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月刊》2010,(3):60-60
公安县认真做好今年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关注“五个重点”。一是突出对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领域的审计。重点关注预算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对预算管理和分配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屡审屡犯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宏观层面上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分析:特征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审计公告披露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这些信息表明,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力度逐年加大,审计结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重视,但实际纠正效果与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偏差,问题屡审屡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折射出我国部门预算存在制度性缺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使用、建设项目管理、财务基础工作以及执行财经法规等方面日益规范,违纪违规问题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从审计监督的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问题屡审屡犯。  相似文献   

4.
契约规制下政府审计“屡审屡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契约规制视角构建了屡审屡犯模型,通过中央政府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不同的缔约理论模型分析屡审屡犯产生的根源、政府审计起作用的路径以及政府采购稳定契约的作用机制后发现,中央政府仅依靠预算机制无法有效规范职能部门的行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职能部门甚至会出现追求高违规收益的现象;在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审计更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审计结果公告上,通过声誉机制起到规范职能部门行为的作用;政府采购起到了专用性投资的作用,稳定了中央政府与职能部门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文峰 《中国审计》2003,(15):47-48
预算执行审计自1995年开始在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开展以来,对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多年的审计实践中,一些问题屡查屡犯,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这些问题既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1公安县预算执行审计关注五个重点公安县认真做好今年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关注五个重点。一是突出对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领域的审计。重点关注预算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对预算管理和分配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屡审屡  相似文献   

7.
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开展的预算执行审计,在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分配和监督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多年的审计实践发现,财政预算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存在普遍性倾向,可谓屡查屡犯,严重影响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这些问题既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政府实行问责制度时间过短,相关理念和细则还不完善,加之缺乏强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导致审计工作“年年有检查,次次有问题”,陷入“屡犯屡审,屡审屡犯”的尴尬境地。本文指出了当前政府审计部门实行的问责制的弊端和漏洞,并逐一分析提出完善问责制度、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近两年的审计实践中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不执行、不完全执行或拖延执行审计报告或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或决定的严肃性和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导致某些单位屡审屡犯。为提高其执行力,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来我国国家审计的实践来看,很多问题“屡审屡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问责制度的乏力。审计问责制度的构建必须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本文对我国国家审计问责所处的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理想环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乡镇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在全国各地开展数年了,我们通过对此项审计工作的实践,综合分析审计结果,发现违纪问题的存在和发生屡查屡犯,久禁不止,有的问题且越来越严重,这就需要各级党政、财政部门予以重视,加以解决,需要审计部门实事求是地加以揭露,准确无误地加以定性,客观公正、宽严适度地进行处理、处罚.  相似文献   

12.
在审计中.常会遇到被审单位在同一阃题上屡查屡犯的现象,处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首先.部分审计人员的最难情绪怕碍罪的的思想僻怪。目前社会风气不正.一些腐败现象也侵蚀了部分审计干部。不少人认为审计机关在本地执法.  相似文献   

13.
9月28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 32家部门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公共部门的财政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转移挪用和挤占资金,虚报多领预算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 乱收费等问题再度出现,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仍然“屡审屡犯”?怎样才能使相同的问题不再出现?笔者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违纪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党朝东在审计中,常会遇到被审单位在同一问题上屡查屡犯的现象,处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首先,部分审计人员的畏难情绪怕得罪人的思想做怪。目前社会风气不正,一些腐败现象也侵蚀了部分审计干部.不少人认为审计机...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年一度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又在审计机关全面铺开。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才使这项工作常抓常新。笔者认为,强化综合分析,是提高预算执行审计水平的有效措施。一、搞好综合分析,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预算执行审计过程就是一个综合分析过程,离开了综合分析,预算执行审计也就难以正常进行。因此,抓好综合分析不仅仅是审后阶段的事情,很重要的是在于审前、审中分析。如抓好审前情况的分析,能够准确选择重点问题进行审计解剖,防止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审中分析,除对审前确定的问题进行顺藤摸瓜式的挖掘外,还能针对遇到的一些新情…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审计中经常会遇到现金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屡犯屡查,到屡查屡犯,违规现金收支清而不除,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其违规手法之"隐蔽",方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下面笔者谈谈现金收支审计的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张波 《山东审计》2003,(4):70-70
行政事业审计是财政收支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要进行重新定位。(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审签将成为一项主要工作预算审签是指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行为。其目标是:审查预算单位执行国家预算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反映预算活动资料的真实性,并对预算单位编制的预算执行报告发表意见。其意义在于:建立预算审签制度,要求各预算单位年度财务报告都要经过审计机关的审计,并签署审计意见后才能正式报出,这样就将审计作为预算管理的一个必要…  相似文献   

18.
预算审签是指审计机关就有关预算单位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行为。预算审签制度的建立将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更加全面、规范和高效。笔者就县级审计机关加快实行预算审签制度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审计决定的实施情况关系到审计整改的落实情况,审计整改的落实直接影响到审计的目标。审计的功能有没有真正有效发挥不是看审计发现了多少问题,而是看审计发现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落实整改。目前,审计整改落实难,审计决定实施不理想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难题,而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审计决定实施机制。旨在建立国家治理下政府审计决定的实施机制,从本质上杜绝"屡审屡犯"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浅议同级审     
浅议同级审□李朝辉对各级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已经实施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不仅要对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简称上审下,还要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简称同级审。财政审计由单一的上审下发展到同级审和上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