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纤何处去     
2008年我国化纤工业的总产能达到2790万吨,产量2405万吨,均超过世界的一半份额。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化纤工业已成为国际上的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焦化市场的新形势 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焦化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形势喜人。2004年,世界的钢产量突破10.5亿吨,铁产量达7.3亿吨,焦炭产量接近4.25亿吨,均创历史新高(三者的同比增长率均在9%以上)。我国则一枝独秀,2004年钢产量为2.73亿吨,铁产量达2.52亿吨,焦炭产量为2.08亿吨(增长率高达22%-18%,比世界高出近1倍)。不但创历史新高,而且在世界产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刘祥官 《经贸实践》2007,(10):12-13
2006年我国的粗钢产量达到了4亿吨。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钢铁超级大国的地位。目前我国超级规模的钢产量,超过了美、 日、俄、德等发达国家钢铁产量的总和。这是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曾经当过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美、日、俄(前苏联)等国,它们历史上最高钢铁年产量,都没有超过1.5亿吨。世界惊呼中国钢铁工业的超常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闻章 《经贸实践》2007,(1):39-39
资源发展速度滞后 中石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说,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资源发展的速度。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石油消费在2005年达到3.2亿吨,对外依存度为近50%。综合考虑我们的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各方面因素,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消耗将达到5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5.
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为27520万吨,而原油产量只有16930万吨,石油进口超过了1个亿,净进口总量达到9738万吨,占石油消费总量的35.4%。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而国家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1-9月份我国的石油净进口已突破了1个亿。石油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进口依存度的不断扩大以及价格的频繁波动,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1958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大跃进的一年。一年跃进胜过第一个五年。在工业方面,钢的产量预计达到1,100万吨左右,比1957年的535万吨增加565万吨,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共增加了400万吨;煤炭的产量预计达到2.7亿吨左右,比1957年的1.3亿吨增加1.4亿吨,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共增加了6,647万吨;机床的产量预计达到9万台左右,比1957年的2.8万台增加6.2万台,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共增加了1.6万台;其他工业产品产量也都有很大的增加。在农业方面,粮食的产量预计达到7,500亿斤左右,  相似文献   

7.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效力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产业是工业之母,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钢铁生产连续7年高速增长。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经过不断地发展,我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钢铁大国。去年以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钢铁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迅速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进展如何?这是我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世界农业形势与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孙振远(本所客座研究员)一、90年代世界农业面临三大难题80年代的世界是没有取得多大发展的10年。世界谷物产量由1979~1981年年均14.57亿吨达到1988~1990年年均16.98亿吨,增长16.5%...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11亿吨(比2003年增长9%).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亚洲钢铁制造商,其产量增长了大约15%,达到近5亿吨,而其他地区的增长要低很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业的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造成同业之间竞争加剧,获利空间缩小,甚至危及生存。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运用金融再造策略和先进的金融信息技术,金融企业间结成合作竞争型准市场共生组织,以合作竞争对古典竞争的替代,克服金融功能同质化倾向,培养中国金融业的合作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粮食问题与经济杠杆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增长举世瞩目。然而粮食短缺仍然是我国粮食市场的基本态势。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00年粮食总产量计划达到5亿吨。而到本世纪末粮食社会需求量预计将达到近5.5亿吨,供求缺口5000万吨。即便按照粮食发展规划目标,今后平均每年须增产粮食400万吨,这也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强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丽萍  王跃 《经济论坛》2004,(16):36-37
一、中国钢铁产业的总体情况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钢铁工业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素材型产业,钢铁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直接关联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钢铁产量从建国初期的每年15.8万吨发展到1996年的1亿多吨,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也逐年攀升。2005年,中国共消费原油3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共进口原油约1.2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据专家估计,今后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仍将以年均4%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3.4亿吨,2020年将达到4.84亿吨。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已接近顶峰,大幅增产的余地不大。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石油生产量只能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87亿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我国纺织业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取得了长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统计表明,2004年,我国纺织品几乎所有大类产品的产量均出现大幅增长,纱的产量为1095万吨,同比增长将近19%,布的产量为295亿米,同比增长19%,化纤布的产量为74亿匹,同比增长23%,服装产量为418亿件(套),同比增长15.79%。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配额的不断增长,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速明显。2002年,2003年,2004年,纺织品出口分别达到617.7、788.4、950.9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5.90%、27.63%、20.61%,远高于1996—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6.2%。其中2003年,我国纺织品在全球纺织品市场的占有率为17%。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就2000到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随后结合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在社会福利、产量、价格、经济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寻找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发展水泥工业上,由于认真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我国水泥工业不但数量上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且在品种和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高。一九八四年起我同水泥产量突破了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一九八五年达到1.45亿吨,一九八六年预计可达到1.6亿吨,从产量上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九八六年全国大中型水泥厂出厂水泥合格率为100%,地方水泥企业出厂水泥合格率也在96%以上,基本实现了门类齐全,能满足建设所需的各种水泥,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四化事业。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2007年9月预测,在外资直接投入加大、对外贸易市场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利率不断下降、基础建设投资旺盛、内需增长强劲和劳动市场活跃的推动下,巴西经济步入平稳发展轨道,全年吸收外资预计超过35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望达到5%.2007年巴西谷物生产将超过1.355亿吨,其中大豆产量增幅最快,达5940万吨,出口约2700万吨.  相似文献   

18.
据哈萨克斯坦《全景报》报道,今年1至2月哈萨克斯坦国家铜业公司的精铜产量为6.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0.5万吨,但生产利润增加了0.7亿坦戈,达到308亿坦戈。在此期间该公司生产的精铜有3.7万吨出口到中国,其余出口到欧洲。该公司人员表示,其精铜量减少而利润增加的原因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9.
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源泉和依据,它标志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90年代我国GNP(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8%-9%,2000年人口突破13亿大关,按80年代的能源消费弹性系,到2000年需求为20亿吨标准煤,而生产只有14亿吨标准煤,缺口达6亿吨,从1970年起我国缺电已连续26年。  相似文献   

20.
《时代经贸》2013,(7):64-66
过去的2012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74亿户,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1亿户,3G用户达到2.2亿户。规模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需求和期望,是压力也是动力。在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严峻现实下,电信运营商除了要在“硬设施”方面加速布局,更需要注重“软服务”能力的提升。回顾2012年电信行业的热点和亮点,记者认为,资费套餐简化、服务渠道电子化、垃圾短信治理力度加大、注重客户维系将是2013年运营商服务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