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国人的淑世、强国思想和近代小说观念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了以创作旨趣和题材命名的社会小说,并借助报刊形成一定的声势。早期社会小说家出于救世强国的热心,按照他们的救世思想,进行社会小说创作,表达了他们科学救国、改良风俗和恢复道德以淑世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没能实现,但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这是近代进步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近代文学具有近代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E.M.福斯特努力提高小说的地位,使其进入美学范畴。福斯特把小说界定为处于诗和历史之间的艺术形式。福斯特认为小说在形式上低于诗歌。但是却高于历史,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是一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相混合的产物。福斯特承认作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处于潜意识状态,强调想象和现实世界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福斯特认为小说表现时间生活的同时表现价值生活;小说中的人物高于现实中的人物,具有真实性;最后福斯特认为小说提供信息,创造气氛,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有机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是泰中两国新文学的发轫期,实现了从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型。其中,泰中"文学革命"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创作,成为泰中女性文学的真正源头,两国作家通过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描写了女性深受社会与制造的压迫,自身性格软弱甚至变态,在命运面前无可抉择。折射了作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从深层意蕴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代小说作的传播意图有力地影响了近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受众选择的变化使人们重视小说,从而促成小说的繁荣。“新民”的企求,使通俗小说、翻译小说得到空前发展。近代小说种类的更迭与作家的传播意图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体裁是研究文学特性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同一体裁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特异表现,即文学交际中的体裁发展史是比较文类学的主要内容。作家的创作个性、时代的文学需求以及读者的阅读能动性等文学交际功能造就了文学的不断发展。文学的整体性来自于体裁不变性于可变性之间的形式渐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及其创作已经被演绎成了一种现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景观。很多作家、评论家甚至媒体都曾以不同的角度——譬如语言、意象、心理剖析、都市文学甚至她的身世经历去解析张爱玲及其创作,并且都各有所得。本文则主要通过对张爱玲内部因素的解读,分析张爱玲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另类的意识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巨擘,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与日本文学界的泰斗夏目漱石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双璧"。《舞姬》是森鸥外的小说处女作,也是他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其独具匠心的取材,为我们讲述了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更反映出了日本近代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葛藤。立足于明治初期的社会风貌,从不同角度阐述《舞姬》爱情悲剧产生的根源,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反自然主义、高唱浪漫主义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8.
唐代三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小说观念共同影响作用着唐代的小说创作。儒家小说观主导着小说的创作思维走向,史家小说观影响着小说创作的外在形式并提高了小说的地位,文家小说观最终内在地引领着小说走向文学的审美和取得文体的独立。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电影改编对当代中国作家的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准电影脚本风格的小说越来越多,小说艺术的独立性值得重视,但另外一方面,小说的电影化手法也是小说创作的创造性转化。其中,作家应坚持自身的文学立场,固守小说本位,最好自己担任小说的改编任务,保持电影与小说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家,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有很大影响。本文对伍尔芙的生平进行了介绍,并对意识流小说理论及伍尔荚的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小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