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天地》2008,(6):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即起诉条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附带民事诉讼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有明确的被告人;  相似文献   

2.
刘恒睿  程心怡 《商》2014,(50):199-199
刑事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很长时间以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视为刑事司法活动的客体。犯罪是任何一个阶级社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纳入人权保护的视野,积极寻求刑事司法中抵制国家权力,保护被告人权利的方法和规则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关注的目标和研讨的热点。本文从被告人保护的现状出发,探讨去除被告人犯罪化标签的意义,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认罪、道歉、赔偿等方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国家司法机关对加害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一种司法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修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受到的伤害以及恢复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刑事被害人或被害人的近亲属(以下简称刑事被害方),在公诉机关对刑事被告人提起公诉前或提起公诉后,放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选择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商》2015,(30)
<正>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刑事证明标准是指刑事证明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需达到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的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  相似文献   

6.
《商》2015,(3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活动也变得愈加的活跃和复杂,涉及财务会计的经济案件数量日趋增加,这也给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司法会计是司法机关审查复杂经济案件的重要手段和技术,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司法会计活动主要有司法会计检查、司法会计鉴定和司法会计检验、司法会计文证审查四类。文章以我国司法会计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司法会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司法机关财务管理改革的趋势,分析完善我国司法会计体系的对策,以期为司法机关正常履行职能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司法机关存在的制度上的缺陷的分析,探索司法机关无法独立行使权力的体制原因,从而试图从体制上解决司法独立的问题,倡导改革司法机关的人财务管理体制,消除行政机关在人财物上对司法机关的影响;加强对司法机关人员权益的保障,建立法官和检察官的保障体系,确保法官和检察官不会因为秉公执法而受到损害;建立新的司法管辖区域,将司法管辖区域和行政管辖区域做出区分,避免因地域上的亲近而造成行政权对司法权的渗透,影响到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相似文献   

8.
郑修站 《商》2014,(11):210-210
当事人刑事和解,简而言之,就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与被害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协商后达成和解而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司法模式。当事人刑事和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刑事诉讼宽严相济政策,保障当事人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是一种新型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协商一致并达成协议后,国家司法机关减免加害人的刑事处罚来实现。其起源于加拿大,流行于欧美国家,有着传统做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近来来,该理论引进我国,并取得了法学界的认同,并在某些地区的司法实践中得到初步的尝试,我国应该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刑事辩护制度的内涵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三大职能之一的辩护,系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方的指控进行的一系列反驳和辩解的诉讼活动.辩护权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为保障辩护权,必须要有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即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人权受到空前尊重的世纪。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是人权领域的重要内容。刑事诉讼涉及到个人的财产、自由甚至生命,因此人权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重视。刑事司法权利不仅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且对国家、社会和每个人都有保障作用。本文对人权、人权与刑事司法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超  狄青 《消费导刊》2012,(3):155-159
公诉是一种公共利益性质的诉讼。公诉权应当被理解为代表人民提请法院追究刑事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或在一定条件下终止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张燕 《商》2012,(9):143-143
我国2005年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国内学界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已经有所研究,2013年1月起生效实施的《刑诉法修正案》中新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规定,又引起了对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再一次探讨。鉴此,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司法现状,分析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执法实践中,各地都相继建立了与司法机关的双向移送制度,由于通常情况下商业贿赂的数额较大,普遍达到刑事追诉标准,因此,工商部门发现商业贿赂后,一般都需移送司法机关立案调查,行政处罚的对象主要是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行贿方。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对行贿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1)
博某某张某某杀人案件因涉及本国敏感政治问题和涉外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司法机关对此案以故意杀人罪对薄某某起诉和定罪,定性准确,巧妙地避开了敏感的政治问题;此外,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量刑妥当,给了各方以合理的答复与解释,合乎人情,合乎法理。本文就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透过中国司法机关对敏感案件的定性与量刑,体会中国法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范晓婵 《消费导刊》2009,(9):145-14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中国化的恢复性司法制度,其基本价值是一种追求受害人、被告人和国家利益的"三赢"的诉讼方式。这为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这一制度在我国已有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进一步研究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事抗诉权是检察机关认为法院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而请求法院重新审判的权利,其本质属性是刑事诉权而非法律监督权。现行刑事诉讼法将刑事抗诉权定位为法律监督权不利于保证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维护法院判决的稳定性。从诉权的角度解构刑事抗诉权,应当明确区分检察机关对未生效判决的上诉权舜口对已生效判决的抗诉权,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7月国务院颁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以来,如何建立与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研究的课题.嘉定区烟草专卖分局在如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实践应用,有效打击涉烟犯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我国的立法实践来看,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体系中,仅靠被害人自助和求助于被告人补偿目前还很不现实,需要首先在补偿对象及条件、补偿金来源、补偿机构的设置、补偿启动机构及方式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国家补偿制度,同时完善社会援助机制,这是解决目前被害人不利处境的主要途径。此外,还需完善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使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商》2015,(5)
大陆法系国家的观点普遍认为德国的刑事诉讼程序是讯问制诉讼模式的典型。在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各项权利保障方面,有非常多的优点和值得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在被告人获得辩护权利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德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律师职能定位更加明确,权利保障等内容也更加全面。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制定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