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28)
互联网金融监管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对互联网金融不能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而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式,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效金融监管是有效金融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有效金融制度的必要条件.阐述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措施,对建立有效金融制度和实施有效金融监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不断冲击着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互联网社会。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风险问题,造成了金融安全隐患。因此,对互联网金融应实施监管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金融监管机构的共识。本文以余额宝的发展现状和监管作为主要内容,在考察余额宝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其进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986年英国开启"金融大爆炸"以来,金融消费者保护逐渐成为英国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并因此创建了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建立了金融督察服务计划、金融服务赔偿计划并使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成为立法的重要内容。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鉴于我国历来都重视通过金融监管而非直接赋予金融消费者相关救济手段实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的,因此当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应努力从英国等国家吸取经验,逐步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实现我国金融乃至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璇 《商场现代化》2018,(21):102-103
所谓的金融开放,其表现在金融交易、组织和市场的国际化。自中国市场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过渡期结束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准备全面开放,这是中国金融业繁荣的机会,满足我国长远发展利益,同样的,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金融监管应适合于开放的需求;其二,金融监管不该变成中国金融业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以及金融革新的绊脚石。所以,判辨金融开放对中国金融监管的作用和它的对策,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金融发展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总是交替出现。针对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应完善法律体系以投资者的利益;对于活跃市场的金融创新应侧重于鼓励;对规避监管所产生的金融创新,监管部门应首先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增强监管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7.
后经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对各个区域都将产生影响,亚洲要参与全球金融改革,推进区域金融一体化,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银行业信誉.东盟与中日韩(10+3)金融一体化,可以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合作、经济复苏和经济一体化,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东盟与中日韩经济复苏目前面临着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对金融改革作出承诺,对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二是把重点放在金融监管方面,特别是在企业法人治理方面要进行调整;三是成立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目标框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朝华 《商业研究》2005,(18):107-110
金融结构变迁要求具有动态适应性的金融监管制度,在金融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动态的调整金融监管制度能控制金融风险,增强金融系统的资金配置效率并促进金融结构的变迁。目标金融监管制度应具有前瞻性、经济可行和一定的弹性,我们应当以金融结构变迁为基础,逐渐从以行政干预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过渡到以行业自律为主、行政干预为辅的监管结构;从机构监管过渡到功能监管;从分业监管过渡到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作为有别于金融市场及机构的第三类融资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虽然理论界目前尚未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准确定义,但它作为创新型的金融模式,其金融中介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相较于传统中介,互联网金融只改变了实现形式。明确互联网金融应作为信息中介还是信用中介来发展,对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邓念国 《商业研究》2002,(19):109-111
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措施。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着监管目标模糊、措施不力、手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监管体制不顺、监管机构缺乏独主性、对监管的约束机制不完善等等。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体制,构建独立金融司法体系,强化稽查特派员现场审核,建立风险监管约束机制当为金融监管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思颖 《现代商业》2012,(30):56-57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矛盾统一的整体,二者在动态博弈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重新审视与反思。文章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互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对次贷危机的思考,提出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应并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些游离于监管边缘的非银行机构金融乱象,利用法律制度缺陷、监管模糊地带规避金融监管,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社会秩序、金融稳定和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加快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系,推进普惠金融以及加强对公众的金融风险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以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为逻辑起点,结合金融消费者权利范畴,考察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及制度安排,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现状,提出明确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目标、设置专门保护机构、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建立金融消费投诉和争议处理机制等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董洁 《中国商论》2020,(4):60-61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正迎来一个以科技驱动创新的新时代。金融科技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与冲击着我国的金融业务、商业模式等。金融科技的本质依旧是金融,自然也会对市场风险以及金融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也应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中。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然后研究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再辩证地分析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同时前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正迎来一个以科技驱动创新的新时代。金融科技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与冲击着我国的金融业务、商业模式等。金融科技的本质依旧是金融,自然也会对市场风险以及金融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也应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中。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然后研究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再辩证地分析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同时前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计算机在金融中的运用也愈加普遍,特别是其在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金融行业中的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适当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前提条件并未具备,金融混业经营的推行应该采取渐进的方式.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推进,现阶段金融监管组织体系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应弥补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机制、对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金融监管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充分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金融创新视角下推动金融监管工作创新发展的具体战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监管是影响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有利于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模式特点,剖析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绍昆 《北方经贸》2009,(8):111-113
通过对次贷危机传导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金融创新监管的滞后、不到位是导致危机迅速扩大蔓延的重要原因,这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创新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而我国在金融创新监管方面与美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完善监管体系结构,较变"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创新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