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思 《产权导刊》2002,(11):38-39
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并加以规范管理,意味着暂停了多年的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得以重新全面启动,外资并购已经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外资并购制度的不足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振  李蓉  陈熙 《特区经济》2005,(6):160-161
一、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现状与缺陷1.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现状我国长期依赖缺乏外资并购相关立法,根本不足以承担起对外资并购的促进和规制任务。随着2002年《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与之配套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出台,我国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标志着外资收购境内上市公司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03年1月2日由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  相似文献   

3.
信息平台     
利用外资改组国企出台新举措 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与此前出台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并构成我国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政策体系,将对高速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产生重要影响,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视点     
政策/对策利用外资改组国企规定出台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与此前出台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并构成中国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政策体系,将对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产生重要影响,标志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进入一个  相似文献   

5.
产权动态     
国资委规定上市公司国有股要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转让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在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的事项获得批准后,转让方应当持批准文件、受让方的全额现金支付凭证到产权交易机构办理产权交易鉴证手续。《通知》称,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的,应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到经国资监管机构选择确定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在确定受让方并草签产权转让合同后,由转让方按照国家对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管理的规定,将涉及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事项  相似文献   

6.
周四军 《湖南经济》2001,(11):20-21
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办法》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境外上市公司)向公众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同时,《办法》还规定,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和社会保障资金的需要,可以选择少量上市公司进行国有股配售,回购试点,并把涉及国有股减持的协议转让,作为国有股减持的一种特殊方式加以规定,明确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在进行国有股协议转让时,凡发生国有股减持的均应按转让金额的一定比例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相似文献   

7.
王晓慧 《新财经》2007,(10):42-42
2007年7月初,《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转让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此政策出台后,市场非但没有下跌,反而大涨,与2001年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后的市场表现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8.
关注     
焦点 FOCUS国资委明确国有产权转让操作办法 近日,国资委发出通知,对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一些操作问题作出说明和规定。这份由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规定了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性质变化的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9.
《开放潮》2001,(7)
国务院6月12日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而为人们瞩目已久的国有股减持具体操作问题设定了规矩。 《暂行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条为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开拓社会保障资金新的筹资渠道,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减持国有股 (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下同)是指向社会公众及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者转让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下同)国有股的行为。 第三条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股所有权。 本办法所称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是指按照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  相似文献   

10.
高露  刘振冬 《发展》2003,(8):28-29
日前,国资委有关司局制订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暂行办法》已成初稿,将向财政部、证监会及其他相关部门征询意见和建议。 据悉,《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暂行办法》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第23条为核心,对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审批程序和期限的完整规定都将在办法中明确。同时,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办法》、《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等也都在加紧起草。  相似文献   

11.
信息在线     
外资改组国企重大规定颁布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与此前出台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并构成我国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政策体系,将对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产生重要影响,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禁区产业外商不得参与改组根据这一规定,凡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的,外商不得参与改组;须由中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企业,改组后应保持中方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应有利于经济…  相似文献   

12.
7月初,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至此,困扰投资者多年的国有股减持问题,终于落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就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即将满“周岁”之际,2002年11月4日国家三部委《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率先向外商打开了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市场的大门。那么外资并购究竟会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是长期还是短期,是象征意义大还是实质意义大?这一连串的疑问需要我们从证券市场本身、上市公司以及政府角度,通过全面分析外资并购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效应来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4.
傅明 《上海国资》2007,(8):71-71
3个法律文件大大减轻了限售国有股上市流通带来的压力国资委和证监会于7月6日联合发布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转让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规定》等三个法律文件,通过规范国有股减持的方法,大大减轻了限售国  相似文献   

15.
解读QFⅡ     
由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了。这是继我国允许外资受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之后,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向证券市场国际化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初,《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转让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此政策出台后,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法》已经起草了12年,至今尚未出台。由于关系到总量超过10万亿元国有资产以及占A、B股上市公司近80%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的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立法一直广受关注。虽然不断有国有资产法即将出台的消息见诸报端,但业内人士指出,国有资产立法涉及的多方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相似文献   

18.
漂移的规则     
国家股和法人股无法正常流通已经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顽疾.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上市公司中这样的股票高达总市值的三分之二.如何使如此庞大的股票流通,同时又不影响股市健康发展,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6月12日出台,10月22即告终止的《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说明国有股减持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9.
解读《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涤 《上海国资》2004,(9):33-33
今年9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暂行办法》的一些细节予以明确,如对主辅分离后剩余资产的出售、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等都做了更具体的规定。笔者认为, 《通知》发出了加强国资改革监管的信号,也暗示着国资委对现实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一种表态。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减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减持办法》)以来,北生药业、烽火通讯等四家上市公司于7月24日首次在发行新股的同时,以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减持国有股。与《减持办法》出台以前相比,社会各界对国有股减持,更多的是质疑,市场的反应也给《减持办法》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笔者认为,此次国有股减持要想达到预期目的有一定的难度,若要顺利推进国有股减持需在实践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