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庭农场概念宣传问题家庭农场是个新生事物,许多专家学者对家庭农场从理论上给予了界定阐述,如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成员(包括婚姻、血缘关系)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对想创办家庭农场的农民来说可能过于理论化。笔者认为当前对农民进行家庭农场宣传要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好:一是家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或生产经营者,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既坚持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地位,又克服了传统农业土地细碎化、经营效益低的不足,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家庭农场以其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倍受社会的普遍关注,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引导农业走向市场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注册登记家庭农场要立足于当地产业特点,切忌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把各个分散经营农户的零散土地适当集中,成方连片,统一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构成单元,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支持、扶持家庭农场建设,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但是,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经》2014,(1):7-8
<正>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重点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防止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防止人为归大堆、垒大户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亟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城镇化的深度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人量转移,农村人地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村庄空心化、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经营副业化和兼业化等新现象日益显现,准来种地、怎么种地、以准为经营主体等问题日益严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问题,提出发展家庭农场,聚焦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实现经营形式的创新。一、家庭农场的内涵和规模效益(一)家庭农场的内涵目前,学界对家庭农场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种生产模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松江和浙江宁波已出现,它是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农户家庭组织农业生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广西区工商局《关于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广西家庭农场申请工商登记,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相似文献   

7.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指导2020-2022三年各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中专门谈到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说到家庭农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针对农场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经营的农场,不论它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点,落实扶持发展措施,对加快农业转型发展,提高政府支农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点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仪征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其农场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上海农村经济》2013,(10):25-27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我区自2007年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以来,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快速转变。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农机经营服务模式也积极探索创新,建市了以家庭农场“机农一体”为主体、“小机家庭化、大机互助化”为特点的农机经营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辽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积极探索和加快家庭农场发展意义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山东省824户县级及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的专项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存有异质性需求,经营年限、种植规模、合作社参与、技术培训、订单农业、政府补贴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而户口所在地、劳动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农场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生产环节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其经营效率分别提升19.72%、26.34%和23.82%,影响大小排序为产中>产后>产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不同经营特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存有明显异质性。为此,应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深化家庭农场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有效衔接;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扬州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来源于欧美,在我国,成为种养大户的升级版,表现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扬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特点随着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扬州就有了家庭农场的雏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的微观组织形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家庭农场制度是发达国家基本的农业经营形式。文章选取美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型)、法国(人均耕地资源适中型)和韩国(人均耕地资源贫乏型)为研究对象,总结三个国家在家庭农场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先进经验,尽管三个国家的土地私有制制度与我国国有农场有本质区别,但其发展家庭农场和完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仍对垦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示要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为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农作物商品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农业生产主体就是家庭农场。本文通过对美国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中的角色定位、近年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总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美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以期对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县10个乡镇为研究对象,从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视角上,调查分析大同县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从事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近年来,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三农"政策措施,为解决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推动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现提出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金山区围绕"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完善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支持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发展区政府印发了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试点意见,明确了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准入和退出机制、扶持政策等;加大家庭农场政策宣传力度,在金山报上对《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试点意见》进行了专题解读,鼓励种粮大户申报家庭农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组织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土地集中形成适度规模,实行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家庭农场在家庭经营、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等方面有独特的内涵。文章对比分析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相比,在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土地来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工商登记、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区别较大。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登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相似,但两者在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规模化途径、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相比,都是国家积极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两者在组织形式、监督费用、分工水平、生产要素来源方面有明显不同。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并不矛盾,无高低优劣之分。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就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家都知道,家庭农场、合作社当今已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国家也将会加大扶持力度,那么不知道到底是申办家庭农场,还是成立合作社更好?哪一种对我们更有利?先看定义家庭农场指的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的来说,家庭农场就是有一定土地规模的农场主,平时自己经营,农忙时节可以临时雇一些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