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前言 仲裁是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当事人自愿,程序简便、迅速(一裁终局)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统一的仲裁法颁布前,已有14部法律、82个行政法规和192年地方法规,作出了有关仲裁的规定,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范围约有30多种,如经济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著作权  相似文献   

2.
贾引狮 《特区经济》2012,(5):234-23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与东盟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加,而单一的诉讼解决方式已无法满足双方日益增加的知识产权纠纷需要。由于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公共物品属性、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诉讼垄断造成的社会净福利损失、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的组合降险功能等,决定了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解决双方知识产权纠纷的必然性。当前中方企业应提高涉东盟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意识,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调解、和解,以解决双方间的知识产权纠纷。  相似文献   

3.
于洋 《辽宁经济》2011,(12):50-53
在现代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中,仲裁作为一种独立解决纠纷的方式,日益得到争议双方的认可并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机构仲裁相比,临时仲裁以其自主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优点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可,并在立法实践中予以明确。本文从临时仲裁的概念入手,结合我国当前的仲裁实践,对临时仲裁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规范仲裁员制度、保障仲裁裁决的执行和加强仲裁监督三个方面对临时仲裁制度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代商事仲裁制度应用广泛。作为一种诉讼外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曾经被大量应用在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合同中。随着中国产业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仲裁因其能更灵活按照当事人的意愿解决纠纷,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商事主体选择作为其解决争议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所谓仲裁,就是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协议,不经过法院审判,由当事人自主自愿,选择将争议提交第三者作出裁决的解决纠纷方式。与发生纠纷后,到法院诉讼相比,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有以下优势:一是充分反映当事人的意志,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  相似文献   

6.
卢青峰 《特区经济》2010,(5):252-253
知识产权纠纷是否可以仲裁解决在我国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纠纷可仲裁性的法理基础及现实基础的角度,对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进行了论证,以期对我国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立法和实践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融交易品种的日渐多样化,金融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纠纷所涉及的技术问题、事实和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迫切需要由专家仲裁员按照专门的金融争议仲裁规则来解决金融纠纷。我国金融业应当逐步完善相关立法,建立一个公正合理、高效便利,与世界金融仲裁体系相融合的金融仲裁制度,同时,应根据金融纠纷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争议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金河 《发展》2007,(3):36-37
仲裁是纠纷的当事人同意将其纠纷提交所指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断.它是除诉讼之外的又一种解决民商事纠纷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是构建多元化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中,为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自然将仲裁纳入视线之内.  相似文献   

9.
袁红兵 《特区经济》2013,(10):51-52
仲裁机构是顺应解决商事争议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商事纠纷多发性、专业性及私密性等特点,决定了诉讼解决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商事主体需要;现代司法资源的有限配置也需要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来分流案件。本文选取极具代表性的美国非营利性仲裁机构适用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介绍了美国非营利性仲裁机构的免税范围规定、资格认定、关联的私人利益与营利性所得的税收安排以及信息披露与监管制度安排,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在法规体系、税收优惠政策、区别对待及监管机制方面促进我国仲裁机构发展之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0.
马建新 《辽宁经济》2014,(11):80-81
仲裁是一种由仲裁机构向仲裁协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法律专业服务。如何才能做到正确运用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劳动纠纷,从现实情况看,必须准确理解进行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依据,同时还要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仲裁员队伍,不断完善仲裁处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陈亚林 《特区经济》2010,(4):250-251
仲裁作为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合法并有效的手段,有其理论上的依据及制度上的特点。而在仲裁为经济服务的同时,也应依赖于司法的支持与监督。本文对仲裁解决经济纠纷的正当性及仲裁能解决好经济纠纷作了法律上的分析,论述了仲裁司法监督存在的不足,并对仲裁如何服务好经济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成军 《魅力中国》2014,(10):309-309
仲裁作为民商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其自主、保密和管辖的确定上。其中,仲裁的保密性是其区别于诉讼的鲜明特点,以不公开审理为主要原则,我国有关仲裁的保密性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我国《仲裁法》第四十条,该条规定了我国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除外情形即是当事人申请公开的,可以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正是由于仲裁保密性的特点,使得国际上的许多民商事纠纷的当事人都热衷于该纠纷解决方式。但是,我国仲裁的保密性特点没有相关的具体制度和保障措施,为此,仲裁保密性这一特点其实是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13.
李雷  黄筱曌 《特区经济》2010,(2):108-109
我国证券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建立以来,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证券市场的壮大,大量的证券纠纷亦亟待解决。但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为证券诉讼,人民法院成为解决证券纠纷的主要场所,更适合解决证券纠纷的证券仲裁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未得到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拟对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和发展我国证券仲裁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是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产物,代表了未来图书文化市场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与运行方面与传统图书馆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版权纠纷频发,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完善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应当多措并举:完善相关立法,提升图书馆自身版权管理水平,加强技术保护。  相似文献   

15.
数字音乐产业是当今音乐市场的中流砥柱,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数字音乐展示出了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但在繁荣的背后,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在版权保护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一方面,版权人饱受侵权行为的困扰,现有的版权保护体系很难完整地保护版权人的各项权益;另一方面,版权本身也存在着被滥用的倾向,使其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以保护版权与深耕版权资源作为方向,借鉴国外制度经验,着眼于法规、技术和集体组织制度,提出有关版权保护与开发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蕻 《特区经济》2011,(2):240-242
近年来,关于网络版权的纠纷与争议不断涌现,其根源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之间并不协调。金融风暴下,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面临瓶颈,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应当是谨小慎微的,新的政策方向,新的制度出台,牵动的都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版权滥用这一互联时代日益受到关注的新名词为切入点,对版权滥用的可诉性及合理使用的"权利化"展开论述,为如何在坚持传统民法与知识产权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互联网技术发展给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新概念、新矛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comparing arbitration behavior between and across two countries with extensive trade rel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Besides comparing disputes in both locations, we evaluate disputes between them. While we find nomi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untries, we observ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oth groups' behavior when facing someone from the other country. Specifically, Americans seek larger profits when facing a Japanese counterpart and Japanese subjects settle more frequently with an American counterpar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iterature on bargaining behavior across cultures paints an incomplete pictur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by failing to consider bargaining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8.
王喆 《特区经济》2012,(8):16-18
随着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的经贸发展,两岸经贸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便捷高效地解决两岸经贸纠纷,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深入研究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的不同作用,结合两岸经贸纠纷特点,将各种纠纷解决方式有效衔接,力图构建两岸经贸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