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参股企业,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以及出资者拥有国有股权占企业总股权百分之五十以下的企业两种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变化而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就导致国有参股企业在股权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可能导致投资风险不能及时解决等隐患。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对现阶段我国国有参股企业的股权管理难点做了介绍,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私有化十年:历程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选择了激进的经济改革道路,全面私有化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今,俄私有化已经走过了十年发展道路,本文对其历程和现状作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 俄私有化的法律基础 俄私有化的法律基础在私有化过程中产生、补充和完善。苏联解体后,俄政府陆续发布了《俄罗斯国有和地方企业私有化纲要基本原则》(1991年12月)、《国有企业私有化纲要》(1992年6月)、《俄罗斯联邦国有和市政资产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持续发展和国有企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基于战略合作、提高控风险能力、增加盈利等方面考虑,大型国有企业对外参股股权数量不断增多,而参股企业股权管理问题也成为了国有企业关注的焦点和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参股企业的形成,并对国有参股企业的股权管理难点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问题,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顺利完成,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之际,本文选取2000年—2008年间上证和深证1048-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角度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效,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助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林大庞 《商业科技》2011,(3):192-193
股权分置是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问题,而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已顺利完成,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之际,本文选取2000年—2008年间上证和深证1048-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角度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成效,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助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1990年至2011年6月30日的中国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国有股权对IPO长期收益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政府定价管制程度对国有股权与IPO长期收益率之间关系的影响。Cluster回归结果表明,国有股权比例越高,IPO长期收益率越低;政府定价管制程度较高公司的IPO长期收益率因国有股权而降低。本文深化了国有股权对IPO长期收益率影响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影响,理解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关于对国有企业的认识问题,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一些误区,如产权改革、布局调整、垄断行为、高管薪酬、腐败现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澄清认识,确保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不是彻底私有化现阶段国企产权改革的目标应是使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股权多元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权管理是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深化所出现的新课题,国有股权从上市公司中退出本身难以有效地解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国有企业病问题。从国有股权管理中进行股东权与决策权分离的理论分析出发,探讨分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分离后在制度安排上必须有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天华 《商》2013,(15):24-24
本文以我国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差别。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更为显著,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也影响盈余管理,且对国有企业的影响高于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0.
国有股权管理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深化所出现的新课题,国有股权从上市公司中退出本身难以有效地解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国有企业病问题,从国有股权管理中进行股工权与决策权分离的理论分析出发,探讨分离的必要性,杏性及分离后在制度安排上必须有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丹青 《消费导刊》2012,(5):97-101
2007年,我国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旨在规范我国会计政策及会计科目设置等,而其实施对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水平及方法也产生了影响。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的方向是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但是现有文献对国有控股和盈余管理之间的研究较少。由于我国最终由国有控股的企业有70%以上,所以研究国有股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有必要的。本文基于2003-201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应计利润法计量盈余管理水平,比较了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同时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比较,并对2007年之后的数据进行逐年回归,对其变化趋势做出了分析。研究表明:(1)国有的盈余管理水平相对于非国有公司更弱。(2)新会计对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存在抑制作用,但不明显,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差异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12.
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股权激励的相关机制,将这些研究划分至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沿着利益趋同假说和壕沟效应假说两条主线,讨论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其次,就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择时效应和投融资这3个热点视角,论述了股权激励对高层管理者行为决策的影响;最后,从大股东控制权和国有非国有控股等方面分析了股权激励中股东对管理者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
在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 ,不少地方对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改革首选了出售这一办法。但在产权出售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不能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而且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对此 ,各有关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国有企业产权出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有误 ,乱售。出售国有企业的产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形式 ,但不是唯一方式 ,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由于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未到位 ,错误地认为 :对国有企业产权出售就是搞私有化 ;产权制度改革就是甩包袱 ,急于将亏损企业推给购买者 ,将工人推向社…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股权激励是现代化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股权激励也会面临着管理层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盈余管理的方式来操纵利润。本文选择了沪深两市35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配对描述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检验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在股权激励公告前一年,企业管理层会采取负向的盈余管理,而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则管理层采取的负向盈余管理越强;相反,在股权激励行权日前一年,管理层会采取正向的盈余管理,而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采取的正向盈余管理越强。此外,规模越大的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在股权激励公告日前,采取负向盈余管理;在股权激励行权日前,采取正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股权激励是现代化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股权激励也会面临着管理层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盈余管理的方式来操纵利润。本文选择了沪深两市35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配对描述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检验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在股权激励公告前一年,企业管理层会采取负向的盈余管理,而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则管理层采取的负向盈余管理越强;相反,在股权激励行权日前一年,管理层会采取正向的盈余管理,而且股权激励程度越高,采取的正向盈余管理越强。此外,规模越大的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在股权激励公告日前,采取负向盈余管理;在股权激励行权日前,采取正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作为辽宁省经济结构的主体,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进入21世纪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很多机制改革,但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问题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成为了辽宁省国企发展的最大阻力。本文将具体分析现阶段辽宁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促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一 《商》2013,(4):48-4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就在于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并始终控制国家的经济,中国一直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在中心位置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薪酬激励制度在国有企业,提别是在国有上市公司当中开始尝试,借鉴外国成功经验肯定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股票期权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对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依据及其应用进行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通过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找出影响公司绩效的深层原因。针对研究结果,探讨了现代企业当中绩效与激励机制的关系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着重以国有企业为例,探讨了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当中出现的一些列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委托-代理制度本身固有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对股权管理的不到位,造成无法实施有效的国有股权管理,为提高国有企业股权管理水平,本文建议国有企业应建立专职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0-201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重点依据股权性质分组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风险承受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占绝大部分,其中私人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稍大于国有控股企业;我国私有股权控股上市公司风险承受大于国有股权控股上市公司;公司盈余管理与风险承受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在私有产权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参股股权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复杂的决策流程和各方利益的平衡。目前,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国有企业的参股股权管理效率和质量,也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文章旨在提出优化参股股权管理决策流程的对策,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参股股权管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