界强国一定要以人口和国土规模为基础,这些要素一定要居于世界前列。这就是说,像瑞士、新加坡这样的国家,不论其技术如何先进,经济如何发达,都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其规模太小。其二,经济能力,包括GDP总量、人均GDP,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