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工业大县大市大区要率先转型升级,把工业大县大市大区转变为强县强市强区,充分发挥工业强县强市强区在全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中领跑、示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是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有力地推动浙江从"资源小省"走向"经济大省"。浙江省13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及近千亿的县市区①,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浙江工业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浙江未来一个时期建设全国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的龙头和骨干。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以来,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加大,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浙江以县域经济为特色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推出了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都市区经济要求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密切合作、科学分工、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当前,浙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不强,首位度不高,竞争力偏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必须进一步做强中心城市,大力发展设区市本级经济。  相似文献   

3.
《浙江经济》2014,(5):1-1
浙江县域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浙江经济率先走上了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力的市场经济道路,带领浙江县域经济从封闭式的小农模式发展为开放性的“走出去”模式,由此奠定了浙江县域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测算,2002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达到29.1分,位列前100名县域的综合发展指数达到59.8分,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相比更显发展活力.位列前10名的最发达县域分别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昆山、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江苏常熟、浙江萧山、浙江绍兴、江苏太仓、江苏吴江.  相似文献   

5.
2004年全国第四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省占了27席,居全国首位,比位居第二位的省多出6席,其所表现出来的“浙江现象”引人注目。而所谓的“浙江现象”就是指促使浙江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区域块状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6.
强县经济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逐步向城市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浙江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举措得当、转型到位,完全有条件实现人均GDP从7000美元向10000美元的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百强县名单中,浙江上榜县数量连年位居全国之首。毫无疑问,浙江省是一个县域发展较为成功的省份。尽管这些年来浙江省纷纷缩小县域范围,增加了市辖区,但是除了杭州、宁波和舟山外,其余地区县域经济比重均超过50%,绍兴和金华地区县域经济比重甚至超过80%。客观全面评价县域活力,探寻形成县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对于实现县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县域活力由以下四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8.
卓勇良 《浙江经济》2011,(18):48-48
浙江经济增长发展放慢并不等于转型加快。浙江经济如果长期"贴地",在全国增长大幅放慢之后,就有可能出现很窘迫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运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系统分析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动因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由此探求出总部经济的发展路径,通过多视角的理论分析“锁定”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路径,确立了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概括了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三种模式,并将其操作模式进行了有效总结,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浙江经验,厘清了县域经济体“为什么”和“怎么”发展总部经济的疑惑。  相似文献   

10.
冯洁 《浙江经济》2008,(2):38-41
相对于浙江的民营经济现象,县域经济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但在浙江经济发展的稳健步履中,县域经济实则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剑锋研究员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经济现象,一系列实证研究,使他对浙江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性认识。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位青年经济学专家,与他共同探讨了浙江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卓勇良 《浙江经济》2010,(23):56-56
传统观点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观念前卫的学界也不例外。前不久一个会议上,笔者提出浙江相当部分县级市已成为城市经济,不能再理解为是"县域经济",没想到遭来一干兄弟的齐声反对。  相似文献   

12.
总部经济亦日益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以浙江为例,运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分析了县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因及作用机理,指出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是在宏观、微观、行政三种动因耦合作用的结果,并基于发展动因的作用机理对浙江县域总部经济路径来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14,(24):F0002-F0002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是浙江经济再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在浙江县域经济的发展阵营中。温岭无疑是兄弟城市的发展典范。随着浙江经济率先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温岭,这个东海之滨的活力之城,正凭借势不可挡的发展能量,释放出不可限量的发展生机。  相似文献   

14.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2009年,江苏省江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实现"七连冠",继续处领跑位置,各项发展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环境可以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洼地效应"、"向心效应"和"乘数效应",政策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软环境之一。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县域经济在发展主体上,要营造自力更生的思想政策环境;在组织方法上,要着眼于政策环境各要素的优化,营造宽松、开放、透明政策环境;在工作出发点上,注重营造优质长效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任军 《辽宁经济》2010,(8):16-17
北镇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的各项战略部署,以"两个不低于"为目标,全力打造"三大基地",致力推进"三化"进程,努力实现五年跻身全省中等经济发达县域行列。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中小企业在经营机制和经济技术实力方面的缺陷日益突出、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较大、县域内资金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和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解决县域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和谐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县域金融投资立法,支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在金融立法配套层面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静 《辽宁经济》2011,(8):50-51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县域经济呈现出快发展、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实现到"十二五"末期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五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力推进城镇化应当是加快推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比较发达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点和优势。1991年,浙江有12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1992年有21个,1994年23个,2000年22个,2001年26个(包括萧山、余杭、鄞洲三个区)。2001年,浙江26个全国百强县陆域面积合计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7.5%;人口约1800万,占全省的39.8%;国内生产总值3300多亿元,占全省的44.2%。如何加快经济强县(市)的发展,浙江做了多年的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扩大经济强县(市)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一、1992年以来,浙江多次扩大经济强县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经济强县(市),…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省在"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引下,努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提高、经济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