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衍照  杨明 《商业研究》2011,(10):98-104
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失衡反映了以往开放战略的缺陷,其导致的福利损失是巨大的。从国际货币体系中心与外围关系视角看,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家,中国外向型经济扩张必然会导致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反映了中心与外围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需要的不仅是外资、外贸等政策的调整,只有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以往的对外开放战略,树立科学的对外开放观,实施开放战略的转型,才能改变目前的国际收支结构,避免福利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浅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后,一方面它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统一国内市场并继续对外开放,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市场、农业、金融、信息及战略资源安全带来风险。因此,我们要制定经济安全领域的政策、法规,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内外经济均衡两个目标。如果只考虑对内均衡,那么,外部不均衡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国内经济。本文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的现实,认为宏观调控必须内外均衡一齐抓,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并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及外汇汇率改革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力促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将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高度,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对新时代世界开放型经济格局特征的把握,特别是对十九大精神与经济网络化内在关联的认识,在梳理国内外开放型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商贸、区域和政府网络三个维度,阐述了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逻辑思路、框架体系与发展路径,以及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体系、形成多元平衡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府投资与投资体制改革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投资体制变迁的历史,实际就是政府投资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历史。投资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最基本的实现形式,由于投资总量、结构及运行质量如何,会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稳定币值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即倍受各方利益主体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持续巨额顺差不但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临严重挑战.要从国际,国内等多个方面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我国的国际收支进行调节,以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连续16年之多的持续顺差,并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顺差量。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和相关的政府政策实施状况,提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与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出现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双顺差”,已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列入2007年度社会与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可见,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成为经济战略转型和政策选择的着力点,也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九五”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我国要初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关键要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转变基础 随着我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方针,为我国对外经贸体制改革创造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15年5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标准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初步数据。按照最新标准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之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结构持续二十多年的"双顺差"结构将不再出现。但研究国际收支结构仍旧是有必要的,国际收支的流量结构变化与差额平衡关系的形成,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自主性交易与政府调节性交易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一国国内经济、对外经济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利率等变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经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给世界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便利,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承诺,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深化。在这一新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在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赵平  王欣 《价格月刊》2020,(5):67-7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贸易摩擦也不可避免。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具有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冲击程度深等特征,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中国遭遇摩擦也具有学习积累效应、信号传递效应、改革推动效应等潜在积极效应。中国必须加快培育自主创新企业群、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国际多边经贸合作、完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促进贸易摩擦的潜在积极效应转变为现实趋势,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汉林  袁佳 《财贸经济》2011,(11):14-22,136
本文研究了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入世10年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贸易全球化短期内会加剧中国的收入差距,我们将其原因归结为“人口红利陷阱”,但在长期内贸易参与贸易全球化将有助于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也会扩大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与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劳动力由低阶部门向高阶部门的转移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虽然文章发现中国参与全球化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但同时认为本质是由于中国开放程度依然不高、市场化程度依然较低导致,建议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同时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从而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前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经历了国防科技工业创建时期的平战结合探索;第二个时期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期间经历了冷战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型时期的军转民和军民结合探索;第三个时期从新世纪以来至今,期间经历了新经济引发的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探索,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体系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The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PFTZ) founded one year ago is a trial for China's new roun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hich has promised liberalisation on the capital account and trade facilitation as its main objectives. Here, we discuss why China adopted such a pilot zone after three decad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what the differences are between the SPFTZ and other free trade area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SPFTZ in the past year. We also make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SPFTZ's initial impacts, especially of its impact on China's capital account opening and financial liberalisation.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the SPFTZ and more pilot policies replicated in China will give rise to a more balanced Chinese economy in the following decade.  相似文献   

16.
宋洁 《价格月刊》2020,(5):29-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人口红利快速衰减、经济增长下降明显、贸易竞争力提升比较慢、对外贸易高端人才支撑不足等国内因素的挑战,加之国际贸易新规则频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失速、WTO改革陷入停滞等国际因素的挑战。应积极构建高标准自贸网络打破美国封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加强国际贸易领域人才培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恰逢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回顾和挖掘南方谈话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实践,南方谈话从基础、手段、方式、方法、路径、战略、依靠、关键、目标、方向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发展未来。这些即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勾勒。因此,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定了调,而且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我们惟有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是对南方谈话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8.
同俄罗斯特别是同其远东地区发展经济合作,是吉林省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把双方毗邻地区合作上升到国家层面,为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势必对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历经30个春秋的改革开放,中国已逐步由高度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颇有必要回眸那些市场经济理论先驱的探索足迹。而在中国的经济学界,顾准是与孙冶方齐名的经济学大师。顾准20世纪30年代便蜚声上海乃至中国会计学界,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会计学家,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并被誉为“20世纪下半期中国真正的思想家”,也堪称中国经济学界的亚当·斯密。中国经济学界已设有“孙冶方经济学奖”,建议设立“顾准经济学奖”,不仅实至名归,而且也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与财富增长,国内民众利益再次出现分化。中国的实践再一次表明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均等地惠及所有人。在2000年联合国提出“千年发展目标”以后,“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PPG)在国际范围引起经济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它对于中国广大的经济爱好者似乎还是一个新名词。基于国内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对PPG及其相关内容进行规范性分析,内容包括有利于穷人增长的类型、内涵、特点及其度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