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中国城市水务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当前,中国城市水务企业正面临着内部机制不活和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双重压力,从产权角度对城市水务企业进行改革,是城市水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化进程中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发生“钱荒”的原因及背景的剖析,使我们再次看到疏于流动性管理将会给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并呼吁商业银行、实体经济、央行等各方面都来关注流动性,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全球背景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结构性特点,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要坚持"市场为主、各方联动、化多为少、化少为多、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的思路,指出当前重点是解决经常账户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的来源问题,以及农村地区资金匮乏,导致资金配置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9.
<正> 在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产权关系问题的认识上,长期以来理论界与实际部门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有资产不存在中央与地方分级所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承认地方政府不仅拥有资产管辖权,而且也应拥有其投资形成的企业财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专业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王国庆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还不很理想,主要问题是资产负债的流动性运作乏力,表现为周转滞缓。因此,必须推行流动性比例管理,就是要在资产项目之间,负债项目之间,以及资产和负债项目相互之间,建立起客观的、合于规律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流动性问题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性是衡量证券市场运行质量的核心指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流动性消失为特征的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由此推动了流动性理论的发展。本文对流动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做一简要的概括,并从微观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以达到提高市场效率和防范金融危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企业兼并收购产权流动的几个问题北京标准股份咨询公司刘纪鹏一、对1994年改革战略制高点的选择1994年,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充满了风险和机遇。1.宏观方面(1)分税制向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提出挑战,地方政府要审时度势,从单一的税收收入向税收和...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产权分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流行的产权分析的偏颇,偏重产权的法律方面,忽视文化环境因素在产权中的作用;重塑“市场神话”,力图证明明晰的个人产权制度的扩张会导致政府干预范围的不断缩小;崇尚私有产权,寻求每个经济问题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私有产权解;偏好个体主义分析原则,无法实现“个体”在其理论框架内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武安青 《江南论坛》2001,(10):34-35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自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产权问题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关于产权问题的争论更是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哲学意义上对私有产权的内涵和历史作用进行分析,对于正确引导我们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中的企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收益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逐渐增加,因此,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都是采用现金管理方式,也可以说,现金管理手段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一个企业正常企业运行的支撑,对于目前的市场形式来看,要想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对自身的现金管理做出统筹规划,以此来评价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发展情形,进而更好的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本文主要对目前企业现金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现阶段企业现金管理的弊端来实施应对的方案.以促进企业更好的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产权问题的几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购并中的产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已持续积累了十几年探索的时间路径,并在每一次的具体变革中都充分地显示出了阶段性的特征。从1978年的企业基金制,1981年的留利制,1983年和1984年的二步利改税,1987年(部分地方可能更早)全面推广企业承包制,此后经历了颁布《企业法》和《破产法》及1992年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1994年最终确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有选择的公司化改造。显然,这其中隐含了一条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线”,即在提高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