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度事件     
海外藏家高价换手加速中国当代市场运行目前国际艺术市场绝大部分是被西方的收藏家、批评家和策展人所引导。市场火爆的中国当代艺术更是如此,当代艺术在国内举步维艰之时,本身就发端于西方体系的这些作品被海外藏家一眼相中,低价购进了大批作品,在他们清单里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是最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针对私人收藏家管艺所做的个案研究,旨在了解并分析他的收藏体系和重要线索。通过回顾管艺成长的生活背景,分析影响他个人观念并最终导致他开始艺术收藏的主要事件,弄清楚他收藏艺术品的原因:同时通过研究他的收藏原则、收藏主题和他对当代艺术文献馆的运营,对比其他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凸现他与众不同的自主意识。通过研究发现,管艺收藏的当代艺术已超过了国内外近十家著名美术馆所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他以浙美线索和′85—′89观念艺术为主线索,以大尾象工作组对空间慨念的实践、中国当代艺术的三个资源,中国性及绘画性、理性智慧与感性经验、社会主义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等为分支,凭着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知建立了他的收藏体系。管艺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角度,可以说为美术史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他的收藏不仅为中国当代艺术保留了一条命脉,也为人们重读历史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3.
《致富之友》2010,(2):54-54
专题前言在这个"和收藏家对话"的专题中,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每月一次,访问来自不同背景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试着从他们的收藏中抽丝剥茧,去了解他们收藏的动机、历程,以及在建立自己收藏过程当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体会,毕竟,要用钱买的东西,没有人会不认真,既然有人已经在众人之前做过了功课,我们何不向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4.
吴澄 《致富之友》2012,(2):32-43
随着比利时藏家尤伦斯夫妇在今年的藏品"抛售"新闻中渐渐淡出媒体视线,中国当代艺术收藏领域中的国外藏家群体中剩下希克没有太大的动静。他于1997年举办的"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在今年年末之际将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家奖授予了评论家及诗人朱朱,后者获得了8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该奖金作为研究经费将辅助获奖者完成提案中所涉及的写作项目。CCAA还将为该项目提供出版资源。(图1)自2008年的经济危机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两次遇冷,尽管今年的当代艺术局面更加让人看不清楚,譬如周春芽与岳敏君的上位与跌落既理所当然又属个案性质…人们对当代艺术市场的信心虽愿意且应该持有,但是鉴于它本身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当初花了大价钱抢购而来的艺术品到最后堆在仓库成为无用品。乌里·希克在中国生活了许多年,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艺术的日新月异。他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最丰富的收藏家,没有听说过他作出类似英国画廊主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与比利时藏家尤伦斯夫妇批量性质的出售私藏的行为,"我并不关心收藏后的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既然希克强调自己的收藏是按照记录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进行的,那么在此际观察并且适度研究一下他的收藏体系,或许能从中得到更多关于当代艺术收藏的启发与认识。  相似文献   

5.
《致富之友》2010,(10):54-63
论坛一收藏亚洲当代艺术:收藏什么、何时收藏、如何收藏?收藏亚洲当代艺术之公共收藏侯瀚如(主持人):如果一个社会最好的艺术创作不能够被专业人士和观众接触到,只是作为有钱人的玩物,是很不健康的。这个也涉及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自己当代文化的公共记忆如何保存的问题。今天中国和亚洲艺术在全球地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北京保利2008秋拍定于12月初举行。保利现当代艺术部在本次秋拍中将推出四个专场:中国新锐艺术专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国现当代艺术日场和中国现当代艺术夜场。通过对全球经济形势和艺术品市场现状的审慎分析和考量,保利在专场设置、  相似文献   

7.
并据现场观察,国内的买家也开始加入到对日本、韩国当代艺术品的购买行列之中,成为日、韩、印度、巴基斯坦拍品价格获得较大抬升的原因之一。而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收藏家也早就介入到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这样一来,亚洲当代艺术市场便会形成良好的互动,这种互动使得市场的亚洲概念更加完整,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8.
艺术博览会,可以说是艺术市场的一个特殊环节。在专业术语上来讲,它属于一级半市场,即处于"一级市场"画廊和"二级市场"拍卖行之间的一个平台。从1967年德国科隆创办世界第一个艺术博览会开始,到1992年,中国出现最早的艺术博览会,即香港和台北先后创办艺术博览会,艺术博览会业有了长足发展。时至今日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和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和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ARTTAIPEI"。  相似文献   

9.
每个收藏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收藏方向和收藏的原因,但对Eloisa Haudenschild来说,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动机再简单不过:这些艺术家都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致富之友》2010,(4):98-99
2010年4月即将迎来中国大陆重要的画廊博览会——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和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ShContemporary)一起,这三家博览会成为大陆最受瞩目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在经历近两年的全球艺术市场萧条后,国内的博览会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局势呢?它们又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1.
杜卡 《致富之友》2009,(11):44-51
受人尊敬的美国医药学家、出版人、艺术收藏家和慈善家阿瑟·姆·赛克勒博士(Dr.Arthur M.Sackler),收藏志趣既深且广,被称为"现代美第奇"。但私人收藏终究只是一个过程。赛克勒生前辉煌宏伟的艺术王国,大部分早已进入博物馆成为公众赞叹的对象,同时也仍有相当规模的艺术品在拍卖官的小槌下一件一件离散开。这些曾经带给他乐趣的艺术品继续着聚散离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资讯     
《致富之友》2011,(5):108-110
首届独立动画电影论坛4月10号下午2点,首届独立动画电影论坛新闻发布会于北京798艺术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行。首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由皮三、董冰峰联合策划,北京互象动画有限公司,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协办,日本Madhouse动画制作公司等作为"国际合作"部分,重在挖掘、整理中国内地优秀独立动画创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与公众、专业界与国际交流平台的资源链接。  相似文献   

13.
一则新闻     
大年初七就收到苏富比的电子邮件.宣布他们今春的重要拍卖“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惊诧于尤伦斯终于在出售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之后,又开始着手于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出手了。但毕竟距离4月3日还有一段时间.只当这个邮件是众多新闻之一.没有太在意。  相似文献   

14.
据Artprice年度报告称,2009年当代艺术成交量和成交额均有下降,人们的投资和收藏倾向转为更稳定保值的古典及现代艺术。从全球艺术品拍卖数据看,当代艺术的成交额从2008年占全球艺术品拍卖总额的16%下降到2009年的10%,早期大师作品从6.8%上升至12.5%,现代艺术从44%上升至48%。去年法国伊美·圣.罗兰藏品的天价拍卖,伦敦佳士得拍出的4270万美元的拉斐尔素描《缪斯头像》,纽约苏富比拍出的3900万美元的安迪·沃霍《200张一美元》都在清楚地告诉我们市场正在回暖,但有当下的收藏趋势。也由此,TEFAF成为了本季最亮眼的焦点,Armory Show凭借纽约艺术中心的优势及自身扎实的根基安全着陆,而同样历史悠久的Arco却面临着内因和外因的双重夹击。  相似文献   

15.
《艺术与投资》:作为解放后国内整个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上海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见证人,请您简略谈一下艺术市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波动阶段。蔡国声:解放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几经波折。上海以前确实是中国收藏的中心,无论是古代书画、  相似文献   

16.
杜卡 《致富之友》2009,(8):60-62
五年前的200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首次推出以"亚洲当代艺术"为概念的拍卖专场,当时放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专场。2006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独立构成专场拍卖。2008年春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亚洲当代艺术又进一步首开夜场拍卖,获得市场认同。今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夜场,拍出了超过1.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以价值计算的成交率达到98%。在这个年景,能做到这个成绩,不易。在上述一连串的市场推进背后,离不开张丁元和他团队的努力开拓。他们在拍品构成上,逐步从早先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的面貌发展为整合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当代艺术均衡绽放的亚洲图景,在建构完整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版图的推展中,挖掘出各个地域丰富充沛的文化思辨与整合力量,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亚洲艺术拍卖专场。近日,张丁元来北京做短暂停留,并接受本刊专访,言语中透出定见。  相似文献   

17.
杜卡 《致富之友》2009,(3):18-25
阿布拉阿之艺术大奖(Abraaj Capital Art Prize)的揭晓,也将成为2009这些艺术盛世的亮点之一。还有全球艺术论坛(Global Art Forum)届时也会邀请顶级的收藏家、媒体记者、评论家和艺术家一起研讨各项议题。迪拜艺博会总监约翰·马丁说:"在全球经济非常低迷的气氛下,最好的画廊仍然需要在国际上曝光,而且必须抓住迪拜艺博会这个平台的优势,以适应区域和国际收藏圈的变化。"迪拜博览会正在促进阿联酋成为国际艺术界沟通交融的地方。在过去两年里,迪拜艺博会目睹了来自世界各地艺术收藏家、艺术家、艺术商人、策展人和评论家以及艺术爱好者的到访参观,而且数量增长强劲。2009年,来迪拜博览会之同时还可以去多哈新开馆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观摩,并有同期举行的沙迦双年展。迪拜艺博会希望能吸引超过5000位海外游客,比2008年翻倍。  相似文献   

18.
当代艺术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着日益煊赫的角色。艺术的经济力量体现于:——国际拍卖中的天价成交——日益增长的博物馆数量——艺术已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当代艺术潜力巨大已是公论。上个月的香港拍卖数据显示,65%以上的买家来自中国大陆。我从事收藏已逾二十五年,希望能够与你分享我关于藏家、收藏和藏品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杜卡 《致富之友》2009,(9):42-49
当2006年纽约苏富比举行中国当代艺术专拍,全面点燃市场行情之后,国际当代艺术市场的交易情况也越来越多反应到新闻中来。这些消息,多为直接报道成交情况,往往看到的是一连串的数字,而作品本身的社会根基和艺术价值却乏人问津。事实上美国如何把艺术及市场的中心从巴黎拉到纽约,如何确立当代艺术的美国话语权以逐步取代现代艺术,还有艺术家和艺术品背后的掌权者们——画廊、拍卖行、美术馆和媒体等生态链是如何有机配合的,才是造成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变动的关键。而当以美国为牵引的这一套当代艺术史发展逻辑已经几乎穷尽其自身的可能性时,中国作为东方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又会对挑战与机遇如何反应呢?让我们先从战后当代艺术市场的源起开始看起。  相似文献   

20.
国内艺术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画廊数量的不断增多,必然促使买卖双方对交易和宣传平台的需求量增大。2007年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尤其热闹: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以下简称中艺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艺术北京)、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