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城市不断扩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聚焦的一大社会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很可能激化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本文根据农民失地的成因将失地农民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愿离土农民,一类是因征地而失地的农民.本文提出对这两类农民的社会保障应区别对待,构建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基于564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及对征地后生活改善预期、征用地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农户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受教育年限、是否有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对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为此建议:应当建立多元化征地补偿方式,提高补偿标准;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失地农民无后顾之忧;完善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与创业帮扶机制,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要尽快削定征地综合补偿办法。着手将征地补偿、就业安置、创业资助和社会保障等多种补偿形式结合起来。构建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在于解决好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且社保制度建设基本是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农民失地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透过农民失地现象本身,从不同层面对农民失地原因、失地状况进行分析,探讨通过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但从农民实际情况来看,被征地农民在失地后容易陷入“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保障无力”的境地,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冲突不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基于土地补偿问题的实证调研结论,在失地农民补偿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农民失地的经济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完善农民失地经济补偿体系的解决方案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冬梅 《全国商情》2006,(6):104-106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土地被征用后,因失去土地或土地减少而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现象相当普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且必须解决好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从失地农民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现代社会一种必然的现象。失地农民出现所伴随的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他们是最缺乏保障的弱势全体,应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征地补偿问题,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农业人口生活方式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建设用地需要的增加,却也在另外一方面使征地加剧,造成严重的失地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在征地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对农民权益保护,使必要性征地顺利进行而又不损害农民权益。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我国征地现状和政府征地行为,可以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失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由于受制度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失地农民的权益严重失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危害。只有在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市场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的联动,构建起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才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耕地被大量征用,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不断凸显,其原因在于:土地征用补偿的标准不够科学合理,价格偏低;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偿资金分配和使用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现有政策、法律的缺位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对此,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征地;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合理补偿失地农民,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法律援助和保障,以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问题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面积征用,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上升,由于征地制度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失,使得失地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面临诸多困境。只有建立相应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利于加速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及维护稳定的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失地农民逐渐加大。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就业困难、收入少等因素使他们处于经济贫困的窘境。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就业能力等方案综合解决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传统家庭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许多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去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存问题、养老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农民的贫困问题都日趋严重。所以在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学者前期研究成果,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等,而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是关键。作者通过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研究,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为例,农民土地征用补偿缺乏法律规制,提出在我国建立农村失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得出了应加强我国农村失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立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已失去农民身份又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尴尬状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使失地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完全转变,应该关注失地农民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给予合理货币补偿的同时,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切合失地农民工特殊需求的、以就业技能培训为重心的就业促进制度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因失地受到的损失是巨大的,但他们的利益却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许多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权利,并且由于补偿方式单一、补偿内容的不合理,使其在社会身份的转变中往往适应不良。导致这一事实的,既有政策操作方面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体制原因。因此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要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在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同时,为其构筑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新农保建设中优先考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产生了"失地农民"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既没有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障福利,也失去了基于农村土地所形成的生活保障来源。当前我国正在试点建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最佳时机。在财政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理念下,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民的基本尊严。  相似文献   

18.
征地补偿标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化进程使大量农民处于失地境地,确立对失地农民合理的补偿标准,成为凾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现有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近出台的《物权法》,提出以市场调整为基础,扩大征地补偿项目,明晰公共利益的内涵,综合考虑区位级差及地租土地补偿金和土地拆分价值;提出规定土地征用法律程序,制定土地征用相关司法解释,建立专门的争议解决机构。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淮安经济开发区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并建立了被征地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土地出让增值共享机制,让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利益,促进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既不同于城镇居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失地农民就业难,已成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