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为主。由于在“户分类”源头处理上重视不够及缺乏相应的引导及支持,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量增大,给后续的垃圾运输及处理带来很大压力。从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垃圾的处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工作。使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得以真正实现,减轻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量,并最大限度的利用生活垃圾中的资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2.
生活垃圾分类是贯彻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需要,也是缓解上海市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压力的现实需要.生活垃圾分类要重视宣传教育,建立完备的处理设施,建立分类投放指导人员队伍.生活垃圾分类是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两城"理念的重要载体,生活垃圾分类也需要构建系统性合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成分越来越复杂.如何有效收集城市生活垃圾,保持居民生活环境清洁,成为政府和市民关注的问题.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部分资源的再利用,成为当前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主要模式.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省会城市,在国际旅游岛和海南自贸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以海口市为研究...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十分重要,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社区及家庭要积极参与,逐步推行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5.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必要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提出了“无废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策略,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相似文献   

6.
陈霖 《中国经贸》2012,(8):170-17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排放量Et益增加。为加快和促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我国的一些省市已经开展了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本文尝试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对垃圾分类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20,(6):36-39
2017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居民生活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2016—2019年,连续四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区考核第一;先后被评为鄞州区垃圾分类工作优秀街道、宁波市垃圾分类工作优秀街道……自2015年初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鄞州区明楼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走在全区乃至全市前列。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明楼街道推出了"契约化"定人定时定点收运管理、定时定点投放、社区交叉互查、居民家庭分类质量"微积分"评价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并投入资金研发了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逐步形成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明楼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加入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队伍。为加强贵阳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收集法、访谈法及实地调查法对南明区各个公共领域垃圾源头分类现状展开实证调研,对问卷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南明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居民的年龄、收入、群体效应及公众宣传影响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未来,要加强青少年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宣传教育,强化各群体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从众效应,落实垃圾分类政策。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一座16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2007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量已接近18000吨,年产量600多万吨,而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生活垃圾分类已经被证明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的手段,近年来,北京市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上也做了许多工作,相继发布了《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等相关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
孔竞 《辽宁经济》2020,(1):49-51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已超过了1.5亿吨,并仍以8%~10%速度不断递增,我国现在已成为垃圾制造大国。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每年因垃圾处理方式失当而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约在250~300亿元之间,因此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施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了我国在垃圾分类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及处理实践经验较为缺乏,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不完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本文结合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依据,分析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以期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未来,要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处置和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生活垃圾分类能够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更应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做好垃圾分类。本文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为基础,对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调查,然后提出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焦点,它涉及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北京市垃圾分类体系,即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回收等现状的研究,发现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管理还有许多地方可以优化与改进.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从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3个方面提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改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许多现代化的城市仍然为生活垃圾问题所困扰。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垃圾问题,进一步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本文对国内外垃圾的处理方式和政策加以比较,找出我国处理垃圾不足的问题并阐明对策,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方法,从而能够推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有机垃圾处理方法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目前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在这方面,我国的技术经验还相对缺乏。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以及国家法规政策,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政策不能落实的原因。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必然趋势,分类收集后,现有的垃圾处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要,垃圾的处理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最后针对堆肥厌氧处理有机生活垃圾反应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有机生活垃圾与剩余污泥结合厌氧消化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牟山镇位于宁波的西大门,区域面积38.5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1个小区,现有常住人口19539人。2019年该镇始终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精致生态宜居牟山建设的有力抓手,积极创建宁波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镇,重点落实"六有"要求,建立"四分四定"体系,主要抓好了以下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2年3月1日,北京市已正式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北京市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收费制度,多产生垃圾和垃圾不分类都将多付费。条例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上设定了鼓励分类的收费模式,规定按照多排放多收费、少  相似文献   

18.
王玉华 《理论观察》2023,(11):72-76
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是建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相关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逐渐铺开,政府、社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然而政策执行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垃圾正确分类率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之所以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与政策执行阻滞息息相关。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政策执行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复合影响,借助萨巴蒂尔一马兹曼尼安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从政策问题的可处理程度、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政策以外的变量三个维度多景域剖析该政策执行阻滞的表征及生成逻辑,并提出相应的消解之策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彬迪雅  吕晨 《科技和产业》2022,22(6):97-103
居民垃圾源头分类对于促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616份北京市居民调查问卷,通过模型定量分析北京市政府垃圾分类宣传对于居民垃圾分类态度及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宣传频率和多样化宣传方式均可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态度及意愿;垃圾分类态度在政策宣传和意愿中具有中介效应;电视、宣传栏、条幅和宣传单页方式最为有效,经济激励无法提升居民态度。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北京市垃圾分类宣传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贵州省余庆县和雷山县启动垃圾分类试点项目,通过搭建垃圾管理示范点建设平台,探索可持续的县乡垃圾处理管理模式。减少垃圾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垃圾分类后回收或处理,其可行性程序是"避免—减少—循环利用—处理—填埋",该项目将在试点县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