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土保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再月 《魅力中国》2010,(8):120-121
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新农村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水土保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足建设社会主新农村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流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3.
秦效宏  王宏波 《发展》2007,(5):17-1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几个方面,即生产大发展、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决策。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本文结合河南省部分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梳理,提出了改进完善的应对策略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及意义(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需要提高农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永丰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奔小康这一总体目标,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局,形成了"以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为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提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水平"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了贫困地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杨骏  崔军伟 《理论观察》2007,(4):103-104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以"富农"与"教农"为两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富农"是激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的基本要求,"教农"是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现实需要。两翼齐飞方能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可以用20个字来描述,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短短的20个字,内涵深刻、外延宽广,包含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戈世平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53-55
文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马丁丑  王生林  马丽荣 《发展》2006,(10):23-24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解释,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目标任务体现出明显的时代多元化特征,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从物质文明建设角度提出的目标任务;"乡风文明"是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任务;"村容整洁"是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任务;"管理民主"是从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任务.在甘肃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不断萎缩、服务水平低下,与"三农"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本文提出了重塑农村金融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以来,全国许多地区和有关部门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治区的实际,建立了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区各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和根本要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及乡村旅游开发对普定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以促进普定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倡导新风尚,健全新机制.农村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四型新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目标的农村经济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文章引入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通过简要分析新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指出了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利用电子商务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举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曼曼 《发展》2007,(11):43-4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对甘肃省肃北县这样一个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差,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的欠发达县份,抓住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当前牧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贾登勋  陈春帆 《发展》2007,(8):11-12
一、问题的提出和背景(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200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9.
论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祥松 《特区经济》2008,(4):179-18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解决"三农"问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对解决"三农"问题在理论上的继承和创新。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在内容上也是相近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解决"三农"问题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疆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党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科技的支撑。新形势下,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是深入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