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5,(49):F0002-F0002
为正确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机关、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及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资料,国家信息中心将于2006年年初出版发行《2006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9):F0002-F0002
为正确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机关、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及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资料,国家信息中心将于2006年年初出版发行《2006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6,(7):F0002-F0002
为正确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机关、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及相关行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资料,国家信息中心将于2006年年初出版发行《2006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5,(51):F0002-F0002
为正确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机关、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及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资料,国家信息中心将于2006年年初出版发行《2006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5,(43):F0002-F0002
为正确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机关、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及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资料,国家信息中心将于2006年年初出版发行《2006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相似文献   

6.
最近,好几位朋友都建议我看一看电影《疯狂的石头》,理由是这部电影里的大坏蛋是位开发商,据说和我长得还很像。还看到一则消息: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他的朋友,《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宁浩告诉他,这部片子需要一个坏蛋的形象,想来想去,决定用开发商的形象出演这个角色,这样就没有争议了,因为全国人民都知道开发商是负面形象。所以张教授借此机会告诫房地产的从业人员“要低调”,并说低调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17):7-9
中国投资者瞄准海外房地产市场 中国驻马来西亚经商参处消息,据《星报》援引路透社日前报道,总部位于美国的房地产及资本管理公司--仲量联行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在海外房地产市场的总投资额达54亿美元,其中商业性投资40亿美元。机构投资者投资增长17%,其中住宅项目投资飙升84%。伦敦成为中国机构投资者最青睐的房产投资目的地,总投资额达23亿美元;旧金山和芝加哥紧随其后,投资额分别为5.48亿美元合3.65亿美元;悉尼名列第四。仲量联行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和保险公司仍然是最活跃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8.
他们     
《沪港经济》2009,(12):9-9
继9月底爆料有开发商土地储备够其开发151年后,潘石屹再次语出惊人。日前他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声称,中国有一批房地产开发商从来不盖房子,就是“倒土地”。而这些公司的数量大概占1/3。  相似文献   

9.
李骁 《沪港经济》2011,(8):22-23
2010年海尔地产销售额70亿,2011年预计120亿,在《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中位列38位,是山东唯一进入前40强的企业。与此同时,海尔地产荣获“2011年房地产百强企业成长性TOPl0”。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利润转移7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丁 《新财经》2005,(8):98-100
近年来,中国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就是房地产业与汽车行业。与汽车行业的虎头蛇尾相比,大概没有人会否认2004年中国最大的暴利行业属于房地产业。在《福布斯》2004年中国内地富豪榜上,前200人中有64人来源于房地产行业。前20名中,有11位涉足房地产行业。据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调查,房地产业的税后净利润在各行各业中为第一位,比平均水平高5倍,比处于第二的电力煤气行业的利润高1倍;搜房资讯集团策划总监夏亚博士也认可房地产业为近年利润最高的行业这一说法。他对《新财经》表示,尽管目前房地产业遭遇了宏观调控的挫折,但平均利润率仍然能达到30%-60%;一位商业银行行长近日表示,“最次的开发商一个项目做下来,也能实现30%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与世界》2012,(9):34-37
做了20年实业后,把资本全部放到房地产,如今深度被套、资产贬值,这就是温州企业的不想纯粹做实业的悲哀。温州炒房者深度被套,开发商日子也不好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近调查发现,2009-2011年间,在温州高价拿下住宅地块的开发商,按现在楼盘销售价格测算,如今多数只能勉强保本或大幅亏损。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地块资本构成中,大多为温州规模以上的大中型民营制造企业。之前,温州民企大规模进军房地产,出现"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现象,这被视为温州"产业空心化"的主要佐证。与最高位相比,如今温州新房价格下跌30%-40%,地价下降30%左右,令涉足的温州民企备受压力。一位温州大型房地产企业高管认为,做了20年实业后,把资本全部放到房地产,如今深度被套、资产贬值,这就是温州企业的不想纯粹做实业的悲哀。  相似文献   

12.
【英国《金融时报》7月7日】进入2008年之后,广大中小房地产开发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中国政府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与应对通货膨胀压力的从紧货币政策叠加在一起,导致中小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濒临断裂。在开发商与潜在购房者针对房价的博弈中,备受流动性困扰的开发商可能最终缴械。  相似文献   

13.
侯彪 《黑河学刊》2013,(6):86-87,192
随着全国楼市的严格调控,部分地区出现了房地产开发商大幅降价进而引发已购房者的退房潮。一般认为,从意思自治、自负其责的角度考虑,已购房者退房是没有道理、没有法律支持的,房地产开发商拒绝退房是没有问题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大幅降价行为是一种价格歧视,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应按照《价格法》等法规,对开发商的这种行为进行严惩。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郭安元 《特区经济》2009,(2):119-120
2007年9月27日中央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实质上是国家新一轮产业大调整的开始,开发商对此认识不足,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2008年8月28日中央政府颁布了《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第一次使土地管理和金融管理结合到一个文件,表示了政府在房地产领域控制金融风险的决心和力度。开发商应正确领会。  相似文献   

15.
《山东建设》2005,(18):26-26
8月中旬,央行在其公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表示,很多房地产的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因此可以考虑取消,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报告一公布,房地产市场一片哗然,开发商更是“人人自危”。对此,建设部新闻发言人23日明确指出,国家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16.
史秋实 《新财经》2011,(10):92-93
投资“餐桌”早已不是个体行为。据媒体报道,去年前9个月,中国西南城市重庆大约有2850位公司老板扩大经营范围进入与农业有关的产业。其中大约有300位房地产开发商。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6,(1):27-27
自从中央对房地产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后,银根抽紧、贷款不易。上海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有项目缺资金,而海外一些基金公司却有资金找不到好项目。为了促进海外基金和上海房地产企业合作,由《沪港经济》杂志社和基强联行联合举办的“海外基金与上海房地产市场”研讨会日前在上海新天地亚力山大会馆举行,6家海外基金公司和30 家上海房地产企业的高官参加了研讨会。基强联行投资管理(中国)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这就是“121号文件”。“121号文件”如同在房地产市场投入一枚重磅炸弹,引起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专家和商业银行各方的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9.
2007年胡润百富榜公布,富豪这个话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房地产开发商成为富豪榜上最风光的人物,40位最富之人中有15位是房地产开发商,位列前10名的富豪中则有6名富豪从事的是房地产业,引来舆论一片哗然。同样是富豪,比尔·盖茨和袁隆平等人受到世界民众广泛尊敬和爱戴,有新闻报道说,“袁隆平被列为名誉首富”。确实,“袁隆平超过1000亿元的身价,足以让富豪榜上的其他人黯然失色。”何以地产商成了富豪就遭到骂声一片?  相似文献   

20.
限购令让购房者、开发商再次进入了新一轮的博弈周期。 百城房价3月涨幅缩小 近日.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2011年3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下称《百城价格指数》)出炉。数据显示,2011年3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38元/平方米,较上月上涨0.59%;其中82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两个城市与上月持平,16个城市环比下跌。涨跌幅在1%以内的城市数量其有7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