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计提坏账准备是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对于计提坏账准备,我国目前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本文通过介绍对坏账的界定、坏账准备计提的时间和标准,以用友软件为例,对计提坏账准备的公式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2.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变动的是()。A.计提短期借款利息B.固定资产计提折旧C.计提交易性金融资产利息D.发放股票股利2.会计日常核算工作的起点是()。  相似文献   

3.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在新旧会计准则下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清 《会计之友》2007,(10):44-45
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关于企业准备金的不同规定 1.<企业会计制度>:(1)企业应按照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各种准备金.比如:按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其市价、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按应计入当期损益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计提应付工资、利息、修理费、水电费等预提费用;按经营风险规定标准计提风险准备金等.  相似文献   

5.
按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根据可回收金额低于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当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但税法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待固定资产发生永久性或实质性损害时,发生的损失才可在应纳税所得额前扣除.这样,企业计提(或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就形成了时间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计提"与"发放"是两个不同的环节.计提按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发放按收付实现制基础确认."计提"与"发放"在程序、时间和数额等方面均有可能导致差异存在.差异过大出现的非正常情况,有可能是企业转嫁经营风险、递延所得税义务或者规避所得税纳税义务.  相似文献   

7.
<小企业会计制度>从简化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规定只对流动资产计提准备,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而不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计提准备.本文拟就小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选择、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结转、披露等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其他应收款是企业非购销业务中所形成的应收债权,是一项包含较多内容的流动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也应该计提坏账准备,但相关制度并没有对此作详细说明,本文就其坏账准备计提范围、账务处理以及计提坏账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具体资产范围 按照《指引》第二条规定,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那么,这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贷款究竟指哪些呢?对此,《指引》第三条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说明,即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相似文献   

10.
存货审计的关键是存货价值列报的真实性,而存货价值又与存货跌价准备有直接联系。本文拟谈谈有关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使用、转销、转回和纳税及报表调整的审计方法。一、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合规性的审计1.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范围的审计。根据现行会计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那么,部分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计算和处理呢?<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按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这一方法,虽然从理论上讲比较简单,但在实务操作时却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出错,特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王建安  蔡雪晴 《财会月刊》2014,(12):118-119
098.请教关于补充医疗保险的问题,单位为每季度计提了补充医疗保险(没有找保险公司投保),对于符合公司规定的医疗报销直接从计提中支出。请问:1这部分计提的补充医疗资金是否可以企业自己管理?2每个年度计提的而没有支出的余额,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是否必须要纳税调增?  相似文献   

13.
正098.请教关于补充医疗保险的问题,单位为每季度计提了补充医疗保险(没有找保险公司投保),对于符合公司规定的医疗报销直接从计提中支出。请问:1这部分计提的补充医疗资金是否可以企业自己管理?2每个年度计提的而没有支出的余额,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是否必须要纳税调增?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以防范银行出观信用风险.贷款损失;隹备的计提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但由于计提方法存在很强的主观性,使得贷款损失准备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者进行各种操纵行为的工具.本文选取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者通过调整贷款损失准备来达到利润操纵、控制风险以及进行信号传递等目的.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根据稳健性原则,企业应于期末或每年年终时,逐项检查固定资产,如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影响到折旧额的计提,最终影响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笔者是《广西会计》的忠实读者。细看了 2 0 0 1年第 11期关于《CPA考试会计教材几个例题质疑》一文后 ,笔者有一些不同意见 ,愿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教材 16 0页例 18中 ,按月计提折旧与按年计提折旧的结果不一致 ,是因为按月计提折旧时 ,月末固定资产的余额扣除了本月计提的折旧 ,而下月累计折旧的计提就是以月初固定资产的余额为基础的。按年计提折旧时 ,当年计提的折旧是以上年末的固定资产余额为基数 ,并不考虑会计年度中各月份的折旧 ,因此计提的基数比按月计提的基数大 ,便导致了按月计提折旧比按年计提折旧的计提金额少。虽…  相似文献   

17.
新准则正式实施的前一年,企业资产减值转回与计提新变化令人感兴趣.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企业存在将计提的减值准备突击转回的迹象,并找到一些新的盈余管理证据.如何防止企业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成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指出"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企业对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这是我国首次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998年财政部要求股份有限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内的四项资产准备.  相似文献   

19.
确认总部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总部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减值核算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也是会计人员及会计考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运用分步法来解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程序.以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疑难困惑问题.  相似文献   

20.
鉴于很多公司对于已发生减值的资产也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有的公司从自身需要出发,随意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