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2.
冯桂芳 《魅力中国》2009,(21):190-191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农村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分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环境污染给农村、农业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加强农村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直面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应该引起重视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望 《开放潮》2004,(7):18-19
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农业生产造成资源污染及土壤污染,村镇设施滞后产生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缺位造成工业污染……各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和食品链污染等渠道,最终危及城市人口。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指标同时涵盖着环境指数与健康指标。“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事关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再不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势必导致灾难性的恶果。这并不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5.
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晞 《亚太经济》2004,(4):77-78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已是形势所趋。我们应顺应国际社会税收生态学变化的趋势,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我国的生态税收体系.及时采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分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环境污染给农村、农业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加强农村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12,(5):60-60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这五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城乡统筹发展综合得分达到90.1分,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在全省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  相似文献   

8.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前陕西省渭南农村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提出推进渭南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林永健 《开放潮》2004,(7):28-29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远不如城市 近年来,福建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避免了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提出建设生态省的问题后,全省的生态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远不如城市,城乡生态环境协调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兼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目标的发展道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此相对应,确立“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必须立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将基于这一认识,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思路、目标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重国 《发展》2000,(7):39-40
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农村能源问题解决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在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时对农冉能源建设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把农村的环境建设好,广大农民群众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居乐业。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亓娜 《辽宁经济》2007,(7):20-20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措施来达到环保目的。如何有效地开征环境保护税已成为国际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兴国之本、强省之基、富民之策。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发展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代人的长期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然而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显得力不从心,其缺陷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黎志强 《发展》2010,(3):33-33
在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农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市场广阔,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能够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带有革命意义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要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之相伴随,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既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生态环境退化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传统的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则跳出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福建省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以龙岩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在龙岩市农村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和适应性,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阐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不仅是农村经济要得到新的发展,农民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富裕,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体制得到完善,生态意识得到提高。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制度缺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为此,必须从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20.
韦琪 《魅力中国》2010,(7X):242-24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贵州农村的建设也越来越加快了,但是贵州农村原本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恶化的生态环境影响农民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恶化的环境使农村的和谐稳定受到威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无法加快。本文从施奈博格生态学理论来分析贵州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和对如何解决贵州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贵州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