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瑞典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其经验就是进行多维度的廉政建设。在政治方面,限权和监督是廉政建设的基础;在法律方面,规范和维权是廉政建设的保障;在社会方面,自由与参与是廉政建设的环境。中国廉政建设从瑞典经验中得到的启示是:廉政建设需要多方面的联动配合,健全监督体系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苏农志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2):56-58
一、完善环保法律和政策根据瑞典官方介绍,50-60年代瑞典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从60年代起,瑞典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制订各种环保法律和政策,使环保纳入了法律的轨道。据了解,各种各样涉及到环保的法规有100多个,其中基本的环境保护法有14个。近年来瑞典又在西方国家中较早地制订了保护环境的经济办法,即对环境排放实行征税和收费的办法,如二氧化碳税、硫税、磷费和氧化氮费等,以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并刺激环保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征收环境税和收费的办法确实对改善环境、促进环保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是有益的。瑞典政府…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议题,国际社会已有这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从巴西、美国和北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可以看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民主、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瑞典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在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确立了以公平促进效率的机制: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从瑞典经验出发,我们应该努力建立和完善以公平促进效率的机制:一方面应在思想上突破把效率与公平割裂开来甚至是对立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大公共财政支出,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管海波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4,(9)
瑞典非营利性机构历史悠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瑞典约有20万个非营利性机构,主要投入在社会保障、文化和娱乐(包括体育)、基金等12个领域。瑞典非营利性机构一般采用理事会制度,其下设有资产委员会、业务委员会和秘书处,在商业化的管理模式下,机构设置倾向于扁平化。瑞典政府对非营利机构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优惠,主要资助类型有运行补贴、项目资助等。瑞典科研类非营利机构,如,科研基金会,在瑞典科研体系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认为:除政府及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外,瑞典非营利性机构得以健康发展,还要归功于其机构自身角色定位准确、业务水平高、融资能力强和管理有效等因素。期望瑞典的成功经验能为我国非营利性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实践中贯彻民主社会主义理念,通过稳定发展经济、转移支付、工资共决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充分就业等措施促进了财富分配的相对公平,这是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实现社会相对和谐稳定的重要根源.瑞典通过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成为主流趋势的状态下,瑞典的收入分配差距一直保持了低而平的态势。从表面上看,主要因素是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作用的结果。但这种分配制度有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而强大的经济基础是与其创新能力、重视研究与开发投入、一流的教育密不可分的。瑞典的收入分配模式为其他国家扭转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满足人民过上富足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期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9.
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能做什么?——瑞典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政府对就业问题的解决在于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它主要包括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内容.瑞典的经验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应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理顺劳动力参与率.均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完善社会保障,强化社会功能;打破体制障碍,全面开放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 瑞典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但在本世纪初,瑞典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生产力低下,国力很弱。瑞典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功,是因为历届政府重视发展经济,以及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从80年代开始,瑞典政府进一步把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放在首位,下功夫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卫之奇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3,(8):7-11,76
2013年1月,美国能源部发布《乏燃料及高放废物管理的处置战略》。通过对新出台的核废物处置战略的系统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要素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战略力图解决高放废物的处置这一世界性课题,并提出了三步走目标,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同意制选址机制的确立和运行、相关资金机制的改革、建立专门的新的核废物管理和处置机构、以及美国国会给予新的立法授权等。此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也至关重要。美国处置核废物战略对我国开展核废物处置及相关选址工作有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zes waste disposal, recycling and composting in a municipality in southwest Sweden. In 1994, Varberg introduced a weight-based billing system for household waste charging 1 kr/kg of wast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cycling centers were set up and a green shopping campaign was launched. This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waste collected and increased recycling. This study had access to actual measured data on waste disposal at the household level for a residential area called Tvååker, in addition to survey data for the same households.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carry out a more reliable and more detailed analysis than has been previously possible,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attitudinal variable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each individual household's waste were composting of kitchen waste, living area, age and attitudes concerning the difficulty of recycling various materials. Separate sections look at composting behaviour, at willingness to pay for sound waste management and for the sake of comparison three other municipalities are also studied. The main finding is that economic incentives, although important, are not the only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observed reduction in municipal waste: Given the proper infrastructure that facilitates recycling, people are willing to invest more time than can be motivated purely by savings on their waste management bill. 相似文献
13.
废旧手机回收管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手机普及率日益提高,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手机销售量和废旧手机产生量都急剧增加。首先梳理了我国涉及废旧手机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分析了废旧手机回收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在废旧手机管理和回收处理方面的经验,从法律政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回收处理体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便为废旧手机等小型电子废弃物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于洪波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0)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始终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但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人类都无法摆脱生废问题,而生产和消费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垃圾围城正日益成为困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从生废走向消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存在困境的同时,借鉴德国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指出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一种必然趋势;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回收势在必行,为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路径选择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应体现为源头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和利用资源化。 相似文献
15.
毛大庆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1):136-139
无害固体垃圾处理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应重点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也是建设现代城市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素。本文以新加坡为例,研究其如何成功处理迅速增长的无害固体垃圾问题,并探讨其垃圾管理政策,以期为我国在高速城市化发展中解决城市垃圾这一重要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循环经济管理理念和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的国家之一,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借鉴和国际合作对象.文章从立法、全流程管理、分类管理和市场机制四个方面,系统而扼要地介绍了日本建设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包括:逐步推进建立和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律体系;结合责任分担制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实施全流程链条式管理;针对性地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和处理方法,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政府立法和规划引导,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若干启示和建议,主要包括: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现有体系、加大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和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性四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是各国争相抢占的制高点。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上居世界前列,企业信息化发展神速。了解这些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中吸取经验,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Eva Samakovli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3,25(2):191-212
A number of life-cycle assessment studies havecompare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materialrecycling and incineration of waste paper. Theyhave shown that, in most cases, a recyclingscenario results in lower total energy use, butgreater use of fossil fuels. If waste paper andfossil fuels are complements, parts of theenvironmental argument for recycling isabolished. This paper estimates a cost functionfor the Swedish paper industry. If the costshares are co-integrated, an error correctionmodel will be used to model the dynamics.Short- and long-run elasticities are thencalculated to add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waste paper and the other inputs: capital,labor, purchased pulp, fiber, fossil fuels andelectricity. Contrary to the life-cycleassessment stud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stepaper and fossil fuels are substitutes, andthat waste paper and electricity arecomplements. 相似文献
19.
废弃物处理和废弃资源回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实证分析表明,废弃物处理企业的发展对城市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中国城市废弃物处理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无序竞争、缺乏资金支持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要在健全法律体系、促进产业化进程、加大攻策及科技支持力度等方面作出努力,以保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