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排放权交易因其灵活的市场机制而成为碳减排的重要手段。2013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近期,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中国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工作。文章通过开展各碳交易试点在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和核实机制、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等方面制度设计的梳理比较,总结碳交易试点工作实践经验,为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省,在该省顺利构建碳排放交易体系,对推进全国低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碳配额的合理分配是交易机制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科学开展河北省碳市场配额分配,必须结合河北省情实际,针对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赋予的省级决策权限,对碳排放免费分配配额、重点碳交易管理行业、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三个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河北省构建科学可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计划在2030年设定碳排放总量最大限值,为此我国将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版图,进行跨区域碳交易。然而由于全国性碳交易立法缺失和地方性立法差异性较大,导致跨区域碳交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在借鉴欧盟、美国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对碳配额"适区"分配,跨区交易,集中监管,联动执法,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立法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自2021年7月16日,从电力行业开始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来,活跃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 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成交额突破76亿元.据了解,今年还将有2-3个行业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齐绍洲  王薇 《环境经济研究》2020,(1):1-20,F0002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三阶段改革成效显著,研究其关键改革政策对碳市场的影响,将为我国的碳市场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本文选取了第三阶段三项主要改革政策——配额总量递减、折量拍卖、市场稳定储备机制作为评估对象,以第三阶段欧盟碳配额期货价格的日度数据为被解释变量,三大改革政策为解释变量,采用时间序列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各因素的影响作出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改革政策都与碳配额期货价格呈正向协整关系,通过改善市场供求失衡状况,有效推动了第三阶段碳价格的提高,对减排企业形成了长效的激励和约束,提高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效率。因此,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程中,要根据本国情况合理设置配额总量和配额分配方式,设置配额柔性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碳价格的提高,保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普遍关注。碳交易机制作为低碳经济下新兴减排措施,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碳交易机制的广泛实施,使得碳交易市场也因此成为部分减排成本较低企业的新的利润来源点。文章依托碳交易市场提供的经济环境,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建立碳交易市场上碳排放配额供给企业(碳商)之间的重复博弈模型,并结合"针锋相对"策略和惩罚策略,研究发现在资金贴现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碳商可以通过调整惩罚碳排放配额供给量,防止合作方出现单阶段偏离,确保实现长期合作。根据建立的模型,设计计算程序,得到了碳商在长期合作策略下的纳什均衡碳排放配额量和获得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系统剖析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在厘清GA-BP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碳交易定价模型,用以刻画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情景设置、数值模拟不同情景下不同因素对碳交易价格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对于碳交易价格模拟具有可靠性,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情景下碳交易价格变化较大,构建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不仅能促进温室气体减排,还能优化能源结构,其关键在于形成与碳排放交易体系相适应、相配套的体制机制,营造契合碳中和目标的政策环境。论文旨在为我国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益增补。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4)
中国是一个大的碳排放国,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要求强制减排的压力。由于国家碳交易市场发展缺乏政策和技术条件,区域碳交易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目前己经建立七个区域碳交易试点。文章首先对天津市区域经济概况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再针对天津市碳交易市场规制的理论、碳市场交易主体、排放配额及交易过程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天津碳交易市场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天津的碳交易市场应加强碳排放源的检测,积极培育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这对于天津碳市场的成熟稳健发展及与国际碳市场接轨,进而实现碳控排减排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比较分析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文章从碳交易机制设计和市场运行两方面重点分析较为成功的上海试点。发现虽有证据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单位产值能耗的大幅降低;但碳交易体系存在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较低的问题,会弱化其价格发现功能,继而影响降低碳减排成本的效果。通过总结上海的经验,文章对未来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欧美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气候问题的凸现,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发展碳排放交易则是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虽取得较大发展,但仍缺乏一个统一的市场交易体系.在全国建立起碳排放交易市场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碳排放交易的内涵,结合欧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分析得出其对我国建设碳交易市场的启示,探讨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路径: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构建基于分权化管理模式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布局,完善碳排放交易法规制度,健全碳排放交易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