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国家4万亿投资于基础建设,使信贷加速扩张,拉动水泥行业高速发展,但由于该行业属于"两高"行业,存在相当的落后产能,面临行业格局变化,同时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因素影响,水泥行业在结构调整中的资金融通面临较大风险波动,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实行审慎的信贷投向政策,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为主"的授信原则。本文将对水泥行业信贷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风险提出化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创利的主体 ,信贷资产结构的优劣则从根本上决定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信贷结构调整是银行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开展同业竞争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扭亏增效的根本出路 ,其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现结合南漳农行实际 ,就山区县农行如何抓住机遇开展信贷结构调整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抓住机遇调结构(一 )信贷结构调整从宏观上说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为农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信贷结构要与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产…  相似文献   

3.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国内政治、经济一系列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内部,建设银行统一的风险偏好、信货政策与各地经济、市场、客户实际状况不完全吻合,信贷结构调整需要平衡总量优化与结构优化、战略性业务与传统业务、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信贷决策需要平衡实质性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本文分析信贷政策、客户选择、产品配冒、审批决策、贷后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司客户信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长株潭两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湖南能否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中部率先发展,配套的资金支持尤为重要。研究当前信贷投向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匹配问题,以进一步优化我省信贷结构,进而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是金融支持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在摸清近年来湖南经济与信贷结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要求,深入分析了当前信贷投向与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不相匹配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长株潭两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湖南能否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中部率先发展,配套的资金支持尤为重要。研究当前信贷投向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匹配问题,以进一步优化我省信贷结构,进而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是金融支持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在摸清近年来湖南经济与信贷结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湖南经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要求,深入分析了当前信贷投向与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不相匹配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审批程序繁多,既影响县域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需求的时效性,也影响县域支行信贷人员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建瓯市实际,就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银行信贷授信机制,发挥县域支行的信贷积极性,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贷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只有紧密结合青海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实际,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实践,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中长期贷款风险管理,完善普惠金融机制,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信贷结构高速优化才能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新常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新周期,给商业银行授信审批决策提出更高要求,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精准授信审批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从大数据分析优势入手,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验证授信企业主背景及经营管理的真实性,提升授信企业风险的甄别能力,并对建立大数据完善授信审批决策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金融》2011,(11):138-144
<正>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对银行业而言,优化信贷结构是做好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信贷结构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在各个不同维度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行业结构、期限结构、贷款主体结构、贷款类型结构、区域结构等内容。信贷结构不仅决定着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和长远发展,也对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要的深远影响。本文以宁夏自治区为例,对信贷结构变化对欠发达小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平凉辖区”信贷集中”基本情况 (一)信贷授权、授信日益集中。自1999年以来。平凉市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施信贷管理权限的集中管理政策。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辖区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对信贷权限的集中管理力度,陆续实施更加集中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目前,除农行给县支行转授小额质押贷款个人信贷业务外。工行、中行、建行不再对县支行转授贷款权,县支行每发生一笔信贷业务都要经上级行层层审批。同时,省行对二级分行的转授权限锐减。在二级行的综合授信额度审批权限内审批的每一笔贷款业务,也一律要向省行报备。各商业银行授信权集中于省行,授信业务目前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即对A级以上的企业授信多,对A级以下的企业授信少:对大企业授信多,对中小企业授信少;内部授信多。公开对企业的授信少。  相似文献   

11.
构筑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完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入手 ,遵循系统性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和效率原则 ,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贷组织构架应作具体的调整 :建立“信贷政策决策委员会”、完善“贷款审批制”、建立“信贷执行官负责制”和“成立风险检查部门”。在此基础上加强其他四项措施的落实 ,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伊通农联社自主研发了“贷款远程集中审查、审批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好的信贷管理模式,投入少、易操作、实用性好。本文分析了该系统的研发背景、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分析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规模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学者更加深入研究此问题时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路晓蒙  吴雨 《金融研究》2021,491(5):40-58
农村土地流转是放活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一环。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农户面临的融资问题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的微观数据,本文从转入土地的视角对农户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户的农业信贷约束较为严重、信贷缺口较大。同时,转入土地这一行为对农户信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转入土地这一行为显著增加了农户的农业信贷需求,但对非农信贷需求没有显著影响;(2)虽然相比未转入土地农户,转入土地的农户参与农业信贷的比例较高,但其面临的信贷约束更加严重;(3)转入土地农户的信贷金额满足度较低,信贷金额缺口也较大。进一步从土地规模来看,转入土地规模较大的农户其信贷需求更大,信贷约束与金额不满足度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研究表明,土地流转过程中转入土地这一行为会导致农户面临更大的信贷约束问题,应持续加大对转入土地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银行治理、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目前困扰这些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这一问题成因进行了诸多研究与分析.从我国银行治理结构特点的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结合信贷配给理论,对不同治理结构下银行信贷行为进行建模与比较分析发现,银行治理结构通过影响银行信贷选择行为,将会对信贷市场配给程度以及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呈现出“重城轻乡”的二元制结构特点,在这种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城乡个人信贷政策却没有实行差别化,这是造成我国农村个人信贷业务难以推进的主要障碍。目前银行在针对个人办理贷款时都有一些硬性条件,包括面临风险时贷款利率会适当上浮,个人贷款期限以年为单位,要求借款人一定时间内支出与收入比不得超过50%,这些政策和限制性条件对农户贷款并不适用,在为农户办理贷款时应适用新的信贷政策,使其更贴近农户的实际信贷需求。  相似文献   

17.
The Credit CARD Act of 2009 was intended to prevent practices in the credit card industry that lawmakers viewed as deceptive and abusive. Among other changes, the Act restricted issuers’ account closure policies, eliminated certain fees, and made it more difficult for issuers to change terms on credit card plans. Critics of the Act argued that because of the long lag between approval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issuing banks would be able to take preemptive actions that might disadvantage cardholders before the law could take effect. Using credit bureau data as well as individual data from a survey of U.S. consumers, we test whether banks closed consumers’ credit card accounts or otherwise restricted access to credit just before the enactment of the CARD Act. Because the period prior to the enactment of the CARD Act coincided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recession, causality in this case 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establish. We find evidence that a higher fraction of credit card accounts were closed following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s adoption of its credit card rules, but not between May 2009, when the CARD Act was signed, and when most of its provisions became law in February 2010. However, we do find evidence that banks deteriorated terms of credit card plans at a higher rate during this period, especially lowered the credit limits. Among the survey respondents whose bank accounts were closed during that period, account holders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close their own credit card accounts than to have them closed by their card issuers.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快速扩张,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逐步地暴露出来,特别是信贷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控制信贷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是当前各级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心。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实际,针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信用,针对我国信用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的失衡矛盾,迫切需要具有管理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助推作用,通过提高信用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信用供给;刺激引导信用消费,扩大信用需求;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加快信用产品市场化运行,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20.
We summariz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credit derivative markets. We show the role of dependence between individual debtors in portfolio derivatives in a study of implied correlation. The risk of changing dependence structures between stock and bond markets becomes evident in an example of capital structure arbitrage. How credit derivatives can introduce new risks i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overlay” in basket deriv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