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名人之初     
古希腊最有智慧、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苏格拉底曾开馆授徒。开学第一天,他对所有的学生说:今天只学一件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每人将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直到300次,以后每天也要这样做。当时学生们都笑了,都甩了至少300次。  相似文献   

2.
去年,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我读完了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据说这本书是王岐山同志离开北京市长岗位时向领导干部推荐的一本书。读了一遍后,感受颇多,其中关于记载陈廷敬处理两枚铜钱的故事更是令人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一家著名的大公司招聘清洁工,一位年轻人经过考试和示范,被录取了。第二天,这位年轻人准时来到公司上班,他被分配负责清扫卫生间,工作又脏又累,他并不情愿,只是为了生计不得已而为之。他换上工作服,戴上大口罩,弄湿抹布和拖把,很快就把卫生问清扫一遍。经理看了看他,转身拿了一只玻璃杯,打开洗手池  相似文献   

4.
钢铁的光芒照耀着工地清风从远处的山外吹来翻开手中的课本在工地上教几个孩子读书的日子我常赶在日出之前坐在工地早读读工地上起起落落的号子读劳动者质朴的汗香读铁塔一节一节刺破天空读一台一台机组站成万人的期望劳动的人们昼夜不息在工地上穿梭坚韧的精神向外延伸天车和吊车像农民手中的锄头忙碌着歌唱着大人喊醒睡觉的孩子们穿衣吃饭然后赶往一间教室的学校孩子们背着书包跑着跳着欢快得像我早读的喉咙不知不觉一本书读了大半农民读庄稼建设者读工地千遍万遍不厌倦我打开课本讲课时不忘对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坐在工地早读@阿平$河北…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将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放到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区和比较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放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取掉,并把顶棚也打开。结果这辆车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  相似文献   

6.
印错的杂志     
19世纪末,美国人理查德订了一本叫《智者》的杂志。他接连看了几期,对杂志的内容、设计、印刷等都很满意。这天,新的杂志到了,理查德拿起来翻看。可没翻几下就发现有几个页面没裁开,他抱怨道:"这么畅销的杂志竟然犯这种低级错误!"随后,把杂志丢在了一边。晚上,理查德实在无事可做,忍不住又拿起杂志:"何必计较这点小小的失误呢?干脆自己动手裁开得了。"当他裁开连页时,发现中间一节又被纸糊住了。理查德郁闷了,心想:这杂志可真糟糕,等我看清糊纸下面的字,一定找他们退换。谁知,当他掀开糊纸,上面竟印着几行大字:"感谢您帮我们更正错误,请把这本杂志寄给  相似文献   

7.
李奶奶的孙子全家东要结婚了。大喜的日子定于2004年元月15日。老人发话说:“到时非把喜事办得热热闹闹不可”。李奶奶今年78岁,是上林县大丰镇丰岭路最爱找乐儿的老人,更何况是孙子结婚呢?临近喜期,一切操办就绪,可李奶奶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屋里屋外瞅了个遍,愣是想不起啥来着。直到一天晚上,她打开电视机,才恍然一拍双脚:“咋把录电视这挡子事给忘了。”李奶奶把录像叫“录电视”。原来,她有两个女儿嫁到县公安局和供电公司单位里,老人常常去两个女儿家转悠。她发现,单位年轻人结婚时兴录像这玩意,她很是眼馋,并立下心愿:等孙子全家东办喜…  相似文献   

8.
打开微信,似乎从来不会失望,总有几篇朋友转发来的文章让人一读为快,读完之后,心灵激荡。微信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影响着社会,成为继博客、微博之后一个后来居上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9.
把门锁好     
南美某国家的一个动物园为新来的袋鼠修建了一个一米高的围栏。可是第二天人们发现这个小家伙居然在围栏外面蹦蹦跳跳。于是工作人员又把围栏加高到两米,可小袋鼠同样又跑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管理沙龙     
《中国煤炭工业》2007,(5):32-32
大官吃饺子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  相似文献   

11.
房产改革困境的原因分析 下面试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来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改革所处的困境。当翻开西方经济学第一页的时候,就会发现西方经济学的所有理论是建立在两条假设的基础之上,第一条假设就是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如果没有这条假设所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都将是不成立的。那么什么是理性的经济人呢?理性的经济入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我们每一个人每天从事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蒋平 《中国石化》2005,(1):70-70
挚友阿德,身体一向很好。但自从当了领导以后,经常感冒一起初,他没有在意,以为是年纪大了抵抗力下降的缘故。直到有一天,一位医生朋友造访,发现问题就出在他身边的环境上:从居所、小车再到办公室、会议室,空调机都是如影相随,看似温暖如春的环境实则成了细菌繁衍的温床,每时每刻与这些病菌打交道,危机四伏,焉有不生病之理?!在医生的建议下,阿德一改常年累月的“空调依赖症”,每天早起和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迎接阳光。  相似文献   

13.
意外启迪     
<正> 这一天我又在外面闲逛,回到家里时,父亲正在忙院子里的活。突然,他发现一只小鸟落到树下。他想这个可怜的小家伙肯定是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的。于是他找来梯子想把  相似文献   

14.
一家著名的大公司招聘清洁工,一位年轻人经过考试和示范,被录取了。第二天,这位年轻人准时来到公司上班。他被分配负责清扫卫生间,工作又脏又累.他并不情愿,只是为了生计不得已而为之。他换上工作服,戴上大口罩.弄湿抹布和拖把,很快就把卫生间清扫一遍。  相似文献   

15.
近期,在<中国企业家>杂志2007年第14期上读了<危险基因>这篇文章,作者称"发现了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四大'基因缺陷'."文后并附两个案例<顺驰"骇客"之败>和<一个人的三九>,读完后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6.
设计大师很忙 比政要忙,比商要忙,比明星忙——两周前开始约谢建军,直到采访前一天下午才确定次日的见面,中间历经了无数可能与不可能,彻底打消了我对设计师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观念。直到在环球大厦谢建军的会议室见到他,才觉得他不是“忙”而是“吝啬”,轻易不肯把时间许给谁。所以我此行不是专访,更像拜访,拜访一位设计大师的一个下午。  相似文献   

17.
正推荐书目:《爱你就像爱生命》作者:王小波李银河出版时间:2013年5月内容简介:王小波是一个既浪漫又专情的人,他写给妻子李银河的书信每一篇都像一件艺术品,他的表达除了对李银河个人的感情外,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国内首次成书的王小波、李银河书信独立版本,书中收录的情书篇幅比过去公开过的书信多出一倍。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猝死于家中打开的电脑旁,病因是突发心脏病。转眼又是4月,他已去世已12年。我没有系统读过他的书,只买过他的两本书《我的精神家园》和《爱你就像爱生命》。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9.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岁死了父亲,四岁跟着改嫁的母亲到了山东淄州长山县(今邹平县)朱家. 范仲淹在一座山上的破庙里读书,每天早晨晚上,读书的声音特别大,所以山里的和尚都认识他.他每天只煮一盆粥,粥凉之后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一点姜蒜,拌一点腌韭菜,就开始吃,吃完之后继续读书.后来,范仲淹到应天府读书,继续保持这一习惯,有个"官二代"看他生活清苦,出于好意,就送了些美食给他.他却一口不尝,"官二代"埋怨他,他说:"切粥割齑的生活我过惯了,我怕吃了你的美食,往后就咽不下粥和咸菜了!"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看上去很平凡,就像我们身边的空气一样,你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是,若是拨开这层素朴的外衣,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翻开的是一本装帧简朴的书,而里面的内容是如此地令人百读不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