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政府预算制度是伴随着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而产生的,而后又伴随着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而不断发展和改革。而新中国建立后构建的预算制度框架主要是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的需要。中国要在进一步加强预算控制、确保预算合规性、增强预算透明度的基础上,逐步引入西方国家预算管理模式,构建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务规模大,增长速度快,隐性债务占比高等问题日益凸显。1999年以来的公共预算改革聚焦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来抑制地方赤字过快增长;对于地方实践中涌现出的另一条改革路径,即通过"自下而上"的预算民主化改革路径控制地方赤字增长的效果研究较少。本文以预算民主化改革的先驱——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对预算民主化过程中控制地方赤字增长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其影响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其在预算民主化改革中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制度再优化路径,以期实现预算民主化改革对控制地方赤字问题效果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丹麦政府的预算改革经历了以支出控制为中心的系统性改革、结果导向的合同管理与年度绩效报告、以绩效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严格的预算控制四个阶段。本文从预算改革的工具与成效两个方面回顾了丹麦的预算改革历程,总结了改革特点,阐释了相关启示,以期对中国预算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4.
国家预算制度改革一直是财政制度改革的难点所在。本文分析了我国预算改革的背景、准备工作,重点检讨了我国原有的国家预算制度,筒述预算改革的历程,进而提出预算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转轨时期的我国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兼有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制度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双重特征;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反映了当前公共财政制度体系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是政府预算管理拟合市场制度的改革,将极大地降低预算管理的交易成本;有控制的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变迁的客观需要,具有诱使性和强制性两种制度变迁的综合特征,也体现了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多年,但存在于预算立法、编制、执行和监督各环节的问题仍十分突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预算制度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本文通过分析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英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形成阶段(1215年—1688年)、中期发展阶段(1688年—1852年)、近期成熟阶段(1852年至今)。以1215年《大宪章》的签订为起点,英国政府预算制度开始了其漫长的形成过程,议会对君主的预算控制权逐步进行了剥夺与控制,但从19世纪末开始,预算控制权又逐步从议会手中转向政府。英国预算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与其议会制度、政治制度发展相关的若干特征,诸如原创性、渐进性和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8.
英国作为现代预算制度的发源地,在预算信息公开、实现财政民主等方面有系统的制度规定和法律体系。本文在梳理英国预算信息公开历程的基础上,剖析英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总结英国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途径、公开的期限、例外条款的相关规定,藉以对中国预算信息公开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未来改革任务仍然艰巨,2011年,"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被列为"十二五"期间"改革攻坚"任务。公共预算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作者认为未来预算制度改革的着眼点是调整复式预算结构,在预算体系框架中单独设立"公共事业预算",完善预算功能。  相似文献   

10.
政府采购预算公开构建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为基础的政府采购年度预算公开制度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为主体的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公开制度,呈现出总体与细分双维制度轮廓.然而,现行政府采购年度预算公开制度和项目预算公开制度规定间存在罅隙,制度张力突出,表现为总体维度规定不清、细分维度力度不强、总体与细分维度衔接不畅等.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增强法治对政府采购预算公开的引领,完善制度规定、克服制度张力是建设财政法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保障公共监督、履行国际条约义务的现实需要.财政法治视阈下,应夯实政府采购预算公开的法律基础,建立全流程政府采购预算信息公开机制,谋划年度预算公开与项目预算公开的制度耦合,细化政府采购预算公开执行制度,增强制度刚性,筑牢政府采购"阳光下交易"的制度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