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井 《南方经济》1992,(6):12-15
一、要重新认识“计划经济”概念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不能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也不能实行市场经济。这样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成是两种对抗的社会经济制度。许多人犯了“市场恐惧症”,反对社会主义也搞市场经济,就是从这个传统观念出发。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我们要理解邓小平同志这个论断,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不仅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概念,也要重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辩证统一在现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截然对立的。过去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不能搞市场经济;现在有些人认为我们搞市场经济,可以不要计划经济,甚至否定计划经济。另一种观点则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成一样的。例如,有些人把计划经济的优点说成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否定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和消极作用,就是一例。我认为上面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统一性来看,基础在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基础上的协作,要求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实行计划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人们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存在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也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从市场经济的共性来讲,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社会主义经济特性来讲,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看,要求市场调节,从社会化大生产看要求计划调节。小平同志重要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既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基本制度问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从明年开始要施行我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制订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一个要点,就是怎么体现我们是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来做计划,也就是这个计划怎么样体现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大不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怎么样发挥它的基础性作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怎么样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原则上,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够办的,政府就不要去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些人形成一种错觉,认为搞市场经济就不需要计划了。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6.
一、新形势对营销人员的基本要求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包销,材料由国家分配,企业好比是国家的一个大车间。现在搞市场经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要以市场为中心来开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不研究市场策略,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营销手段不从开拓市场出发,就很难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发展和壮大。这就对营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搜集信息。要强烈地意识到信息是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搜集研究市场信息并向厂内反馈,将信息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刘生峰 《特区经济》1992,(8):21-21,23
<正>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摒弃过去的产品经济,建立商品经济,从而区别于过去僵化的经济体制;第二,继承过去计划经济的优点和传统,使商品经济在计划指导下运行,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诚然,这是一种完美的模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完美性,但在实践中却不具可行性,不可行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体制没有明确地确定经济的主体。目前,世界上有两种经济主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只有一个,或是计划经济、或是市场经济,二者必居其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中国目前的经济主体则是计划经济。笔者认为,中国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必须把市场经济作为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运行主要靠计划,行政手段是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运行主要靠法律,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林凌 《特区经济》1993,(3):17-20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概念上翻来覆去做文章。1984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点,大家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在认识上,歧义仍然不少。无论把重点理解为有计划还是理解为商品经济,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窠臼。1992年,小平同志继1991年上海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走出了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死胡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个内容问题,而且是个实际问题,主要有三个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所有制改革到位,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起来第一个观点,所有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整个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就是说,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要把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改变为市场配置。这个问题已取得共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经济活动都由计划来完成,是没有效率的,不成功的。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今天,市场经济体制还不能够完整地建立起…  相似文献   

11.
在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企业的经营者常常感到困惑的是,他们不知道从那里可以获得据以经营活动的信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活动是由政府规定的各项生产任务和销售渠道决定的。现在,企业当然要根据市场提供的各种信号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它仍需要帮助,不仅是掌握信息,而且要同政府的宏观计划进行协调。依靠谁呢?在西方国家,这一任务是由行业协会担负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工业、金融企业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广大农村也要坚持这一点。"土地归谁所有"是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土地制度方面,一些人始终认为集体所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搞市场经济则必须实行"土地私有化"。这一观点,无非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兼容"这一错误认识在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已。小平同志晚年提出并在20年前"南方谈话"中加以强调的"手段论",阐明了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发展生产的方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关键是看哪种机制、哪种方法对经济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13.
一、"边缘地带":计划不认,市场不管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采取的是渐进的改革战略,双重体制长期并存,于是出现了一个计划经济管理不到,市场经济也规  相似文献   

14.
韩迎和 《发展》2007,(10):115-116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的性质及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已经走过了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的时代,传统企业固定的、单一的经营模式也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不再是附属于政府之下的生产单位,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主体.企业不再依附政府和政府计划,而是以市场作为办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了四十多年的广大山区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耿刚 《特区经济》1994,(1):15-17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目标的确立,加快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创新的步伐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的突出问题。本文力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此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经济体制转换与产权制度创新 任何一种产权制度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一定的条件。其中,关键在于经济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经济体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产权制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变迁和创新,从而在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对称关系。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必然要求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因为传统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已不适应于市场经济休制的要求,无法吸纳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要求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而企业成为市场主体首先必须是独立的产权主体,这必然要求传统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发生变革。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格局,形成市场经济运行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的利益机制,这必然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决策分散化,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那种计划指标硬约束而财产约束软化、效益低下的状态,要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武萍 《辽宁经济》2000,(4):16-16
市场是企业家的市场 ,在某种意义上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企业家经济 ,市场经济运作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企业家的行为过程。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国有企业的生产、流通都是按政府管理部门的计划运行 ,企业本身的活动 ,包括生产资金、原料供应、产品销售 ,只要按上级的计划去组织落实就可以了。但是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机遇与风险同在 ,机遇稍纵即逝 ,风险防不胜防。国有企业在长期市场经济体制下积淀的诸多历史问题 ,特别是企业家人才匮乏 ,难以做到科学管理 ,可以说 ,国有企业如履薄冰。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正>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改革步伐。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曾进一步强调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随着改革进程步伐的加快,从而把企业推向市场,真正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有2/3以上企业亏损,效益低下,问诊切脉:一是未能以更大胆魄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二是思想僵化,未能正确理解和冲破“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是建立在高度集中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受国家计划控制,企业是政府的附属部分,不参与市场交易,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登记管理仅属于微观管理机构,为计划经济服务,工作量小,内部制约机制薄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登记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转变为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全国大市场,其工作量也随之猛增,原有的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作出相应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