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新兴经济体尤其是电子商务对支付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升级,催生了大量支付机构的出现,并逐渐成为支付市场中活跃的、颇具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银行机构而言,支付机构与其在支付领域、支付产品、支付手段和支付渠道中既有趋同性,又有异质性,彼此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本文以电子支付为切入点,从电子商务的视角比较分析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在支付服务方面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尤其是探索二者差异性的表面特征与本质原因,对预测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映霞 《会计师》2013,(11):68-69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异同点分析,阐述了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应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取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具备了从事支付业务的资格。支付机构进入支付服务市场,增加了服务主体和支付渠道,打破了银行专营支付服务的局面,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机构和银行在支付服务方面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生,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本文根据现有制度规定,立足支付机构市场定位,对支付机构和传统银行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并对两者间竞争与合作的方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3,(21)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异同点分析,阐述了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应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5.
张雁 《海南金融》2013,(7):86-88
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是重要的支付服务提供者,相关服务和产品有区别也有联系,有竞争也有合作,有业务趋同性也有业务异质性。本文从促进支付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提出促进两者支付业务共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发展快速,不断延伸和拓展着传统上以银行为主的支付结算服务,细分了市场,弥补了银行服务的不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在手机支付领域、线上与线下支付相结合等领域,非金融机构支付也出现了许多创新应用。但非金融支付机构面临的竞争加剧、管理、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是既合作共生,又相互竞争的关系.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电子商务市场开拓上能力明显强于商业银行,但大型商业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算手续费具有定价优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除了支持多家银行接入,方便不同银行的客户外,在支付到账时间、支付安全、资金安全、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都不如商业银行在线支付.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差别化经营,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标准化在线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8.
非金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敏 《金融会计》2010,(12):29-32
近年来,我国从事专业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发展非常迅猛,拥有的客户数量、交易金额、客户备付金呈现出飞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在人民银行办理支付服务登记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已达260家。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繁荣支付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时代发展进程中,非银行支付机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新兴支付产业,并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零售支付领域的主力军。同时,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少数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用户优势,锁定我国零售支付市场交易地位,形成垄断发展趋势。垄断引起了不正当竞争,扰乱了支付市场秩序,因此,银行机构应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加大创新力度,破解垄断格局,以维护支付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支付服务作为银行传统服务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以第三方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供给主体的新业态。作为新生事物的非银行支付在提高支付服务便捷性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支付便捷性的漏洞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支付转移机制的信心。本文基于支付机构之间业务合作客观现实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从备付金互转角度管住支付机构业务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准入管理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支付服务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本文从山西省监管实践出发,梳理了准入监管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支付机构借助自建的支付系统并连通多家商业银行网络接口,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较好地满足了零售支付市场服务对象多、单笔数额小、交易频率高的支付需求.支付机构的蓬勃发展是金融深化、技术进步、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我国支付体系的有效补充.本文主要针对支付机构在互联网支付业务中的跨行资金清算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支付机构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支付机构的快速发展对活跃支付服务市场、方便社会公众资金结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支付机构业务的扩大和规模不断增长,产生了巨额的客户备付金,而客户备付金管理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近期爆发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风险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基于此,本文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银行跟踪监督体系、完善系统监管功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非金融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迅速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呈几何级乘数发展,甚至延伸到乡镇等基层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支付机构收单业务的违规行为也日趋严重,违规形式朝多样性、隐蔽性、高科技化发展.如对支付机构的违规行为不加以遏制,则无法引导银行卡收单市场向健康、有序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发展,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水平将走向下行通道,更无法应对支付行业国际化的严峻形势.本文结合目前支付机构银行收单业务的违规乱象,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支付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支付机构因创新力不足和市场份额较低,导致长期经营亏损,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将面临兼并、重组的浪潮。同时,随着监管政策趋严,监管机构将注销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或严重违规行为的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要求支付机构退出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因此,研究建立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是完善我国支付机构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从退出边界、方式、现状、问题等方面对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我国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蓝欣 《青海金融》2021,(2):26-30
近年来,随着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加速推广,日本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逐步形成.本文在阐述日本非现金支付市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日本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框架,包括法律体系、监管机构及主要监管内容,并对其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最后,文章归纳了其对我国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细分了市场,弥补了银行服务的不足,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但通过调查发现,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问题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支付服务市场发展迅速,进入湖南支付市场的支付机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如何对支付机构加强管理,规范引导,作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发放,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获准从事支付业务,成为支付机构。面对日益庞大的支付机构市场,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支付机构监管之路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支付机构的监管现状,分析了当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支付机构监管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尚睿  吴晓芳 《甘肃金融》2016,(10):17-20
支付机构是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非金融机构,业务类型涵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文章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立的以人民银行为主的监管框架下,加强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明确监管理念,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监管手段,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