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却是中国经济模式所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新古典分配理论,劳动的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劳动所得比重取决于其边际产出和投入数量,这不仅是生产达到最优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评价劳动报酬占比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看,我国实际的劳动报酬占比低于劳动对产出的贡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虽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但是由于较低的利率扩大了资本的使用规模,这使得资本深化对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此外,劳资力量对比、经济波动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实际劳动报酬占比偏离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考察劳动收入占比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构建,选取1998—2018年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不同时间段、地区、企业性质、人均资本水平等方面对劳动收入比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到:在上市公司的制造企业层面,劳动收入占比明显偏低,劳动收入占比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并存在时间、地区、企业性质、人均资本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劳动收入占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影响企业产出,进而影响资本收益率;二是通过分配机制影响资本获得相对收入的多少,进而影响资本的收益率。为了促进劳动收入占比与企业发展有效平衡,要大力提高劳动要素的议价能力,纠正简单将劳动收入占比与企业绩效二者对立的观点,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环境变化合理处理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英美日长周期(30~5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呈上升趋势,之后便呈现出相对稳定态势,近年来有微降趋势。比较发现,我国劳动报酬占比远高于经济发展阶段相近的日本(1955~1975年);与同时期OECD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处于中等水平,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劳动报酬占比并不低,但持续下降的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6.
收入差距问题仍然是当今中国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对收入分配与差距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研究。2012年城镇、农村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缩小,所以2012年总体收入差距也随之缩小。然而,未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会扩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速度减慢甚至转为收入差距扩大,所以中国总体居民收入差距将会扩大。至于功能性收入分配,由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下降,2012年中国总体劳动报酬占比上升。住户、企业和政府间的分配格局继续朝着有利于政府的格局发展,特别是收入再分配制度强化了政府在三者分配格局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丛屹  陈琦 《现代财经》2022,(10):3-19
产业数字化提升增长效率的同时,也对要素收入公平产生了一定冲击,对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从技术变革和业务转型的双重视角,考察产业数字化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并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数字技术变革和数字业务转型,均对劳动报酬占比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存在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市场集中程度在数字业务转型降低劳动报酬占比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数字技术变革更倾向于降低普通劳动者报酬占比,数字业务转型倾向于降低高级管理者报酬占比。本研究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视角,为数字技术影响劳动报酬占比的争议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为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兼顾增长效率与分配公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初次分配的公平环境尚未建立,劳动报酬低,尤其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较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拉动内需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面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处理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关系,逐步降低税负,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制定合理的工资涨幅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快速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变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微观框架,本文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作为切入点,研究城乡二元转换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演变规律。一方面,当市场化改革推动产品和劳动市场交易效率达到足够高时,农村劳动力有动力转变为"全职工人",而在劳动市场"谈判能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厂商却有动力只招聘"兼业工人",并维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劳动收入占比随着市场化改革中产品和劳动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而下降。上述两方面共同促成了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对此,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转变分工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兼业工人"向"专业农民"和"全职工人"转变,能够减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时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面效应,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工和包含农民工在内的非职工就业人员在就业生命时间和就业稳定性方面有着很大差异,职工的收入接近其持久收入,具有较高的持久性,而非职工的收入持久性较低.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劳动者收入中,职工收入占比和非职工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的正影响,职工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弹性较大,接近单位弹性,而非职工收入占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弹性相对较小.规范劳动合同,提高我国劳动力就业生命时间和就业稳定性,进而提高我国居民的职工收入占比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Aghion和Howit[1]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将企业家精神引入技术进步方程中,得出了竞争性均衡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论表明,经济发展同劳动报酬份额之间呈倒U型关系;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相较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拥有更高的劳动报酬份额.根据198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可知,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劳动报酬份额下降与经济高速增长是同步进行的.企业家精神的增强对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具有提升作用,这也表明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拓宽创业的融资渠道和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都能有效抑制目前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发展战略通过劳动力市场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减少劳动力需求,进而降低均衡工资和劳动者收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当政府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时,收入分配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下降。当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经济发展可能停滞,收入分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且稳态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市化所需时间也更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由此导致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收入的来源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路径,以此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现阶段应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此形成更多可以用于分配的经济剩余,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报酬比重的变化规律与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应当使增长成果为全社会大多数人所分享.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来影响经济增长质量.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与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U型规律相符,而产业结构转型、偏向型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冲击以及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则是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矿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轨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斐 《经济师》2006,(2):73-74
矿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这类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文章分析了目前这类城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以及相关前沿理论作为基础,提出了发展集群经济、循环经济以及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接续产业,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宣旸  张万里 《财经科学》2021,(5):103-118
在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过程中,产业智能化将如何影响国内的产业结构?基于产业智能化的基本定义,通过智能化相关指标构造产业智能化指数,将产业结构升级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方面,探析产业智能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静态和动态关系,研究收入分配如何影响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考虑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1)产业智能化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但降低产业结构合理化;(2)产业智能化和产业结构升级都存在惯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智能化随着时间推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断减弱;(3)城乡收入差距减缓了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作用并加速产业智能化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本-劳动收入份额比值正向调节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作用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向作用;(4)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显著,并且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等之间的和谐。当前,我国在以上几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不和谐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现阶段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社会,要突出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为此,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和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和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9.
郭斌 《现代经济探讨》2015,(4):39-43,48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是否合理,以及谁是挤占劳动者报酬的主因等议题,一直备受争议。作者运用1978-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的数据,计算了历年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占比,以及四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比较了各国劳动者报酬占比数据。研究得出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企业是挤占的主因、政府因税收刚性而间接挤占了劳动者报酬等认识;进而提出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中低收入组群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以宽税基、低税率思路推进税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政府以转移支付手段承担中低收入组群的教育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蒙丹 《发展研究》2010,(5):31-34
本轮经济危机将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调结构成了危机后的一致呼声。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众多因素中,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是两个主要的方面。前者会通过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抑制,需求结构的影响及要素价格的扭曲而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后者则会造成核心产业和核心技术的缺失,使产业结构固化在低水平状态,失去升级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