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西票号是以经营汇兑为主要业务的旧式金融业。它产生于清道光初年,衰败于辛亥革命之后,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百来年。解放前,不少中外学者和专家著书立说,撰写文章,对东方这一独具特色的金融事业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2.
第五讲 中外合营企业外汇业务审计(下)四、中外合营企业外币兑换损益审计汇兑损益是指由于记帐时间的差异,在记录外币业务发生时与结算时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形成的收益或损失。 (一)汇兑损益核算审计汇兑损益分为已结算交易发生的汇兑损益和年末调整外币帐户余额的未结算交易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两类。在已结算交易发生的汇兑损益中,又分为外币资产、外币负债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和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它们都是已经实现的汇兑损益;期末对外币帐户余额按年末汇率进行调整发生的差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的浪潮虽然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清朝末年财政困窘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一方面清朝政府借的宠大外债,仍然压在新成立的临时政府身上,武昌起义后第3天,武昌军政府被迫向当地各国领事送致照会,承认“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又向各国宣布“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  相似文献   

4.
澳门拥有自己的货币,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而从澳门开埠到此之前的数百年间,澳门主要使用中国货币,包括银元、铜元等.19世纪初,墨西哥银元在远东一带包括香港、澳门和中国沿海地区流通,成为主要的商业汇兑货币.当时,在民间广泛使用的还有由各银号发行的凭单.  相似文献   

5.
纵观国际货币的发展演变过程,在1971年美元脱离黄金前近百年时间里,国际货币一直与黄金有联系.70年代初,以与黄金挂钩的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后,世界各国广泛采  相似文献   

6.
专业银行商业化以后,经营体制、经营目标、经营宗旨与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而,在转变思想观念中,强化以下十种意识,是商业银行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机制之必须。(一)商品意识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金融企业。这种特殊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一,银行虽然不象其它企业那样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它通过自己的业务行为──存款、放款、结算、汇兑、出纳等──使众多银行职员的劳动蕴育在这个特殊商品之中;其二,银行的经营行为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以及社会资源配置起着很大…  相似文献   

7.
胡卫杰 《经济论坛》2004,(22):123-124
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中确立的黄金汇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The Bretton Woods System)有效维持了西方金融制度约30年后,终于在1971年8月15日,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向外国央行以官价出售黄金的决定为契机走向解体。固定汇率制度的消失直接冲击到货币间的价值平衡,汇率及利率的升跌变化令涉及国际贸易结算的机构和公司苦恼不已。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8.
路瑞锁 《资本市场》2013,(1):124-125
借款成就了革命清王朝的灭亡和辛亥革命的成功,应该说与一笔借款有关。"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对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来说更是如此。1904年,为了改变四川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在一部分"海归"的倡议下,经四川总督批准,成都设立了"川汉铁路公司",以"田亩加赋",抽收"租股"为主的民间集股方式,自办川汉铁路。然而,到了1911年5月,由于清政府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了6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需要  相似文献   

9.
19世纪20年代之初,第一家山西票号日升昌成立时,就实行了完全彻底的两权分离制度。它的资本组织就是股份制。它的源头是明代晋商的伙计制、东伙合作制,与西方殖民主义的经济渗透没有渊源关系,很有中国特色。其先进性在于:无论是资本的股份制、还是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抑或是人才资本股(即身股)等,都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其组织原则在引导社会良性发展方面创立了一项社会良性循环发展原理。至今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依然具有非常先进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新 《经济论坛》1999,(21):42-43
清政府在利用外资中比较成功的部门首推铁路建设和邮电 ,而华北铁路又是全国铁路建设的重中之重。例如 ,从1881年我国开始建设唐胥路 ,到1911年 ,30年间用于铁道的资金 ,几乎是其他部门工业总投资的三倍多 ,其中在华北铁路的投资又占近59 %。在华北铁路建设中 ,除唐胥、津沽等少数里程较短的路段是采用官督商办的老办法修竣以外 ,其他铁路都是在清朝“毅然兴办”的决心下借外款修筑的。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朝野掀起铁路问题的争论 ,到1889年清政府宣布“毅然兴办” ,争论了长达10余年 ,而从1889年到甲午战争前 ,除…  相似文献   

11.
华商、华社、华商网络是海外华人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商会则是联系华商与华社、构筑华商网络的重要平台。侨批汇兑业(或称民信业)是为海外华人和家乡传递书信及汇款的行业,在华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海外华人与家乡亲人搭建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以往有关海外华人商会的研究,大多着重于商会本身,较少论及商会里的商团会员及个人会员所从事的行业与商会之间的关系、他们如何利用商会组织来建构或维护本行业的网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联系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华商、商会的活动区域虽然主要在海外,但由于他们的很多业务与祖籍国有着密切联系,他们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华商、商会、华商网络的研究也与目前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一些讨论重点相契合。本文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加入总商会的行业公会(如新加坡潮侨汇兑公会)及个人(如侨批汇兑业经营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总商会、行业公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经营侨批汇兑业的商人如何借用行业公会及总商会来建立并维系自己的商业网络,侨批网络与华商网络之间的衔接及互为作用,并进而总结这种互动如何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现 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利息支出 (减利息收入 )、汇兑损失 (减汇兑收益 )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为构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费用 ,在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 ,按规定应予以资本化的部分 ,不属于财务费用”。汇总现行会计实务 ,纳入财务费用科目核算的业务如下。(一 )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在金融机构账户上的留存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同业之间借出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销售业务收到的带息应收票据、带息票据背书转让和经营性租赁的押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商业票据贴现、背书转让和开出带息商业票据支付的利息 ;发行短期债券、借入短期借款、融资租赁支付的利息和发行长期债券支付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二 )汇兑损失和收益外币兑换发生的汇兑损益。外币性资产和债务造成的汇兑损益 ,包括企业外币余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时 ,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外币借款发生的不符合利息费用资本化条件的汇兑损益 ;以及生产经营期间的结售、购入外汇或不同外汇兑换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折合汇率之间的差额。(三 )相关的手续费承兑手续费、汇款手续费等结算...  相似文献   

1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陆隔海相望。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前。无锡乡贤、我的先祖杨宗瀚就曾为开发这个宝岛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目前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获取赢利主要是通过经营信贷资产来实现的.由于银行信贷经营对象(货币)、经营方式(信用)的特殊性,其经营具有高风险性.在基层行信贷业务中,如何防范和化解来自贷款对象(借款人)、社会和银行内部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风险,是基层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沈家本,晚清时期的士大夫,在新政期间被塑造成一位法治英雄。这次新政是对1898年失败的乌托邦式"百日维新"的反应。当时,晚清政府统治者需要沈家本在官僚体制内部的经验及其在改革中的务实方法。在晚清政府瓦解和中国屡次立宪尝试失败之后,沈家本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近二十年间,由于沈家本在法律制度改革方面推崇渐进改革途径而非宏大理论的这一取向,恰好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逐步形成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相一致,从而被中国学者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建设中的一个系统工程,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对未来某一时期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与单纯的企业管理相比,全面预算管理关注的重点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延伸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并扩展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省一千多个农户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就农民对土地权利的现实状态及其意愿可以作出如下归纳:(1)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家庭承包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民作为承包土地的经营主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农民的承包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2)目前,广大农户对承包经  相似文献   

18.
山西票号的创立和发展是中国传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创新,代表了中国金融体系的自主发展和演进路径。虽然在山西票号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于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因素,通过参与政府公共财政,并在金融市场中与政府进行策略互动,诸如代理国库、发行兑换券(纸币)和向国家银行的方向发展等;但由于官商关系、公共信用和财产权利的不同,山西票号的"官商结合"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新的稳态均衡和有效制度安排,进而未能促进公共金融和新式金融体制的建立,其近代化转变的尝试也没能取得成功。文章研究表明,公共信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不仅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变革和转型,也是现代金融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理论是对货币一体化认识过程及实践发展进程的反映与总结。在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初见端倪时,人们开始讨论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地理空间可以组建最优货币区。理论基础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芒德尔基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争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该理论研究了一组国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组成最优货币区,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虽然芒德尔所指的最优货币区是指已经实现了货币一体化并采用单一货币的区域,但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却可作为分析区域货币一体化问题以及其他货币合作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实践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东亚货币合作及货币一体化问题日益在理论和实践中进入议事日程,人们逐渐认识到货币一体化已是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研究视野不再停留在是否组建货币区,而是讨论加入货币区的国别判断标准(即单个国家如何判断是否加入货币区,以及何时加入货币区)。由此,最优货币区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1997,(9):51-52
<正> 货币的革新历史正如钱币本身的发展史一样悠久,从贵金属,硬币,到银行汇票,个人支票,货币经历了数个世纪的不断变迁,迄今为止,这种变迁仍旧在延续,花旗银行前总裁 Walter Wriston 先生曾讲过,货币总是处在变迁中,货币的演变性质(即谁发行货币,如何使用货币)在不断地被新技术改变着。在电子汇兑和电子货币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纸币和硬币黯然消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货币形式的转变,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将会对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长期以来的货币垄断角色形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