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言 《经济》2005,(Z1)
伊藤忠(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佐佐木聪吉用他那带着一些日本关西口音的日语说:“商社非常关注人民币汇率。”大概中国的每家贸易公司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和中国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也都把眼睛盯在了人民币汇率上。人民币的涨跌直接关系着企业盈亏,它甚至还和数十万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普通中国市民也有着极大的关系。不过,尽管每天的报纸杂志都在谈人民币汇率问题,但中国老百姓似乎没有什么惊慌,也没有什么行动。2004年12月底,北京知春路中国银行储蓄所的外汇倒爷不慌不忙地坐在长凳上,不时看看10点以后才公布的汇率,用手机打个电话看看有没有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替代现象的VEC模型:1994-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行和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货币替代现象理当引起我们更大的关注.本文通过建立货币替代的VEC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替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动态分析,最后得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是影响中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名义有效汇率的频繁波动会造成货币替代乃至货币需求的不稳定.因此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降低美元在人民币汇率盯住篮子中的比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和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影响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整个世界经贸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理论上看,贸易差额与汇率以及外汇储备水平与汇率之间都不存在确定的关系,也就是说,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加并非人民币一定升值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企业融资约束和产品质量纳入Corsetti和Dedola(2005)的模型框架,考察融资约束和产品质量对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影响,并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融资约束较高或产品质量较低的企业具有更高的汇率传递率;随着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融资约束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效应呈倒U形变化特征。机制分析表明,该倒U形关系的形成源于产品价格加成与产品质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只有当产品质量较高时,产品质量升级才会显著提升其产品价格加成,从而降低汇率传递受融资约束影响的程度。此外,人民币汇率传递还具有不对称性,人民币在升值时的汇率传递率较低,且较易受到企业融资约束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9月初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与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在缺陷分析入手,通过比较研究,对“两级刺”在中国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并对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基本思路,并对新的人民币汇率体制下相应的配套改革及中央银行应发挥的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利率与汇率关系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经济体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性,指出中国尽管已经开始改革汇率和利率,但实质上仍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外汇管制较严格、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利率与汇率机制传导不顺畅。本文基于此,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利率的关系,发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利率与汇率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自197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逐渐发生了相互作用。由此认为无论是在改革汇率制度方面,还是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方面,国家都必须考虑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纬新议     
纪陆 《经济管理》2005,(13):1-1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 我们注意到最近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对此,我国的基本立场很明确:第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一贯的方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考虑企业承受能力,考虑金融改革的进度,考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2005,(5):23-23,25
近年来,对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设想方案非常多,例如把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从8.28变成另一个数字、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变更为盯住货币篮子、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假定人民币进行汇率调整,那么您认为最现实的调整方案是什么?中国汇率体制改革有没有清晰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的多边贸易往来在全球贸易市场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增长紧密相随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按照预定目标实现了双向浮动。但总体来说人民币汇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关注与考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度有所缓解。而后,由于国际贸易顺差扩大,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141.97亿美元(美国方面统计中美贸易顺差为2016亿美元)和701.1亿美元(欧盟方面统计为1200亿美元),因而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等国的贸易摩擦升温,国际社会再次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等国又借口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过大而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坚持目前的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的政策,国外压力又比较大。本文根据中国企业融资偏好和金融体系的特征,提出对中国汇率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实行适度提幅增频双向浮动的汇率政策。这样,既有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又可以缓解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2015年8月,中国央行决定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贬值幅度近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人民币贬值一时引起关注.2016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达到6.9666.2017/7/1日外汇新规定开始实施,由原来每人有每天有1万美元取现额度变为每天只能取等额5万人民币的美元和其他外币,跨境汇款1万美元及等值外币都需要向上申报.在美联储加息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人民币面临着贬值的压力,外汇管制也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要摆脱工业依赖、发展服务业,人民币汇率的上升,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2014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8.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0%.在现今人民币汇率波动下,要发展服务业,需要探讨人民币汇率与服务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改变,规避汇率风险成为必然,央行加大汇率波动范围,增强其灵活性,打破单一盯住美元,而是选择一些货币组成货币一篮子,并根据市场需求赋予一定的权重,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便在国际货币波动的时候能够做相应调整。汇改两年多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升值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汇率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闯题。那么,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怎样决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当前对汇率制度选择和世界汇率制度演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于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本文首先对盯住汇率制度进行分析,介绍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之后从总体上讨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汇率制度的演变,最后提出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的BBC准则以及可供中国选择的几种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4.
梁鹏  李滢 《当代经济》2007,(11):92-93
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改变,规避汇率风险成为必然,央行加大汇率波动范围,增强其灵活性,打破单一盯住美元,而是选择一些货币组成货币一篮子,并根据市场需求赋予一定的权重,建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便在国际货币波动的时候能够做相应调整.汇改两年多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升值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上,人民币升值已经变成一个特别严峻的问题。汇率改革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超过一千亿美元贸易顺差,人民币一直在保持着不断升值的态势。由于不断发展和提升经济实力,中国遭受了内部和外部双重强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能缓解我国与其他国家紧张的经济关系,有助于我国企业贸易模式的改变。但人民币升值也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出口,扰乱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秩序。剖析人民币汇率现状、引起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论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的出口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针对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操纵指控为何不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国取得巨大贸易顺差,引起了欧美一些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西方国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与中国多次交锋,甚至以指控人民币汇率被操纵相威胁。仅2010年,美国参众两院针对人民币汇率提出十几份法案。如果欧美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操纵的指控成立,中国不仅将面对违反IMF汇率义务的责任,被操纵的人民币汇率或者说被低估的人民币汇率有可能构成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补贴从而违反WTO《反补贴协议》,导致中国遭受贸易制裁。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1月底,人民币加入SDR的申请获得IMF的批准,并与201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的入世,使得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融合更加紧密,商品、资本、劳动力的流动更加频繁,人民币汇率作为衡量我国货币价值的指标,如今备受关注.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使得人民币的汇率变得更加灵活,其走势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汇率的概念、汇率的表达方式、汇率的决定学说以及汇率的表示方式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了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纷纷要求中国进一步放松汇率管制,加快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与速度,而且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价值重估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从政治学角度来看,申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实质内容是:美国政府基于其国内政治经济压力,试图封中国在寻求汇率制度安排的动态最优解时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中国政府则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维护稳定政治经济环境的需要和对渐进式改革的政策偏好等因素,力图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追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本文试图以中美间人民币汇率之争为切入点,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寻隐藏在汇率问题背後的国际关系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进一步提高,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竞争力增强。并在此基础上,还会继续得到更好的发展。但人民币的汇率的提高也不是没有弊端的,汇率的提高,必然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生存压力。今年有数千家中小企业陆续倒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主要是从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对新疆番茄贸易的影响做出探讨。主要从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提高市场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的角度来分析对新疆番茄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车轮刚刚迈入21世纪.人民币汇率突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02年12月2日.日本大藏省两位副大臣变换花样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到2004年10月15日央行与外管局出面否认市场谣言.并重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原则性立场,两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压力。如果把时间后退到1998年前后.国际社会一直担心中国人民币能否经得住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当时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巨大的贬值的压力。为何短短的几年之后人民币形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市场预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政府在对待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上为何非常谨慎?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