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时常发生 ,因此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一、关于试用期试用期条款属于法定可备条款 ,它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协商约定的以便双方做出符合自身特点与利益的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考察期限。在试用期间 ,双方都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终止劳动关系 ,这样可使双方免去劳动合同正式生效后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的试用期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虽然,《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在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的试用期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权益易受到用人单位的侵犯,所以保护试用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宇翔 《广西电业》2004,(11):54-55
就业工作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法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都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它也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掌握一定的劳动合同知识。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从该法施行之日起,凡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凡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管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的建立、持续、解除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而这种管理必须以国家的劳动法规政策为依据,依法而治。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劳动争议发生的数量也在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法制办于2008年5月8日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14种情形是:  相似文献   

7.
林嘉 《施工企业管理》2007,(12):112-114
新意一:明确了立法宗旨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一个纲领性问题,最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之说并不意味着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保护或者排斥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只是强调在双方合法利益保护的基础上,对劳动者给予倾斜保护,不会导致劳动合同双方主体的权利失衡。另外,劳动合同法第1条规定了"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也强调了对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新意一:明确了立法宗旨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一个纲领性问题,最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之说并不意味着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保护或者排斥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只是强调在双方合法利益保护的基础上,对劳动者给予倾斜保护,不会导致劳动合同双方主体的权利失衡.另外,劳动合同法第1条规定了"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也强调了对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律师问答     
读者提问: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的金额如何计算?《劳动合同法》对于高收入人群的经济补偿是否有特殊规定? 律师回答: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一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按半个月计算。这里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劳动合同法》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劳动合同法》单方面保护劳动者,对企业的发展很不利。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确实有很多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规定,适当向劳动者作了倾斜,毕竟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但是,《劳动合同法》在侧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重视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比如《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  相似文献   

11.
栾军 《现代班组》2009,(8):37-37
高中毕业的白亮进城后很快就谋了份工作,在“鼎天”汽车修理集团公司学习汽车修理,成了一名机修徒工。他跟“鼎天”公司签订了6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对学徒期限和试用用期限都进行了约定。其中,试用期为6个月,学徒期为1年。在“金融危机”这样大环境的背景下,还找了份能学技术的工作,白亮很知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情形,《劳动合同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这一权利。本文从概念、特征、形态、法律效果以及立法意义等方面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总结,明确肯定了法律赋予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的现实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体面劳动的机制,也存在着这么一种常态:由企业单方面向劳动者定待遇,不尊重国家的有关规定实施工资标准,资本与工资严重分离,不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随意扣押劳动者身份证或其他证件以及随意定押金,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心所欲地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正式生效。该法是针对现行的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制定出来的,《劳动合同法》有几个较突出的特点:一是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新法在书面劳动合同规定得非常明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内要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否则从第二个月开始就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二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相似文献   

15.
王栋 《中国石化》2012,(6):27-28
企业规章制度是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是企业内部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是职工行为的准则。《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可见,对于企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是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它在公民的劳动权和用人单位的企业责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行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构建和发展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小朱同志咨询:我高中毕业后,来到这家木材加工厂上班,并签订了劳动合同。木材加工厂的工作岗位多是重体力劳动,由于我刚出校门又身单力薄,虽然几经调整工作岗位,但还是感到身体难以承受。3个月后,企业以我不能胜任工作为由,与我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通知与我解除劳动合同后,随即按实际工作日给我结清了工资。当我去向企业请求经济补偿时,企  相似文献   

18.
"现在将我辞退,单位就应该按每月1200元给我发放工资,这样的要求不过分……"侯倩据理力争。 "你看好了,劳动合同中就是这么规定的,试用期800元,试用期满后才1200元,试用期没满,你要哪门子的1200……"单位也有根据。  相似文献   

19.
县供电企业用工形式一般有4种:国家合同工(全民工)、集体工(兴办集体企业留下的产物)、农电工(现三新公司员工)、社会化用工(劳动派遣及非全日制用工)。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分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等3种合同。依此类推全民工、集体工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农电工应签订固定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及2008年9月18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其立法背景缘由,主要是为了归避两种行为或现象,一是明目张胆式的用工干脆不签劳动合同;二是阳奉阴违式的签订劳动合同但合同期限短期化。为解决这两种现象,《劳动合同法》站在保护弱势者即劳动者的一方,其第14条第3项明确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